分享

领导力最关键的是做好三件事!(7000字长文)

 新用户2308b6VN 2022-04-14

超级会员年卡

扫码回复“福利”领资料
了解

高绩效HR首场连麦直播重磅来袭
邀请前阿里OD专家、海尔营销HRD竹辉老师
聊一聊阿里OD如何与政委高效协同
助力业务发展和战略落地
免费预约观看直播
本文执笔:丛龙峰(和君商学首席管学家、和君管理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常年管理顾问,多家创业型公司教练
首先要对“领导”一词的含义做一下澄清它经常跟“管理”一词搞混。例如,所有的领导都要从事管理工作,而所有的管理者也都要有领导行为。许多场景下,管理者与领导者表达的就是同一个意思,可以互换使用。那么,何谓领导?何谓管理?

关于“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区别,许多教科书都喜欢按照表1的逻辑,罗列出许多条目进行比较,但在本书看来,我们有必要从词源本身出发,从根本层面把握住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毕竟,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两个不同的概念。

表1:管理行为vs.领导行为

这是本书的一个研究认识:当问题研究不清楚的时候,回到事情开始的地方。就像对“领导”“管理”这两个词的比较,归根到底去看,回到最初产生这两个概念的地方,许多问题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manage(管理)的词源是“manus”,意思是“手”,指的是用手处理事务,使之井井有条。

lead(领导)一词来自印欧语系词根“leith”,意思是“跨越界限”。那便是说,领导意味着改变现状,去到别的地方,而管理是基于现状,让复杂的事物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

从词源本身出发,这样的界定可能让人永远都忘不了,也很难再把它们搞混了,因为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也不一样。

由此,本书对“领导”的定义是“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而“管理”则是“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应地,本书对“领导力”的定义便是“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的能力”,即领导是一种行为,而领导力是一种能力。

当我们说,一家企业尚未进入管理状态时,此处的“管理状态”实际上指的是各项活动的有序运作。而“领导”没有这样的含义,它更多指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例如说,领导者是领航员,是头雁。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领导”是“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领导者自己也从没去过。如果去过的话,领导干的就是导游的活,但领导的工作更像是探险。

从“领导”一词的定义出发,本书提出,发挥领导力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①指明方向;②影响众人;③以身作则(见图1)。

“指明方向”与“从未去过的地方”有关,与事相关。“影响众人”与“众人”“他们”有关,不是自己一个人想去,而是一群人都愿意去,与人相关。“以身作则”与“引领”的能力相关,与自己有关。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其他一切就被一齐放倒了。

图1:领导力三要素模型

切实做好这三件事,是由领导者、一把手自身所要履行的责任决定的,三者缺一不可。

无论你是一个大企业的领导者,还是团队负责人、部门长官,要想发挥出领导力,都离不开这三条。这三条也无法再精简了,少一条则不完整,多一条也没必要。如果一位领导者的领导力出了问题,通常就是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出了状况。

 01 
指明方向

这一条看似天经地义。恐怕没有谁会否认,“指明方向”是一把手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你真的会指明方向吗?不妨看看表1-2中的测试题:

表2:关于“指明方向”的问题清单

表2中的最后一条至为关键。即便前四条全部通过,都得满分,但只要最后一条通不过,我们就仍然有理由认为,领导者在“指明方向”上做的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及格的,因为方向并未被指明。

把方向性问题想清楚,可能是老板一个人的责任。但把方向指明,却是一种领导行为。有的老板认为,方向就是老板一个人的事,大家跟着干便好了。但倘若问到“如果让下属们对方向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执行力会不会更高呢”,恐怕很少有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实践中,倘若不经历测试,很少有人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在“指明方向”上做得不够好。领导力常常是这样一类问题:没有谁认为自己做得已足够好,但也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不行。

