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千日之后(上)

 用户云三易 2022-04-14

图片

修身养德,守中致和。

图片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站桩千日体会

天津  沧海一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回首来时路,距起点已有千日之遥。遥望这千日时光,竟如白驹过隙倏忽不见。而它馈赠给我的是日趋健康的身体、日渐明慧的头脑、日臻绝妙的体悟以及日益强大的内心。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宇鹏早语入眼即入心,我会意莞尔。有此收获,夫复何求?

(一)桩功体会

求量不如求质,欲速则不达。本阶段的百日筑基,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慢慢来,比较快。”

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开启我的“会神”之旅——半小时的站桩。

友人告诉我,站进去的简单标志就是:眼珠不瞬,眼皮不眨,眼神自然而长时间地凝定不动。这个过程其实是训练“聚精会神”的过程。贾平凹说:“'聚精’才能'会神’。”“聚精”的意念一起,很快就能与“神”相会。

于是,各种体会犹如万花筒,在每一个清晨与我相遇。

站桩是感冒蒸发术

早春气温不稳,难免着凉,打喷嚏、流鼻涕对我来说是常事儿。晨桩之前,鼻孔常有堵塞的感觉,这是感冒初起的症状。别急,感冒不会发展起来的,只要一站桩,鼻孔很快就通畅;站上一会儿,浑身从里向外散发热量;半小时桩功结束,轻微感冒荡然无存。这多少有点儿像扁鹊的哥哥“治未病”的味道。在单位与同事相比,我的身体不强也不壮;但是就身心健康而言,我肯定位居前列。

牵一发即动全身

3月16日记录:

周身胀成一个球,这个球的轮廓不很分明,但感觉紧致。继而如琴师调琴一般一点一点调理身体。以前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见过一个词叫“牵一发而动全身”,那是运用了夸张手法。现在能真切地体会到它的存在:只一个头发丝般的细微调整,周身都会随之变化。

后来越站越轻松,身前的景致推到很远,浑身热气腾腾,有微汗渗出。如果说站桩前还有些疲惫乏力,站一会儿能量就聚上来了。我不知道这个能量来自体内还是体外。身前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球,感觉这时候如果有人推我,会把他弹出很远。不知不觉间手心朝前,像在推这个球,昨天感觉僵硬的关节部位变得又绵又柔。

进入虚静状态

3月31日记录:

晨桩,人入境后,如同太空中的宇航员处在失重状态,整个人像飘在空中,感觉有一点微动就要飘走似的。后来进入一种虚幻状态,身上的肉全无,只剩下骨架。再后来,只有右侧部分骨架还真实存在,其余部分似有似无,轻飘飘散入周围环境,自身的轮廓已不甚分明。体温很高,躯体像在融化,人仿佛进入深度睡眠。时间到了不愿醒来,且需慢慢苏醒。

顶天立地与独立守神

一段时间晨桩找感觉,心里总是默念《黄帝内经》里的话:“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想到天和地,首先让自己顶天立地,继而脚踏实地,再后来松腰,想着把腰圈放到地上,整个人就上下贯通,成为一体了。我体会,真正把自己交给大地,顶天立地、脚踏实地的感觉是站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一想到“独立守神”,内心就无比宁静,身心的消耗就会降到极点。

图片

感受“一”的美妙

这世间的诱惑太多,我们往往因为禁不住诱惑,追求得太多,弄得自己精疲力尽,而常常忽视“一”的力量。站桩能够让我们找回“一”的美妙。一心一意地放空自己,一心一意地站进去,进入一个美妙世界。当你一心一意的时候,空灵之美会自然呈现。脑子里东西一多,那种意境就别想出来。“有舍才有得”,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做到,需要修炼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期间慢慢体悟出来的东西能够推广到生活的很多方面。现在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练太极的过程,其实就是每天修理自己的过程,那种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修理,如同雕刻家拿着刻刀,每一刀都会让他的作品趋近完美。

