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盘龙城考古发掘密码

 印象黄陂 2022-04-15

  

文 | 潘安兴

寻找盘龙城考古发掘密码

——我所接触的盘龙城博物馆郑远华先生


经过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盘龙城已经大白天下。跟随王劲、陈贤一穿越时空的一批青年,已经为中坚力量。

盘龙城国家遗址公园、盘龙城博物院的建成开放,新的课题摆在他们面前:如何不躺在前人成果的温床上睡大觉,却是沉甸的担子,郑远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认识他,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因为我招聘盘龙城管委会,工作上的联系,有了若干接触。这位1963年出生土生土长的黄陂人,迅速上手为盘龙城考古发掘的骨干,在我的印象中,他并没有囿于现有的成绩,而是拂去岁月尘封的泥土,寻找新的亮点,开拓新的视野,从中找到盘龙城的考古密码,苦苦地寻找盘龙城的惊世骇俗的石破天惊……



让出土文物说话,是考古发掘的宗旨。时间到了2007年,呼唤盘龙城重展雄姿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成为江城人民的时不我待。作为盘龙城博物馆工作人员,他参与了《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

在盘龙城遗址保护区6.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重新进行一次梳理,进行田野调查、考古勘探与考古发掘,寻找新的发现。在杨家湾遗址、童家嘴遗址上,抢救性发掘,增加了新的实物例证。首次了解到童家嘴地层结构及文化踪迹相关情况,掌握了盘龙城外围布局的实况,这座古城的规模已经是内外两层,面积达到十公里方圆的通都大邑。

将论文写在田野上,是考古发掘工作的使然。田野发掘现场,是考古工作者的主阵地。在盘龙城开发热火朝天的日子,抢救发掘在建设地,任务如消防队员一样,迅速冲上了前线。记录在案的《杨家湾清理地面建筑采集的文物》《卓尔建筑工地考古发掘简报》《童家嘴遗址勘探简报》《杨家湾地面建筑采集文物简报》在讲述与时间赛跑,抢救文物的镜头实况聚焦,当时尴尬的无奈良知。



从盘龙城聆听民族共同体呼吸的声音,是谁在支撑盘龙城青铜铸造的发展,《盘龙城与长江中下游的采矿业》揭开供给、运输的路线图,一座城拥抱着长江中下游,流淌着是民族的血脉!而《盘龙城出土土陶初探》管窥蠡测盘龙城陶器纹饰、工艺、形制在华夏大地上的滥觞,《略论盘龙城陶器特征》舒展开来,从泥胎土质到龙窑火工掌控,无不见证着在3500多年前互相学习借鉴交流,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共同体意识分量比率在不断叠加!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总是在蛛丝马迹中实现新突破。从盘龙城近20年来出土的文物,特别是青铜玉器镶嵌工艺中,给了他新的启迪:与东北大地牛鹤梁红山文化遗址、西南的三星堆遗址、西北龟兹古城遗址的出土文物细微的的相似中,揭秘洪荒的曾经基因染色的重合。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天意冥冥的邂逅!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寻找史前文明进步细胞组织中的奇迹!他在这样想,也这样做,浴火重生昨天的旧我,凤凰涅槃着学术新生。

他还在酝酿,从3500多年前上推到8000年前,甚至更久的神话传说。中华大地上的文化交流,在出土文物身上透过碳14找到血缘关系的组合,神秘推进文化交流与认同,早已揭开序幕。这种基因优化,一直在绵延不绝的岁月长河中。脑海中的文章在构思,厚积薄发。



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交流,台湾之行,参观对岸的史前文明遗址,浮想联翩着造物主的世界,与大陆西南少数民族的参照,文明起源与进程,似乎在不经意中寻觅最佳选择方向。从卑南遗址、八仙洞遗址中找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嬗变,与同北京周口店遗址与仰韶文化遗址一样,大跨越人类进程的匆匆脚步,竟然如此相似。

带着十分好奇,与同仁们交流,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高山族同胞与大陆西南农耕文明进步雷同之处。而台湾地区土著文化与客家在地缘上的融合节点,在圣经中所说的洪水滔天几乎如出一辙。他在想在论文上开疆拓土,建设自己的都护府,文化开发新区。

作为一个考古学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就是负责文物保护与宣传。未雨绸缪,首先制定了《盘龙城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拟定了参观人数剧增,如何保证文物安全,从宣教、文物陈列、文物保护、讲解员培训、各个职能部门所要达到的目标详细作了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接待质量都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与考核办法。



办最好的展览,给参观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在心灵中产生震撼效果。根据领导安排,他负责“盘龙腾飞”的筹备设计、制作与对外展出,为此,他与团队同事们日夜奋战,吃住都在现场,一个目的,给观后一个惊喜。

功夫不负有心人。5.18国际展览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应邀展出,产生了强烈轰动效应。一位日本学者入船裕二在留言版上写道:长江文明的序幕从这里揭晓,中国南方的城市文明从这里起步,武汉的城市篝火在这里点燃。盘龙城开创了大武汉制造产业的先河!

让市民了解大武汉的昨天,让盘龙城更接地气,以小型的化名轻骑队,"盘龙城特色文化展"走进了社区,打造一段风景线,让居民驻足,去追溯这座城市的遥远,大武汉的风华少年。



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是考古发掘工作的成绩单,公众平台检阅自己的实力。守候在盘龙城耕耘,洒下辛勤的汗水。自己亲手栽培的树苗,已经挂果,在金灿的枝头摇曳。

不显山不露水,专业论文每年都会出现在各种报刊传媒上,那是自己走过的足迹,印在大地上的纪念。个人专著《武汉之根——盘龙城》获2007年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之根——盘龙城文集》由武汉出版社隆重推出。

考古发掘与建筑密不可分,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上,吹响了他的集结号,如同盘龙城两座宫殿的"前朝后寝"格局一样,将城邑文明的研究推进到更深更广的历史角度。在这个领域,由宫廷到民居建筑的民族风情画卷,在他脑海中长镜头、多维空间展现出来。



时光荏苒,在考古行业中,不期而遇国家文物局"从事文物、博物馆三十年"的荣誉称号,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神圣而又庄严的定位。省文物局在2011年曾颁发"全省文化遗产日与博物馆日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副研究员的职称,在行业中名至实归一席之地。也是党的培养教育,同事们的真诚帮助与合作密不可分。更多的是盘龙城给他提供了平台,给了展示才能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学术与道德的修行永无止境,亦如考古前辈们一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新风貌、新成绩否定昨天的我,走向明天的太阳!

本文作者潘安兴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出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政府机关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作品曾获全国《钰山赋》二等奖。

· END ·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