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卷五十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1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五十卷目录

 神庙部汇考二
  河南通志〈梓潼庙 赤帝祠 二郎庙 岳忠武王庙 崔府君庙 协忠庙 黑龙神庙 卫源神庙 霍节使庙 北海庙 少姨庙 洛南伯庙 汾阳王庙 黄帝庙 中岳庙 启母庙 禹王庙 诸葛忠武庙 张明府庙 狄梁公庙 颜鲁公庙 岳武穆王庙 灵应庙〉
  彰德府志〈圣女祠〉
  河南府志〈都土地庙〉
  汝州志〈真武庙〉
  陕西通志〈普济祠 汉庙 三皇祠 鹿台神庙 周处祠 后土庙 九龙庙 伏龙庙 西岳庙 高山女华神庙 德应侯庙 关帝庙 金蹄犊子庙 髑髅庙 唐崔府君庙 杨班祠 轩辕庙 仓颉庙 西镇吴山庙 灵义侯祠 汉高祖祠 子房庙 九龙庙 龙王湫庙 乱石庙 轩辕庙 青蛇神祠 噤神祠 纪信庙 虸蚄庙 唐忠惠王庙 润泽祠 刘师祠 宁济公祠〉
  江南通志〈卞忠贞庙 白马庙 汪越国公祠 五龙堂 江东神祠 圣姑庙 惠应庙 灵惠庙 东平忠靖王祠 至圣炳灵公庙 石郎庙 忠佑庙 水平王庙 金龙大王庙 耿公祠 华光庙 楚元王庙 威济祠 蒲神庙 康令祠 张守标纸庙 三圣庙 汪越公庙 淮渎庙 相山庙 留侯庙 柏子龙潭庙 霸王庙 姥庙 九娘子庙 方山庙〉
  江宁府志〈忠烈庙 三茅真君庙 广济庙 武烈帝庙〉
  苏州府志〈吴相伍大夫庙 赤阑相王庙 五泾庙 总管庙 卜将军庙 东岳行祠 樊将军庙 东岳庙 织女庙 杨将军庙〉
  松江府志〈金山忠烈昭应祠 东岳行祠〉
  镇江府志〈昭惠庙 天王庙〉
  池州府志〈水府庙 查城庙〉
  青阳县志〈协济祠〉
  太平府志〈定江神祠 雷神庙 梅姑庙〉
  无为州志〈土主庙 灵泽庙 薛公庙 司徒祠〉
  浙江通志〈忠烈庙 张烈文侯祠 昭贶庙 高丰庙 陈山显济祠 孝子祠 土地庙 永灵庙 防风氏庙 渊应庙 天目山龙神祠 禹庙 南镇庙 护堤侯庙 渊灵庙 显济庙 镇亭龙祠〉
  杭州府志〈张明府君庙 福佑庙 诸葛使君庙 忠清庙 显忠庙 崇善庙 履泰将军庙 灵隐庙 二郎神庙 白泽大王庙 周绛侯庙 昭忠祠 白马神庙 朱将军庙 镇海庙 周宣灵王庙 杨和大王庙〉
  嘉兴府志〈朱相公庙 施府君庙 灵宿土地庙 黄道庙 昌武三王下庙 昌武大王祠 医灵道院 元坛庙〉
  绍兴府志〈祠山大帝庙 武佑庙 俞柳仙判官庙 柳鲍仙姑庙 东岳庙 遗德庙 萧将军庙〉

神异典第五十卷

神庙部汇考二

《河南通志》梓潼庙

庙在开封府治东南隅,即宋太学中之桂香祠也。明嘉靖三十二年,周府奉国将军安河重修。

赤帝祠

府城有三:一在鼓楼东,一在仁和门内,一在南门内。祀祝融神。

二郎庙

庙在府城南,奉神冈。始建未详。明正统十三年,天旱,祷雨有应。祥符知县米荣修葺。

岳忠武王庙

庙在府城南朱仙镇。明成化二十一年,布政使吴节、知府张岫建。正德四年修。

崔府君庙

庙在洧川县迎恩门外。祀唐崔瑗瑗,有异政,累封灵惠齐圣广祐王。

协忠庙

庙在归德府治西。祀唐忠臣张巡、许远,以雷万春、南霁云、姚訚、贾贲配祀焉。旧在南城上,明宣德年知州李志徙建今所。

黑龙神庙

庙在卫辉府城西。庙前有潭,相传龙潜其中,祷雨辄应。明洪武初建,岁以三月二十一日本府致祭。

卫源神庙

庙在辉县百泉之上,肇建于隋,称灵源公。宋宣和间,封威惠王。元至元间,封洪济威惠王。明洪武初,改称卫源之神。有司岁以四月八日致祭。嘉靖三十三年,巡抚御史霍冀重修。

霍节使庙

庙在怀庆府城北。宋靖康末,金人陷怀州,知州霍安国不屈而死,一门无噍类。州人思其忠,立庙祀之。

北海庙

庙在济源县西北。说者谓济渎泉脉通北海,故于此建庙。

少姨庙

庙有四:一在河南府城东南,一在偃师县南,一在巩县东南,一在登封县北。世传启母之妹,故名少姨。

洛南伯庙

庙在府城南。明正德壬申,蓟盗攻洛,总兵冯祯战死。事闻,赠洛南伯,因建庙祀之。

汾阳王庙

庙在巩县西。元至治间建。相传郭子仪尝帅师过邑,刍粮俱乏,徵于此邑。人告曰:草可得,粮不可得。公问所以。人曰:是邑南冈,岁有妖雾,害稼厥明。公诣冈,指之曰:四方之乱,予皆扫除,妖气敢为害耶。乃引兵还,自是妖雾不复为害,五谷成熟。故人立庙祀之。