先追后不追,有了再放下

第九个百日筑基期间,每天享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美妙。群里朋友友情提示:你这是在追,追不好。内心也隐隐有些疑惑:站桩要求什么都不想,这样做对吗?问张老师,他说,先追后不追,有了再放下,没有放什么。

现在,我已到了“有了再放下”的阶段,从“静”入“境”继而“净”,很少再去思考。头脑如同容器,当我不再往里面装日常琐碎,彻底清理干净之后,它就变得空明了。

放弃思考

让不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即将站桩千日,我感觉有点儿意思了。站到后期,我发现从强制自己不思考到自觉地放弃思考,把自己完全交出去,听任自然的修复,是另一种境界,那是对自我的信任,对自然的信任。不过这如同深度睡眠,睡得正酣,需要苏醒半天。不知该如何理解这种状态。

问张老师,他是这样回复的:这个状态类似于打坐的状态,只要你能控制,知道自己是这个状态就可以。这种类似深度睡眠一样的状态,好像跟周围环境割裂开了,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

桩里体会“动静等观”

4月13日记录:

“动静等观”这个词从词义上我已经能够理解,但真正练到身上,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寻找、等待过程。功夫不负我,今天,我终于能够细致地体会到动与静同时存在、刚与柔同时集于一身的状态,这对我来讲,可能又上了一级台阶。后来感觉关注内在有些多了,担心像前两天一样需要唤醒,就想到一个字:散。当“散作乾坤万里春”的诗句从脑海中冒出来时,人就弥散在大自然中,只有意识,不见了形骸。真好!

天与地对话

4月15日记录:

最近两天站桩训练“静”与“定”,今日晨桩迅速进入状态。开始时感觉头顶天、脚立地,浑身清爽;后来感觉自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中空柱子,或者是一根天线,让天与地可以对上话;再后来感觉腰可以放到脚下,上下相通,身躯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撑在天地间,把天撑得更高更远,此时感觉自己长得很高很高。中间有段时间人像一个小火炉向外散热,好舒服!桩功结束时后背及腰部那种绵柔滑顺之感让人享受不尽。

千年古树的灵性

4月30日记录:

今日来山东曲阜,拜谒“万世师表”——孔老夫子。在孔庙孔子讲学的杏坛旁,有一棵距今2100多年的古柏,枝繁叶茂,苍翠挺立。下午3点50分,距树5米处,朝北面对大成殿方向,我站好无极桩,与这棵千年古树进行神意交流。它的气场很足,充溢着周边环境。今日站桩非同以往,就连呼吸的气流都是绵柔滑润的。虽有一些游客往来于树边合影、赏玩,我仍排除干扰,眼珠不动,眼皮不眨,眼神长时间凝定不动,感受着古树传给我的能量,静静地站了20分钟。

后来由于络绎其间的人流还是有影响,我离开那里,到另一棵古银杏树下又站了10分钟(这棵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补上今晨半小时桩功。享受完与这些千百年的生命意气相通的美好时刻,离开的时候,浑身如同刚刚打满气的气球,气感十足,气息滑润清爽,周身轻灵柔顺。

很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孔府附近旅店里站桩,拉开窗帘一角,远望寥廓天空,想着天人合一,又想着昨日的千年古柏,感觉它一定给了我灵气或能量,此时人如同一滴墨汁滴入水中,散开来,没有了轮廓,也没有了边界,融化在大自然里。头脑清澈无比,那种美妙无以言表!

苟日新,日日新

我发现,每次站桩,关注到一两个微小的方面即可,犹如去超市买东西,一次只能买一点儿,多了拿不走。一种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再把它装在身上,难度是很大的,千万不能贪多。

过年前后有段时间,眼睛看小字很模糊。《笠翁对韵》这本书,书下的注释标号及拼音字号太小,总是看不真切,以为视力下降,站桩也无力解决。最近居然看得非常清楚,才发现是因为那段时间,身体过于疲劳所致。这种现象实在神奇!

小小一个站桩,里面奥妙无穷。它是一本大书,每天读,每天的收获都不一样,因为即便是千日筑基,也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苟日新,日日新”,身心的建设就在这每天的桩功里慢慢去陈出新,层层蜕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