领导者认为自己没问题,但其实是有问题,背后常常是因为下述三种情况所导致的。

情况1:最常见的,领导者认为下属已经对方向性问题足够清楚了,但事实上,这很可能高估了下属的理解力和自己的沟通力。

我做过很多次这种实验,例如,让老板写下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然后给老板的直管人员,比如7个人,每人发一张白纸,同样也让他们写下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答案通常是对不上的,老板和下属对不上,下属之间也对不上。那么,等执行起来的时候,怎么会不出问题呢?这等于说是蒙着眼打仗,大家各有各的方向,力量拧不到一块去。

人们常说,企业内有“部门墙”不好。但部门墙的问题不是由部门引起的,企业要想高效运作,就免不了部门分工。导致部门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整体方向没有建立起共同的理解,依然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公司的大目标不够大,各部门也搞不清楚大的目标是什么,那就只能去发展各自部门的小目标,小目标就会变得很大,部门本位主义的思想就开始出现了。其根源问题依然在老板身上—没有充分指明方向。

方向问题往往是第一位的。许多协作层面、执行层面出的问题,根本原因经常要在方向问题上找。例如,执行力出了问题,通常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情况2:领导者认为,战略问题无须达成共识,战略主要就是老板一个人的事,其他人做好执行就够了,但事实上,往往就是这类公司最容易出战略性问题了。

在这类公司中,老板通常都是说一不二的。战略会进行到最后,老板问: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高管们面面相觑,或是低头玩手机,无人应声。但只要离开这个会议室,不同意见就冒出来了。各自开小会的时候,不同意见更多,只是不敢让老板知道。

这类老板通常骨子里是很傲慢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看成跟别人不一样的人,更直接地说,企业家比普通人更高明。但凡有了这种心态,常识感就很容易逐渐丧失,决策的信息雷达就开始变得不准了。但麻烦之处也正在于此,因为傲慢的人,自己看不见。

在这样的公司中,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沟通。即便有战略宣导会,更多的也只是演讲,而非对话。即便偶有争辩,得到的也只是被说服。企业衰败的种子便就此埋下了。回头看,大多数企业都不是在市场上被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败在了指挥室里。多少伟大的企业,最终都死于傲慢。

古语说,“众谋独断,详虑力行”。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情况却常常是这个样子:既没有“众谋”,也没有“详虑”,甚至还没有“力行”,有的只是“独断”。

我不是想刻意强调战略共识的重要性。比如,企业是否一定要召开战略共识会?那倒不一定。我想强调的是,即便领导者认为自己已经指明了方向,但只要其下属骨子里对该方向不接受、不认同,那么该领导行为便是失效的,方向依然未被指明。如果是老板想要强行达成共识,那么,这个欠账就迟早是要还的。

情况3:方向未被指明,不是话没有说清楚,而是事没有想明白。因此,这表面上看似是一个沟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战略问题,即战略需要进一步地清晰化。

我见过不少这类老板,他们往往颇具雄心,很有情怀,做企业也富有使命感,但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思路过于宏观,导致“战略使命化”,缺少的是“战略路径化”。因此,公司里一说大的方向,全都对,所有人都认可。但问题是,眼下不知道该怎么干。

我想强调的是,“指明方向”中的“方向”,指的是“方向性问题”,或称战略问题,而不只是“宏观方向”。在此,本书要对企业中的战略问题下一个定义:战略是对方向、节奏与力度的选择,三者缺一不可。有时候,对于战略方向的正确与否,反倒是容易达成一致的,即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但对于实施路径、节奏与力度的把握,往往才是取胜的关键。

换言之,往哪走?怎么走?什么时候该走快些?什么时候则需放缓?这些问题都要想明白,说清楚。

显然,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擅长项,例如,有的擅长业务,有的擅长管理。擅长内部管理的领导者,有时觉得自己只要找对人,搭好组织结构,做好激励政策就足够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业务决策权也交给对方好了,但实际上,大是大非的问题只能由一把手拍板,而不能委托给任何人。

像“我们到底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这样的问题,最终必须要由一把手来给出答案。作为一把手的你,千万不要放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终究不会放过你。

小结一下:

关于公司的发展方向,领导者想清楚了没有?说清楚了什么?有没有让大家参与进来?

领导者真的把方向指明了吗?还是老板个人有方向,整个公司没方向,方向只在老板的肚子里?