黄帝庙

庙有二:一在宜阳县西,一在阌乡县东南。世传轩辕黄帝铸鼎于此,故立庙焉。

中岳庙

庙在登封县八里、黄盖峰下。昔汉武帝祭此山,闻万岁之呼,置邑奉祀,历代修葺。

启母庙

庙在登封县北、嵩山麓庙前。有启母石并亭,古云涂山氏所化。汉武帝祀,中岳见启母石,因建庙焉。

禹王庙

庙在永宁县西长水镇。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立庙祀焉。宋淳化六年建,元延祐三年修,明正统间重修,陕州渑池卢氏皆有。

诸葛忠武庙

庙在南阳府城西卧龙冈,即孔明故庐。

张明府庙

庙有二:一在汝宁府城东二里,一在确山县北二十里。汉平舆令张熹旱祷,焚身而雨。后人感而祀之。

狄梁公庙

庙在府城南,祀唐丞相狄仁杰。杰先为豫州刺史,申理讼狱有功,故立庙祀之。

颜鲁公庙

庙在府城内,祀唐颜真卿,以其死节之地也。

岳武穆王庙

庙在府西门月城内。昔宋绍兴初,武穆尝统军,克复蔡州。蔡人德之,故为立庙。

灵应庙

庙在确山县西北三十里郎山。俗传汉丞相陈平主之宋。崇宁初,赐额,有祷辄应。

《彰德府志》圣女祠

祠在林县下洹村。世传高欢之女,母亡,三女俱愿殉葬。后为洹水神,每灾旱祷之辄应。乡人立祠以祀之。

《河南府志》都土地庙

庙在宜阳县西湾子北坡。传闻此地旧系南北孔道。后周世宗微时过此山,路崎岖难行,忽出一白发老人,代为拉牵,及至平坦处,跪送于侧。世宗问其故,老人对曰:臣本山土地也。世宗慰之曰:朕异日果登极,封汝为都土地。今庙重新,土人岁时享祀。

《汝州志》真武庙

庙凡两处:一在郏县治西北。当刘六、刘七反,攻城甚急。耆老祷于庙。是日正午,有鹤集于殿上,戛然长鸣。至夜,贼众见城头赤面长须人按剑疾视,遂解围遁去。庙内有碑记。一在南门外,神像俱毁。顺治十七年,知县王昕并塑神像。

《陕西通志》普济祠

祠在西安府咸宁县东苑里。天每旱,有司祷雨于此。明万历七年修,三十八年重修。

汉庙

庙在长安治西北古城内。光武徙都洛阳,合十庙于高庙,命太常卿一人掌焉。

三皇祠

庙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女娲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

鹿台神庙

庙在高陵县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佐轩辕破蚩尤者。又旁有雷石风洞,俗名雨磨,祷雨多应,里人奉祀。

周处祠

祠在渭南县倒兽谷口。世传处,杀白额猛兽于此。又传赤水即处,斩蛟地也,水尽赤。

后土庙

庙在同州东关。建自汉唐,历代重修。万历间,因道士杀人,遂废观存庙。

九龙庙

庙每岁二月二日,有司以牲醴修祀,曰扶龙头。居民以五月十八日报赛。相传元亚哥守同州,值旱,祷于神,曰得雨。苏民愿以女事言,讫雨大注,女暴亡。

伏龙庙

庙在澄城县南五十里。汉时,穿渠得龙骨,遂立庙。

西岳庙

庙在华阴县东五里。自虞、舜、西狩三代以降,莫不有祀,然皆不庙。立庙自汉武帝始,历代重修,各有碑记。明嘉靖八年敕修。

高山女华神庙

庙在同官县灵泉北四十里。旧传华岳女君在此,山人因立庙,每遇水旱祷焉。

德应侯庙

宋熙宁中,封司陶冶之神为德应侯。晋人柏林有陶术,祀以配享。庙旧在黄堡镇,后徙陈炉村。

关帝庙

庙一在永寿县东五十里常宁镇。祷雨多应。一在元帝庙侧,一在永康里。

金蹄犊子庙

庙在延安府安塞县北四里古城内。昔有犊子出于石缝,金蹄银角,化见玻黎王,因立庙。

髑髅庙

庙在延长县城东六十里髑髅山。相传古时,斗战收瘗白骨于此,因置庙祀,亦古时恤国殇之遗义也。

唐崔府君庙

庙在清涧县治北街。祀崔子玉,仕长子县令,有异政,为神宋封护国西齐王,秦晋间多祀之。

杨班祠

祠在雒川县东南六十里。班后秦姚苌将军,居黄梁谷,其地有水,极深,冬亦湛然。每遇岁旱,祈祷多应。

轩辕庙

庙在中部县北五里。轩辕巡狩,携四妃至此。土人因立庙崇祀。

仓颉庙

庙旧在凤翔府岐山县城南河之南。明景泰间,知县张绪宗重修。因河崩,嘉靖年改建河北。岁时奉祀,东二里有冢。

西镇吴山庙

庙在陇州南七十里。自唐宋及金元,各有修建。明洪武十二年敕修,遣官颁赐金香盒一座、朱明一斤一两、有司祭服二副。永乐二年敕修。正统五年,灾,知州张干重建。后列圣登极,皆遣重臣致祭。

