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留下什么

 教研探索者 2022-04-15

有个词语叫“掷地有声”。作为教师,我们总希望教学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思考,知识与心灵的碰撞,产生共鸣才是最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我们音乐课堂也有可能是“无声胜有声”。

 记得那是一个课间,我如往常一样在二年级的教室候课,一个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想给您说有个事儿。”我原本以为她要打“小报告”,因为课间时间处理低年级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起初我不在意,那孩子见我表情很随意,就连忙笑嘻嘻地说:“老师,你知道么?我把您教我们的《大树妈妈》唱给我妈妈听了,我妈妈流泪了。”我顿时一惊,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第一次因为课堂教学被打动,同时,我为我的“自以为是”感到惭愧。我撇开眼神,强忍着内心的涌动对孩子说:“你真是懂事的孩子,要好好听妈妈的话。”那一瞬,我没有多言,我的眼神不敢正视这个孩子,因为我害怕她察觉我眼眶的湿润。那孩子点点头,蹦蹦跳跳的走了。就是这短暂的几秒钟,给了我很大触动。音乐课堂上,作为音乐教师,一心想让自己的学生像歌唱家一样把所学歌曲表现出来,其实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音乐上的一点点审美的启发,甚至是一瞬间的触动。仅此而已,足矣。我相信那孩子给她妈妈唱歌的时候也不一定唱得多么动听,但在她妈妈看来,女儿的歌一定是世界上唱得最美的。这就是音乐内在的神奇力量,我为音乐的这份力量点赞。

教师,穷其所有,能留给孩子什么?值得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