领导者的第一要务便是指明方向,这比做任何具体的事都更重要,因为只有你是一把手,是举火把的那个人。公司的目标、方向必须要像水晶球那样,擦得亮亮的,举得高高的;要像灯塔一样,让所有人一抬头就能看得见—看,那就是方向!

 02 
影响众人

企业中的道理便是这样,大家都是奔着做事业而来的,但这摊事业能否长久,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熟的领导者通常非常清楚:要做业绩,先做团队。

在领导力三要素中,“影响众人”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它所关心的是领导者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关乎领导者的人际影响力。

快来给你的影响力打个分吧(见表3),看看是否已足够优秀?

表3:关于“影响众人”的问题清单
此处的测试应该比上一个来得容易,至少不会出现“指明方向”测试中的一键归零了。

某种程度上,对于带兵打仗的人来说,就是要通过别人去拿结果。让领导者承认自己对他人没有影响力,恐怕是一件太让人难为情的事!

重要的是,关于人际影响力的问题,不是有无之争,而是程度之别,你永远都无法得满分,永远都有可提升的空间。

不过,领导者要想让自己的人际影响力上一个台阶,常常非要改变一些过去的思维惯性、行为惯性不可。首先要在认知假设层面闹革命,充分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然后再以新的习惯替换旧的习惯,把新的行为方式固化下来。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有不同的结果,但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能在下述三种认知假设层面做出调整,就很难指望一位领导者的人际影响力水平能达到较高段位。

认知假设1:领导者与成员间的关系,到底是你在上面,他在下面,还是你打内心深处认为,你们两者之间是平等的?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职级本身就是威权,具有一种强制力。身居上位者很少有人承认自己在心态上也是居高临下的,但下属们却很清楚:哪位领导是真的平易近人,不把自己当回事;哪位领导总是习惯性地强制你认同他,那些表面上的谦逊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

权力不等于影响力。不是说你身居高位,人们就自然服从;不是说你身居高位,你就能掌控一切;不是说你成为领导之后,就可以无拘无束。职位是内部给定的,但真正为你赢得尊重的是你的行为。

权力是一种position power(职位权力),而真正的领导力却主要是一种personal power(人与人之间的权力,或称人际影响力)。越是在那些好的企业里,人们越是感受到自己是在跟人打交道,而非与制度相处。

德鲁克对领导力是否有效,有一个简单的描述,或者说衡量:离开一家公司时还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你?从这个角度,领导者不妨想一想,你的人际影响力足够吗?

认知假设2:领导者与成员间的关系,到底是你是对的,他是错的,还是你可以首先承认,对方可能是对的,是有道理的?

领导者需要经常警惕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把评判心放下,先去试图理解对方心中的公式。

领导者与成员间沟通不畅,如果站在第三方视角观察便会发现,双方各执一词,事实上是鸡同鸭讲:一方讲的是十进制下的道理,另一方说的是二进制下的逻辑。此时的沟通便最没有效率了,常常需要退后一步,先在假设层面达成一致。

其实朋友之间相处也是这样。如果只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就永远都觉得真理在自己这边,真理与我同行。只有首先假定对方可能是有理的,才有可能看到另一边的道理。

人们常常对自己的人际理解力有一种“理性的自负”,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同理心都十分有限。有的领导者常喜欢跟下属讲,“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很可能是“你不知我,我不知你”。只有下属说出那句“你真理解我”,才是对你领导水平的最高肯定。

换位思考,下属需要的不是领导一遍遍地说“我是这样考虑的”,他需要的是领导真正设身处地地站在“如果你是我”的角度上来想问题。同理心不是“我懂你”,而是“我是你”。

领导者想要滔滔不绝地自我表达,太容易了,分分钟就办到了,但是你真的懂得倾听吗?领导者想要在下属面前逞强,太容易了,但是想拥有一种“守弱”的心态,却很难。如果领导者经常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总是错的,很有可能,这并非说明你的领导力很强,而是在预示你的领导力恐怕要出问题了。

领导者如果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实际上是带领不了一流人才的,因为他可能比你更需要得到尊重,甚至无论道理是不是真的在你这边。

有时候,领导者就是要放下自己的虚荣心,去满足下属的虚荣心。这不是由个人好恶所决定的,而是由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所决定的。只要你是领导者,就常常要面临这样的处境,并必须处理好这类问题。

认知假设3:领导者都会说,“把人当人”,而非工具。但一回到业务场景,就把人当成了工具人。对此,你到底怎么看?