灵义侯祠

祠在陇州内。有碑云:唐大历二年,故郡垒艰于得水,苟氏献地,因迁其城于此,故立祠祀之,有祷屡应。宋封灵义侯,赐庙额曰安祐。

汉高祖祠

祠在汉中府汉水。相传高祖游憩于此,后人立祠祀之,甚灵。迄今,莫敢生慢。

子房庙

庙在洋县西四十里云山上,即从赤松子游处。

九龙庙

庙在镇原县上作里,即九龙井。一井九孔,旱天不涸,民赖以济。

龙王湫庙

庙在泾州回山之麓。唐贞观元年三月,封龙王。圣祖为惠帝,君每遇旱,祷雨辄应。州人立门扁,曰感应灵湫。有唐太宗御碑。

乱石庙

庙在静宁州城南郭西,即惠泽大王庙。神兄弟,陇千人也。伯曰严辉,仲曰严茂,智勇双绝,保障西夏。宋乾德三年敕建,进爵为王,伯世祀陇干,仲世祀章麻林,与关帝同其香火。

轩辕庙

庙在庆阳府合水县子午山旁,有黄帝陵。汉武帝北巡,祭于桥山。

青蛇神祠

祠在环县城内。唐节度使杨朝晟师次方渠,乏水。有青蛇降坂下,走视其迹,水从而流,朝晟筑防环之事,闻诏置祠,命泉曰应圣。

噤神祠

祠在宁州东石幢里故老。相传神姓郭氏,噤治疮疾,甚效。土人祀之,祷疮疾辄应。

纪信庙

庙在兰州城中。相传汉将军信为此州城隍,元耿仲明有记。

虸蚄庙

庙在巩昌府安定县南七里。食木之虫,岂应奉祀。庙塑一女像,相传为薄太后,恶其害稼,吞之而息。

唐忠惠王庙

庙一在兴安州北五十里牛山巅,祀崔伟。曾任金州,破黄巢有功,后显灵于牛山,为土主之神。一在州西二里明。洪武年建,正德年重修。

润泽祠

祠一在岷州卫南关,一在城南二十五里,一在城东五里,其下即洮河,有龙潭,祈雨辄应。

刘师祠

祠在肃州卫治南。寰宇记,师姓刘,字摩诃,沮渠蒙逊时,西求仙,死于此。骨化为珠,血化为丹,其徒为之立祠。相传祷者往往获珠丹焉。

宁济公祠

祠在山丹卫焉支山麓。唐天宝间,封山神为宁济公。

《江南通志》卞忠贞庙

庙在江宁府鸡鸣山,祀晋尚书卞壸死苏峻之难。二子祔。

白马庙

庙在崇福乡。宋顾琛为朝请,晚至方山下泊,见有朱衣介帻者,执鞭屏诸商人船,曰:顾吴郡将至。后琛果为吴郡,乃即所见处立庙。

汪越国公祠

祠在江宁公,名华,唐封立庙,赐额忠显。明命有司致祭通祀。

五龙堂

堂在苏州府长洲县东南,以祷雨有应,唐贞元中建,宋淳熙间赐额灵济。

江东神祠

祠在府治报恩寺西教场内。汉祖六年,灌婴略定江南,至赣城,神见于某山,告以克捷之期。士卒骇异,凯还,立庙赣江。至孙吴迁神于吴境,祭之神,姓石名固。

圣姑庙

庙在府治太湖包山。旧传晋王彪二女,长圣姑,次素姑,尝著屐涉水,而衣不沾湿。相继卒,人以为神而祀之。

惠应庙

庙在昆山县马鞍山之阳,祀昆山神。唐中和二年建,宋崇宁间赐额。

灵惠庙

庙在常熟县治东南百步,俗称周孝子庙。孝子县人,名容,事母至孝。既没,忽一日,见梦于母,曰:儿已为神,当输忠朝廷,尽力乡闾。故祀之。

东平忠靖王祠

祠在常熟县虞山南麓。唐开元时,淮阴张有严子没,而为神,宋太祖敕祀之。

至圣炳灵公庙

庙在常熟县治西北,相传为火神。

石郎庙

庙在旧崇明州东南。宋末风潮中,有石人长二尺,许随潮浮至东乡广庆桥下,去复来。人异之,立于桥侧,祈祷辄应。至元间庙祀之今,迁于葛家桥西北。

忠佑庙

庙在常州府城,祀隋司徒陈仁杲。原籍晋陵人。大业间,仕至司徒,为沈法,兴谋逆,毒死,屡现灵异。南唐保大十三年,封烈帝,夫人轸氏武烈后。明洪武初,诏去封号,题木主曰:司徒陈公之神,无锡,宜兴有庙。

水平王庙

庙在武进县分水岭。旧传为后稷庶子佐禹平水,故祀之。

金龙大王庙

庙在无锡县石铺头。神姓谢氏,杭州人,为黄河神。

耿公祠

祠在靖江县东南。神宋哲宗时,人殁而为神,能除水患。

华光庙

庙在金坛县慈云寺左,祀五显灵官。

楚元王庙

庙在淮安府治西南。汉高祖弟交封于此。宋建炎中,贼李成以万众攻城,民祷于神,大败之。益崇祀,旧以宋赵立、魏胜、应纯之、元许维祯为木主,附庙中。成化初,知府杨昶又以汉张敞、郑弘、汲黯尹翁归黄浮。三国关羽、张飞、晋王祥、王浑、唐宋璟、宋米芾、明范中、施礼、彭远、丘陵皆有功于淮人者,并附祀焉。

