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毛不拔原文、翻译及赏析

 朦胧斋主人 2022-04-14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标签: 哲理   寓言   故事

  《一毛不拔》译文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一毛不拔》注释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胜:能忍受。

  《一毛不拔》试题

  此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 ,他的原意是现在一般用来形容()?

  一毛不拔: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十分吝啬自私 。

  寓言往往借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试概括本文寓意。

  做人不宜吝啬,有舍才有得。

  《一毛不拔》其他成语故事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据此总结出成语“一毛不拔”。

  墨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当时的哲学家杨朱和他的观点恰恰相反。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杨朱主张贵生重己。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如果拔掉你身上的一根汗毛,就可以让天下人受益。你愿意吗?” 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岂是一根汗毛就能够解决的?”禽滑厘又说:“如果可以解决的话,你愿意吗?”杨朱不说话。有人就此询问孟子的看法。孟子说:“杨朱主张以己为重,即便是拔掉自己身上一根汗毛就可以有益于天下人,他也不愿意做。一毛不拔,确实很自私啊。墨子的观点恰恰和杨朱相反,主张要仁爱世间所有人,只要对天下人有利的,他都愿意去做。即便磨秃了头项、走破了脚跟,他也没有任何怨言。这是很难得的呀!”

  《一毛不拔》成语寓意

  一毛不拔的人很少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没有人会喜欢小气的人。吝啬的人往往为人所不屑。一个凡事只想从别人身上索取,却谨慎付出的人是很难做人的,更不用说以此获得好人缘了。“一毛不拔”的人容易失去人心,甚至最终会众叛亲离;慷慨的人则欢喜得人缘,处处受欢迎。吝啬的人不能给自己也不能给任何人快乐,因为他们时刻不停地都在算计。他们总是在害怕、猜忌和忧虑中度过。对于这样的人,人情关系恐怕会越用越淡,一旦别人知道他们的“个性”后便不会再倾力相助。人际交往注重“礼尚往来”、“相互买账”。需要慷慨地购买礼品,在必要的场合以物相送传情达意,今天别人买单请一顿,不能把这当作理所当然或者天经地义,投桃需报李,下次就要知趣地主动买单。只有互动才能沟通,才能加深和别人的感情,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子。慷慨者乐善好施,不斤斤计较,让人感觉仗义,什么事情都好说,这种甘愿慷自己之慨的人大多性格乐观,胸怀阔达,开朗大方。他们在慷慨的举动中体会到了快乐的情绪,别人也从中得到了方便和好处,也会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