人际影响力的前提是人际理解力。要想提升人际理解力,便要对个人在组织中的需要有所理解。

在组织行为学看来,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五种:安全感、公平感、成就感、归属感、危机感(见图2)。领导者不妨自检:员工的需求在你这里得到满足了没有?

图2: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需求

在商言商,工作就是工作。但是对人来说,工作的意义就不再是工作本身了。工作也是一种生活,我们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光往往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同样地,与个人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的成就感、归属感,也往往要在工作中获得。

因此,领导者在给人安排工作的时候,更多看到的是工作本身,还是工作背后的人?这看似是一个微小的差别,但往往体现着领导力水平的质的不同。有时候,领导和领导之间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在他们各自的领导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气质就差出去好多,最终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

阿里巴巴有一个管理理念,叫“借假修真”,我很欣赏。其对应的真假之辨是:业绩成长是假的,团队成长才是真的;团队成长是假的,只有团队中的个人成长才是真的。这便是说,管理的核心在于成就员工。最终的一切都要回归于人。人是原因,也是答案。

领导者不妨扪心自问三个问题:①你爱你的团队成员吗?②你的爱他们感受到了吗?③你的爱有效吗?我相信,连续追问下来,许多事关“影响众人”的答案也便找到了。

另外,更新认识是容易的,但要让人的行为习惯发生转变却是艰难的,常常要诉诸制度化手段,以形成新的习惯。

比如,我打过交道的一位老板,他明明已经意识到了,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团队上,尤其是对他的每一位直管人员,每年都要拿出至少半天的时间进行一对一交流。但等到真正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老板也觉得不好意思,说自己真是太忙了。不过,他却总有时间去见客户,去跑市场,甚至去论坛上发表演讲。

人常常便是这样,看得透,忍不过,最终又回到老路上。后来,一对一绩效面谈成为众人皆知的公司制度,效果便好了许多。

 03 
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是一条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领导力准则,以至于我们可以将任何忽视了这一准则的领导力理论都视为胡扯。

在长期相处中,人们真正在意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如果你想要求别人做到,那么,请你自己首先做到。

但以身作则绝不是说领导者凡事都要身先士卒。尽管领导者要展现出自己的勇气与态度,但任何一支成熟的军队都不会需要它的统帅总是冲在前头。领导者不是士兵,也不是勇士。领导者最需要以身作则的是坚守理念,捍卫制度,监督行为(见表4)。

“伟大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如果领导者开会总迟到,那就别指望其他人能准时。如果领导者总喜欢把目标往大了喊,好大喜功,那就别指望整个公司能形成一种“指标严肃性”的文化。反过来,如果领导者总是严于律己、全情投入,其他人就是想偷懒都有些不好意思。事实胜于雄辩,身教胜于言传。

表4:关于“以身作则”的问题清单

尤其涉及到变革问题,领导者必须带头下水,起到表率作用。对领导者而言,在没有开出第一条路之前,你所有关于变革的热情,都只是假象;你所有关于变革的力量,都只是虚幻。你必须让改变真正发生,其他人才会有所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领导力不是魅力,也不是处好关系,更不是完成表演,它是始终如一的行为,并因此而值得信赖。

对一把手来说,你是一切事情的起因、一切问题的源头、一切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你必须以身作则。

领导力最终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人们愿不愿意追随你?②愿不愿意跟你在一起?③愿不愿意变得像你一样?

好的领导,总是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你希望成为的样子。他让你心甘情愿地追随,并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人格是无声的命令。

来源:本文节选自《自我觉察:领导力提升的起点与终点龙峰张伟 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
近期线下公开课实战班

具体课程内容请扫码咨询大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