威济祠

祠在府城宋绍兴间。李宝自海道禦敌至石臼山,祷之,因风纵火焚敌,敌大败。诏封祐顺侯,庙祀之。

蒲神庙

庙在海州石湫镇涟河西岸。凡遇蝗蝻有祷,必应。
康令庙
祠在扬州府仪真义城村。唐咸通间,岁旱,六合康令以身祷雨,跨白马,入江死。雨足,岁稔。邑人祀之。

张守标纸庙

庙在宁国府城北五里。宋建炎间,知府张果梦神语将陷没,果抱籍入水死。民殓而奠之,标纸于此。

三圣庙

庙在府治天庆观之左,三圣长曰贺息,次曰游奕,三曰金甲云。

汪越公庙

庙在庐州府无为州。神姓汪,名华,新安人。隋末,屯兵乌聊山,称吴王,唐封越国公。宋政和四年,赐庙额曰忠显。

淮渎庙

庙在凤阳府盱眙县下龟山寺西南。世传大禹镇水怪处。

相山庙

庙在宿州西北九十里,有行祠在州治东。神上应房心之宿,能翻云致雨,莫详姓名。

留侯庙

庙一在徐州留城,一在徐州子房山明平江。伯陈瑄祷雨有应,建祠祀焉。

柏子龙潭庙

庙在滁州城外,以六月六日祭,祷雨辄验。

霸王庙

庙在和州东北四十里、乌江项羽自刎处。后人即其地立庙。

姥庙

庙在州西三十里,祀历阳神母。历阳未陷,为湖母有,先哲人始以为神。

九娘子庙

庙在州治内,祀历阳侯范增。女庆历初,东寇王伦围历阳,恍若有见,已而溃散,遂就剿灭,故祀之。

方山庙

庙在广德州治方山麓。神为方山人,名通,佐祠山大帝,治水有功,又于钱塘斩蛟有功,故立庙祀之。

《江宁府志》忠烈庙

庙祀汉秣陵尉蒋子文。子文逐盗至钟山,死。死而灵异。吴大帝初立庙孙陵冈,封为中都侯,改钟山曰蒋山。晋加相国重为立庙。南宋初,废后修复,封蒋王齐进号蒋帝,南唐谥曰庄武,徐铉撰庙碑。宋赐额惠烈。明洪武二十年,建于鸡鸣钦天山之阳,刘三吾为之记。崇祯加号威灵,易今额。

三茅真君庙

汉诏敕郡县修丹阳句曲真人庙,以茅君分理赤城,每年十二月二日,驾白鹤会于此。

广济庙

庙在茅山,前有龙池,相传陶隐居豢龙于此。岁旱祷雨辄应。宋绍兴敕封敷泽广济侯,岁令有司惊蛰日祀之。

武烈帝庙

庙在治城西,祀陈仁杲。《唐书》:隋末,越人寇长州,柴克宏帅师往救,仁杲见梦曰:吾遣阴兵助汝。及战大胜,克宏奏封武烈帝。唐赠忠烈公,宋加封赐额。

《苏州府志》吴相伍大夫庙

庙在胥门内朱家园,即旧灵顺行祠,先于盘门内永昌武大王庙。祭享繁盛,相传为伍公庙。宋建中靖国元年,直秘阁吴仲举知苏州,率吏民营缮,奏赐额英烈。元大德三年,尝著灵异,增为忠孝,感惠显圣。王明成化十五年,庙燬巡按刘魁、知府刘瑀重建。万历四十年,裔孙参议伍袁萃移置今所。庙设两庑,后寝楼,左牲所斋房,前辟重门、建坊,表极为壮丽。春秋祀之祝文曰:孝以雪雠,忠以报国,白马素车,威灵赫奕。

赤阑相王庙

庙在府治东南、赤门内。相传王为吴阖闾,筑城死而为神。洞庭西山亦有祠曰:东相明王在销夏湾。又云:神姓桑名湛,盖不可考。或谓赤阑以庙近赤门,故名。又《吴地记》云:南面击贼将军黑莫郝墓在蛇门里。周敬王六年,筑城而死,今呼赤阑将军。或云赤阑即赤门,相王即伍相。云又洞庭实录云兄弟三人,并有灵迹,故居民立祠。

五泾庙

庙在阊门水关内东北,祀五泾水神。阊门内河、北濠、山塘、渡僧桥、吊桥五水汇为沙盆潭,深广漩迅,初庙东向。明万历中,居民火厄,延烧数百家,惟庙巍然独存,改建南向。

总管庙

庙在苏台乡真丰里。神汴人,姓金名和,随驾南渡,侨于吴,没而为神。其子曰:细第八,为太尉者,理宗朝,常著灵异,遂封灵祐侯。灵祐侯之子,名昌,第十四。昌之子,名元七,复皆为神。又从子曰:应龙元至正间,能阴翊海运,皆封为总管,再进封昌为洪济侯,元七为利济侯,应龙为宁济侯。在阊门南北濠、又白莲桥西、一祠,祀元王积翁,亦名总管庙。一在盘门外仙塘桥,一在常熟县致道观,一在嘉定县安亭镇。

卜将军庙

庙在昆山县治西卜山上,祀唐将军卜珍。子伯庸、伯聊,殁而祀焉,有祷辄应。明嘉靖中,倭寇薄城匝月,将军显灵,毙倭数辈,城赖以完。知县祝乾寿奏入祀典庙,久日圮。万历中,义民汪惠重建,并祀祝公于堂之西北隅。昔有人于庙中得断碑,略云府君字文昭,西河人,生而伟异,有大志。唐敬宗时,纪纲顿委,藩镇骚然。将军奋孤忠,树雄烈,为世所重。宝历元年终,葬于昆山西鹿城卜山。铭曰:森森古柏,宛转龙冈,孤云垂,盖日月悬光,千秋万古于乎夜。长不言将军之号,亦莫详,庙食之始。

东岳行祠

祠在常熟县治西一里、虞山之南麓。宋淳熙九年建。中天齐仁寿帝,左司命真君,右崔府君。殿内塑十甲将,庞古雄毅,皆按膝坐。每岁春,邑人社集,甚盛,其规制宏壮,阑砌雕华,并冠于他祠。

