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人風采】徐長鴻先生《詩詞鑒賞與寫作》主題講座(上)

 泮溪别馆 2022-04-14

图片

本月12日,應廣大詩友的要求,也是根據錦州詩詞學會目前創作的具體需要,錦州詩詞學會會長徐長鴻先生,在市圖書館二樓做了“詩詞鑒賞與寫作”的主題講座。

图片

在本次講座中,先生強調了凡屬藝術,都有其嚴謹的法度,無論詩詞、書法、還是國畫、京劇等等,若無法度,便不會千古流傳而經久不衰。法度,是詩詞創作必須要遵守的準則。

图片

首先,先生較系統地講解了詩詞的延革以及詩詞法度的形成。從詩經到孔子,從風雅頌、賦比興,到興觀群怨。從詩詞的意境、風神、學問、功力、格調到情感、理趣、辭藻、音韻、格律,從創作的情境到理趣。所有這些無不滲透著前人的智慧與底蘊,法度與修養。在此處,先生尤其提到詩詞是文字與音韻藝術,除了創作者要嚴格地執行它的法度,一首佳作的形成,還需要創作者具備淵博的學識與對生活的細心體悟,從而激發詩詞創作的靈性。

图片

對於詩詞的鑒賞與寫作標準,先生簡單總結了八個字:情真、 意新、語工、格高。並在本次講座中就“情真、意新”兩個標準,列舉了從古到今的多位詩人的優秀作品進行了細緻的講解。從親情、友情到愛情、鄉情、家國情......先生言:“詩詞乃抒情文字,必以真情動人,而淳樸真切的情感充盈在字裏行間迴腸盪氣,方能構成作者與讀者之間情感的共鳴,從而完成心靈的審美。從古到今,詩詞作者必先能感動自己,才會喚起讀者共鳴。此所謂拍案而起是也。”

图片

講到詩詞之用情,細細體悟之下,除一“真”字,還有一“仁”字,如白居易的“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呂公眉的“亂拋秕穀滿階墀,淨掃衡門雪霽時。我願人禽同一飽,坐看饑雀下寒枝。”皆不加修飾而能動人魂魄者,是有詩者之仁心在也。


图片

關於“意新”因為時間關係,先生所言似乎略不能盡意,但相信與會者從先生的解說中也定有所得。所謂“意新”即是道別人所未道,想別人所未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人生,看待事物。


图片

先生借用了《紅樓夢》中黛玉教香菱作詩為例:“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提出立意在詩中的重要性。一首詩的高下,首先取決於立意,白香山云:“煉句不如煉字,煉字不如煉意。”立意,就是詩人寫作時確定的主題思想,“意”就是詩的思想內容,在一篇作品中起支配作用。古人主張“意在筆先”,就是說在下筆前反復提煉主題,要求新,求深,新而穩妥,奇而確切。立意的高下,取決於作者的胸襟學養,取決於對是非美醜的剖析與辨別,取決於對世事人生的深刻反思。這裏先生通過宋代李覯和清代袁枚這兩位詩人站在不同角度所寫的《讀長恨歌》後的兩首絕句,詮釋了“字是古人字,言必自家言。”的創作取向,也為我們點出詩之“意新”所為何指。它絕不是現在某些人鼓吹的“創新”,更不是時下某些人所走的“尖新”一途。

图片

學到此處,意猶未盡,我們期待著先生下一次關於“語工、格高”的講座。以後我們《淩水雅風》平臺將陸續發送各位老師的精彩課程。相信通過系統的學習,錦州詩詞創作水準會整體有一個提高。

图片

美女茶藝師在為與會詩友泡茶

凌水雅風》編輯組成員

主編:夢梅庵

編委:鳴鏑 披雲館 水雲 文種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