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杜甫《蜀相》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4-15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堂哪里可以寻觅?就在锦官城外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照石阶的碧草,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不过空作好音。

刘玄德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两代君王。

令人惋惜的是,丞相出师北伐尚未取得最后胜利就先去世了,常常使得后代英雄一想起就泪湿衣襟!

注释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空:白白的。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怀古诗。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每一位诗人心中都有一个仰慕敬重的英雄。苏轼喜欢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喜欢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而杜甫喜欢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遇见伯乐,然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无疑是历代诗人写诸葛亮最好的诗。诗人借用历史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突出了对于三国英雄诸葛亮的仰慕与敬重,抒发了对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与不满,表达了对日渐衰老,无所作为的无奈与叹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奔走,初至成都,便寻至城西北武侯祠,拜谒心中仰慕的英雄诸葛亮,感慨其一生丰功伟绩,反观自己一事无成,遂抚今追昔,即兴而作此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联是说,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堂哪里可以寻觅?就在锦官城外柏树茂密的地方。这是写“祠堂之所在”。一个“寻”字,表现了诗人拜谒武侯祠的渴慕之心与虔诚之心。一问一答之间,将心中所想,脚下所走,眼前所见一一跃然纸上。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是说,映照石阶的碧草,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不过空作好音。这是写“祠堂之春景”,对仗极其工稳。表面上看,是写祠堂内的春景,实则蕴含着“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之感慨。春色依然如故,英雄无处可寻。“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是说,刘玄德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两代君王。这是写“丞相之功绩”。这两句极其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得遇明主,鞠躬尽瘁的一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诸葛亮这样的人生,正是杜甫所羡慕的。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得到明君的赏识,可以一展平生抱负,为国效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是说,令人惋惜的是,丞相出师北伐尚未取得最后胜利就先去世了,常常使得后代英雄一想起就泪湿衣襟!这是写“诗人之落泪”。表面上是说英雄们为丞相而落泪,何尝又不是诗人为自己不遇而落泪。“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与意志,然而就是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假如君王给杜甫这样一个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像诸葛亮一样去鞠躬尽瘁的。

至此,杜甫借历史酒杯,浇自己块垒的目的已然达到。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多么渴望人间能出现诸葛亮那样的人才,平定内乱,一统天下。

时光总是匆匆,功未成,名未就的杜甫,终于在丞相祠堂前一吐胸中块垒,慰其心中之忧愁,成就千古绝唱,千载而下,感人至深!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