樊将军庙

庙在嘉定县治西南黄渡镇,祀汉舞阳侯樊哙。明洪武二年重建。嘉靖间,邑诸生李汝节常读书,黄渡梦。神人自称樊将军,言:所居圮,愿君葺之,亦能利君。质明以询土人,果有樊祠。为捐资修治。是岁,试不利。至乙卯,举干乡。又十年,成进士,乃知樊将军非绐也。

东岳庙

庙在江湾镇江湾以南,故皆海也。宋高宗常驻军于此。狂飙骤起,篙师失措,帝独见三人护之,舟恃以济,问知刘郡王父子也。相传为东岳之婿,故于其地建庙而祀郡王父子,赐玉圭磬。今海已为平陆,名袁沙。嘉靖间,玉圭磬已窃去:一在方泰,元至正二年建;一在南翔元,元统四年建;一在嘉定县治西南,元至元三年建;一在黄渡。

织女庙

庙在太仓州南七里、黄姑塘。宋咸淳五年,嘉定知县朱象祖重修。故老相传常有牵牛织女二星降于此,女以金篦划河,河水涌溢,牵牛不得渡。今村西有百沸河,乡人异之,为立庙。旧立牛女二像。建炎时,士大夫避地东冈,有经庙中壁间题云:商飙初起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惟一夕,因何朝莫对斯人。乡人因去牵牛,独存织女。岁七夕,醵钱为青苗会,占事颇验。

杨将军庙

庙在新塘市东。《周广记》云:将军宋人。淳祐十年,理宗驻临安,将军与元力战,死槁,葬陆窑塘之原,后墓时见光怪,土人祠祷辄应。明成化十二年,立今庙,记不详将军名。

《松江府志》金山忠烈昭应祠

祠在海中金山。三国时,吴主皓建,祀汉博陆侯霍光。今庙毁,祀废而土人各祠于其家,号为金山神主。其部有英烈钱侯者,以配享,别庙在府治南七十步。元元统中,知府申秉礼修葺。至正六年燬。十四年,达鲁花赤哈散沙,颐浩寺僧希颜复之。今俗讹为钱总管庙。吴国备史皓尝疾病,有神降小黄门,曰:国主封界华亭谷,极东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害,非人力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大神力护也。臣汉之霍光,可立庙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由是庙焉。宋赐显忠庙额,累封忠烈顺济昭应公庙。有吴越王镠祭,献文云:以报冠军之阴德,按冠军乃霍去病。官号与备史异,祭文误也。英烈侯闽人,行居第七,尝浮海而商至庙,叹曰:浮沉罔利,何终底止没。事忠臣,愈浪生死即又手立化。宋与金战,有阴兵千万,排空而下,旌旗著号华亭钱太尉,已而敌势披靡。因锡,今封见淳祐中赵孟坚所撰碑。

东岳行祠

祠在府城西,建置无考。宋右丞朱谔始大而新之。元至正五年,灾,惟真武殿及廊庑仅存。十二年,邑人夏浚即其址,立门复旧。明成化元年,副道纪曹希声建玉皇阁。弘治五年,知府刘璟重修,郡人侯方有记。嘉靖间,燬于倭,后复建。时倭掠金钱,藏掩草荡,有二卒知其事,夜往盗之,寄一老者家,再往则陷于倭矣。后老者以其无主,捐建殿寝。将成,二卒画见,谓老者曰:子如是用财,可矣。夜梦岳帝示梦曰:此二卒,实首功,可肖其形以享香供。今殿中东西侍立于地者,是也。万历中,郡人徐琳重修。殿西北隅建杨侯神祠,为东岳掌刑之神,灵爽最赫,祷祀辄应。里人陈嘉相以地址湫隘,倡缘扩建,丹艧卤簿靡不整肃云。

《镇江府志》昭惠庙

庙在雩山,即乌龙王庙。宋绍定四年,郡人韩大伦建,奏赐额。嘉定五年夏,旱,农人祷于庙,有凶人于龙池内捕得一蟹,焚之,随遭雷震。绍定四年,大伦鼎新,祷雨辄应。

天王庙

庙,宋诸军寨皆有之。元季存者二,明仅存其一,在丹徒县学右寨巷头。旧传唐太宗起兵,有神自号毗沙门天王,愿效力定乱,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皆祭之。

《池州府志》水府庙

庙在九华门外,旧祀楚三闾大夫,后废。成化时,神忽附于居民,指示古基,掘之果得,故石磉遂复兴之。

查城庙

庙在舒泉乡。按庙碑,神姓查,为宣池刺史。唐末黄巢乱,及泾州,神率众往击之,大败。神至其乡,解甲于岭,皆成石片,因名岭曰甲子岭。立庙祀之。

《青阳县志》协济祠

祠在县治南二里望仙墩,俗名九华庙。相传二神姓曾,三国时人。兄弟避乱入九华,没后俱显灵异,有祷辄应。宋大观四年,赐今额。绍兴以来,四封八字。嘉定间县,令许介立祠,祀之,自为记。明万历五年,知县苏万民修。左有三圣殿,右有五猖祠,后有寝室。每岁,重九县官诣祠致祭,以许公配享。

《太平府志》定江神祠

祠在采石山,即水府庙也。传闻水府神在矶下,甚灵。南唐时建庙,历朝增修。正殿材皆柏木,雕画甚工,有米芾书中元水府四字,今不存。嘉靖三十四年,知府任有龄重修,工巧不复如旧伪。吴乾贞三年,封定江王。南唐升元二年,加号济远。宋祥符八年,封顺圣平江王。嘉祐八年,朱从道建王妃殿。治平元年夏,祷雨使至,感应加号。忠祐三十一年,赐额加号。显灵后,改封威灵广护忠祐平江王。明封水府定江之神。八月十五日,有司致祭,用羊豕备物礼等,丁祭沉祝帛于牛渚矶下,岁为额。

雷神庙

庙在景山,原名德清道院,祀雷神,故名。元至正元年,徐复亨建。殿南有龙王堂,岁旱,有司祷雨于此,多应。

梅姑庙

梅姑,丹阳湖人,生有道术,能行走水上。其婿恶之,杀而投之湖中。时有方棺自上流来,盛其尸而去。后土人渔猎,即有风涛之患于水雾中,见姑形焉。巫曰:姑恶杀,不忍见渔猎也。至今,青山下有梅姑庙,今称娘娘庙者是。

《无为州志》土主庙

庙在州治小东门内,祀唐忠义袁杰也。神系郡人,宋高宗与金人战,或有禽金人者,见空中袁字旗帜,兵威甚盛,知为神助,诏封土主昭义嘉应侯,后又进封为王。今扁于楣、其祀于乡者,曰草庙,曰横庙,曰黄庙,皆是也。明万历十年,掌州事本府同知查志文,檄道士张体纯奉祀香火,仍捐俸重修。

灵泽庙

庙在大江中蟂矶山,祀汉昭烈夫人孙氏。世传夫人还省其母,居于峦江,闻昭烈崩,哀慕殒绝。今之庙,藏柩所也。宋赐额曰灵泽。舟人阻风必祭之,倪从旧有记。

薛公庙

庙在州治大东门外望日坊,一在无为乡横步桥。神每附巫祝语,事无大小多奇中远近,崇祀之。

司徒祠

祠在十字街,名茅王庙。今圮一在太平乡陆锦疃,一在周兴乡二图,一在桐城乡三图及魏家渡口。按《梁书》,神姓茅名胜,扬州人。隋时,曾阴护驾有功,封司徒,饰新庙宇。宋绍定辛卯,李全谋逆,祷于神,不吉,乃曳神像剖破之。后全被戮于新塘,肢体解散,如全之施于神者。帅守赵范撤其庙而增葺之,请于朝,赐额曰英显。后复进王号,故所在称茅王。

《浙江通志》忠烈庙

庙祀宋少保鄂王。岳武穆在杭州府,栖霞岭墓侧。初,宋孝宗即,故智果院为庙祀,王赐额褒忠。天顺元年,同知马伟重建,奏赐今额。岁春秋,祭王所作《满江红》词送张紫岩北伐诗刻石庑下。庙西有流芳亭,刻王遗像于石,寘其中。

张烈文侯祠

祠在东山巷口,墓所祀宋张宪。宪为岳武穆将,累立战功。秦桧与张俊谋杀武穆,妄言宪与岳云通书、谋还兵权,张俊鞫炼成狱,宪坐死。景定二年,追封烈文侯。正德间,知府梁材为建庙宇。

昭贶庙

庙在浑水闸南,祀宋兵部尚书张夏。夏尝为两浙转运使,筑堤捍江,杭人德之,立祠。成化间,工部侍郎李颙来治潮患,祷神而应,即旧址重建。

高丰庙

庙在嘉兴府嘉兴县东一十八里。唐评事朱自勉主嘉禾屯田,有白雀集于高丰廪,岁辄大穰,遂立祠其地,祀之。
陈山显济庙
庙在平湖县东南三十里。宋大观三年建。山半有龙湫,其上有龙母冢,旱祷即应。宣和中,赐额显济。崇宁中,封渊灵侯。明朝,去侯爵,称陈山之神。岁三月十八日祭。

孝子祠

祠祀宋曹清。旧志云:清死而为神。宣和初,尝助湖州平贼。知州王倚上其事,诏封昭应侯,建庙府治西北,赐额。今在府学尊经阁右。

土地庙

庙在归安县三十三都。世传有陈、许、辛三姓者,没而为神。邑人祀诸东林山之阳。宋建炎中,金人南侵,至庙遁去,封灵应侯。元因之明朝,去侯爵,称东林山之神。岁春秋祭。

永灵庙

庙在德清县北新市镇,祀晋镇国大将军朱泗。泗当怀帝时,死国难,诏立庙,祀之。宋绍兴五年,赐今额,封侯。岁仲春秋上巳日祭。

防风氏庙

庙在武康县东南十八里。晋元康间,县令贺循以此地为古防风之国,建庙祀之。吴越钱镠尝祷而验,封显德王。明朝去王爵,称防风氏之神。岁春秋祭。

渊应庙

庙在武康县西响应山下。相传山有碧玉潭,神龙所居。唐元和八年,令刘汭祷雨而应,因建庙祀之。宋元符初,赐今额。建中靖国元年修,元末燬。明洪武间,知县吴率正重建。岁九月九日祭。

天目山龙神祠

祠在安吉州西南五十里。祠有龙井,邑人祷雨常验。岁六月六日祭,后更以春秋祭。

禹庙

庙在绍兴府会稽山东北麓禹陵之右。旧传夏少康封庶子,无馀于越,乃立庙于禹陵。东庑祀启,西庑祀皋陶、伯益、岳牧。梁时,修庙。俄风雨大至,湖中漂梅木一株,取以为梁,名曰梅梁。宋建炎初,加葺。政和四年,即庙为道士观,额曰告成,下临鉴湖。洪武三年,著令每三岁,一遣道士斋香帛致祭,登极则遣官祭,告有司以春秋仲月祭,其礼与社稷同。天顺三年知府彭谊、嘉靖三年知府南大吉,相继重修。正殿凡七间,重檐周廊,东西有庑,中为门,门左右有屋,前有崇陛,又前有石门,其外西出为大门,东出依山之麓,为神厨、为库、为宰牲房,其内东庑之南旁。出东上至山半,有窆石亭,亭中有石,高六尺馀,旋首而丰下,相传为禹下棺石。又嵊县了溪之上,亦有禹庙,世谓禹治水毕功于此,故后人于此立庙焉。

南镇庙

庙在府治南会稽山之阴。周礼职方氏,扬州之镇山曰会稽。秦并天下,以会稽为名山,祭用牲犊圭璧。晋成帝咸和八年,从祀北郊。隋开皇十四年,就山立祠。唐天宝十载,封永兴公,以南郊迎气之日祭。宋淳化二年,从秘书少监李至言,以立夏日祀。永兴公于越州后,加封永济王。元改封昭德顺应王。至大二年,守朵儿赤修。洪武三年,诏去前代封号,称南镇会稽之神,命有司岁以春秋祭。如禹陵水旱灾,伤则别遣官告祭。

护堤侯庙

庙在萧山县东北长山。宋时建,祀漕运官张亮。亮生有奇功,殁为明神,祈祷屡应。又新林运河北有行宫,邑人以其地数被潮患,祀。侯镇之并岁春秋祭。今沿海山城水闸要害之所,多有张相公庙,传亦谓侯云。

渊灵庙

庙在宁波府鄞县东五十里、阿育王山环。庙有圣井七,而中井有灵,二旱。祷之辄应。宋元祐元年,赐额。岁六月十八日祭。

显济庙

庙在鄞县西南六十里四明山,祀天井之神。井凡三,今内有金线蜥蜴,能兴云雨。宋嘉定九年,赐额。岁六月十六日祭。

镇亭龙祠

祠在慈溪县西南百里。下有龙潭,龙窝石上有龙出入迹。岁六月十八日祭。

《杭州府志》张明府君庙

庙在富阳县北。宋大中祥符间,尝宰,是邑有惠政,民感而祠之。祠下有泉,岁旱不竭,祷之则应。

福佑庙

庙在长寿巨石洪山下,祀真人宋恭。宋咸淳四年,岁大旱,祷之,雨立至。禦灾捍患,屡有灵验。六年,请于朝,封昭泽侯,赐额。元燬。明洪武初,复建。

诸葛使君庙

庙在馀杭县南一十四里、禅山下汉河间守。诸葛琮葬于山傍。岁旱,降神于里,能兴云雨,有祷辄应。唐贞观二年,邑人立庙祀之。明洪武四年,重建。

忠清庙

俗名伍公庙,在府城内吴山之椒。吴人怜伍员之忠,为立祠。宋赐额忠。清大中祥符五年,海潮冲击州城,诏本州,岁春秋祭。康定九年,守蒋堂重建,王安石为记。绍兴三年,改封忠壮侯。嘉熙三年,海潮大溢,京兆赵与欢祷于神而息,建英卫阁。七年,重修庙宇,王安国为记。自嘉熙至咸淳间,累封忠武英烈显圣安福王。元改封顺祐忠孝威惠显圣王。正统十四年,重修。万历八年,重建。

显忠庙

庙在长生桥西。宋绍兴初建,祀汉博陆侯霍光。初,庙在秀州。宣和间,赐额。绍兴始建于杭,祷祠应若影响。嘉泰绍定间,两有反风灭火之异。元元统初,火延清湖岸焦土者,万有馀区,焚死者不可数计,神复显灵如嘉绍时,庙貌如故。民庐有赖于是,士民葺庙以答明贶。

崇善庙

庙在城北皋亭山,祀晋杭州刺史陈顼。顼会稽人,仕东晋。尝使北,羁留三年,仗节不屈。后复命,历青、扬、荆、广四州刺史,食邑钱塘海盐盐官,三县卒,葬皋亭山,因庙焉。梁大同二年,封兴善,又改封崇善。绍兴中,赐额灵惠。宝祐六年,以神见空中,慑退北寇,遂列王爵。又北良一图、淳祐桥西,亦有崇善庙,祀陈顼。

履泰将军庙

庙在西湖金沙滩,祀吴越时孙显忠。始建年月莫考。明万历癸未夏,大旱,郡守张振之率僚属士民遍祷,不雨。一夕将军降乩示以祷雨,所向且为之助。明日,遂雨。三日,庙故隘将倾圯矣。是年秋,即拓地新之,申著为令。岁夏秋仲月,令邑丞以下致祭。按《武林旧事》云:庙有天泽井葛仙翁所植虬松。将军钱塘人,仕吴越。嘉熙中,赵与欢尹京祷雨,有验,奏闻,封天泽侯,额曰敕赐孚应之庙。今额并省,牒石与欢手书天泽二字石犹存。庙左为井,虬松久废。

灵隐庙

庙在饮马桥。神姓蒋,讳通,生平性直,好善事,亲孝。宋绍兴十一年七月,端坐而逝。次年,疫作,是境无恙。有父老夜梦神衣紫横金曰:某蒋通,上帝命我护境,今疫不侵,吾之力也。于是奉而祀之。境有虎,疏祷于神,遂擒二虎。时旱,境内独有雨,民赖之。事闻于朝,赐额灵隐。

二郎神庙

庙在忠清里。神姓邓,讳遐,字应远,陈郡人也。自幼勇力,绝人气,盖当时人方之樊哙、桓温以为参军,数从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水中有蛟,数出害人。遐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自是患息。乡人德之,为立祠祀之,以其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

白泽大王庙

庙在纯礼坊。宋真宗景德年间,辽兵入寇,寇准倡议,请帝亲征。时六师所食,仰给海运,准遣中尉梁元帅专督漕运。行至海中,适有猛兽号白泽者出没海中,洪涛陡作,运船几覆。忽见空中一人,乘龙马、挥鞭驱逐,白泽趋服,洪涛顿息,粮运以全,因建祠祀之。逮后奏请,敕封土神。

周绛侯庙

庙在临平镇。晋建武元年,侯裔孙卓卜居临平,即其地祠侯。建炎中,金人犯杭,居人为栅,环庙以守,仰视旌旗,蔽空书曰:汉绛侯周勃。皆罗拜而去,自是灵异著闻,有祷必应。

昭忠祠

祠在仁和县忠清里,祀唐右仆射褚遂良。里为遂良故居,旧有祠,乡人岁祀之。明成化十三年,郡人周景请于朝,诏有司新其庙宇,入祀典,广西右参政朱镛为记。忠清里有通圣庙,即宋琼花园也。神为遂良九世孙,讳载,性行端洁,学问该博。先家广陵传织绫锦法,归寓故里,业益精。迄今里人善织绫锦,自神始也。没后,屡著灵异,里人忽见神曰:余承上帝命,以忠臣后裔,平生正直。命庙食琼花,旧园由是为立祠,题曰通圣云。

白马神庙

庙在海宁县北二里。刘拱记曰:郭北大庙有白马神最显。去冬,有杀人而亡者,捕未得。既夕宿庵东苑,梦神告曰:旦且获。既而果然拱。作记在神宗嘉祐六年。至高宗驻跸,赐祝文曰:英烈不群,捍难庇民,庙号白马。史册莫寻。海昌良工塑像,如神髣髴,而驭若无若存。有捕盗者得梦,既擒人,知畏,飨血食。几春,天子初郊典祀,遍行樽酒俎豆以祈神歆,此则引拱记言之耳。旧《万历志》又谓:宋建炎间,金师涉境,见四野兵马甚众,不敢入。民赖以安,知为白马神显圣。则又与前记不同。

朱将军庙

庙在海宁县东三十六里黄冈,祀邑人朱彝。《邑志》曰:朱将军庙有二:一在黄冈,一在袁花东。彝能拔牛尾倒行。宋治平初,溺海为神,著灵应。宝祐三年十月,敕封佑灵将军。元大德二年,以捍海立庙黄冈西,进封护国弘祐公,其庙在袁花东北者。后羽流增,饰仙真俗,因呼为天仙府。

镇海庙

庙距南城百步负郭面塘内,祀捍海诸神。明崇祯戊辰,海决,潮水高丈馀,庙内独不入,人咸异之。

周宣灵王庙

庙在硖石镇审山。侯名雄,字仲伟,新城渌渚人。嘉定辛未,为母疾走,婺源祈祐五显,回至三衢而卒。附童子言曰:五显灵侯需我辅翊,生不封侯,死当庙食衢。于是乎立庙,新城继之,初称七七太尉。端平二年,饶州表请侯。有阴捍常山土寇之功,封翊应将军。嘉熙元年,两淮表请神。有神威扬边强敌远遁之功,封威助忠翊大将军。淳祐四年,改封翊应侯。宝祐五年,加封助顺。咸淳七年,加封正烈。十年,加封广灵旧制神祠,封锡自二字至八字,止侯,兼之盖渥恩也。

杨和大王庙

庙在方兴。神姓杨,字沂中,宋人。绍兴间,赐名存中,字正甫,代州崞县人。宣和时,山东、河北盗起,存中应募,累战积功,至中翊郎。天资忠孝、勇敢,大小二百馀战,身被五十馀创,屡立奇功,群将敬服。宿卫出入四十年,最寡过高宗,礼遇殊渥。孝宗以为旧臣,尤礼遇,常呼为郡王,而不名祖。宗闵父震及母皆死难,存中既显,请于朝,宗闵谥忠介,震谥忠毅,赐庙曰显忠、曰报忠。又以家庙祭器为请,遂许。祭五世,前所无也。尝营居凤山,十年而就,极山川之胜,后献于朝,更筑室焉。又葺园亭于湖山间,高宗为书水月二字。由是观之,庙之在方兴者,必为别墅私祠。后遂封以为土神云。

《嘉兴府志》朱相公庙

庙在府东北三十六里。相传宋南渡,建炎二年,高宗夜寝,梦登紫微楼而坠。有一力士捧之,得不委地。问其姓字,则曰:秀州迁善三十五都朱六郎也。既觉体汗犹湿,乃述所梦,遣使访之。时六郎死已七日矣。因敕封为紫微侯,立祠江泾塘,至今香火不绝。

施府君庙

庙一在府西南六里,一在府北一十五里。府君宋人,名伯成。九岁为神,建立庙宇,百有馀年。至景定甲子,岁旱,里人闻人刚中等祷雨,立应。请于朝,赐今额。墓在庙中。明敕封护国镇海侯。

灵宿土地庙

庙在府西一十七里本觉寺东南。土人欲立庙,木植既具,一夕自移至此,因立庙祀焉。至今,水旱祷祠如响。

黄道庙

庙一在海盐县西南四十里鸬鹚湖上,一在澉浦镇黄道山上。宋志长墙山上,有黄道神祠,初在石帆村,因陷于海,建炎二年,僧若中迁之山。宝庆三年,都运诸大卿请庙,额称显应侯庙。庙中有神曰杨太尉,尤灵异,渡海者必祷。

昌武三王下庙

庙在桐乡县炉头村。按:宋淮海王第三子庙,在车溪九里松之西。至和元年五月,大风雨拥庙入水,漂至车口堰北四里而止。感梦于密印寺僧仲翔,告以欲迁。里人惊异,以是年月重建,故名下庙。

昌武大王祠

祠在皂林镇便民桥北。明洪武间,里人费秀二舍地为庙。世传淮海王有三子,皆有功于民,封昌武王。死后各著神异,民奉为当境土谷之神:在皂林者为大王,龙翔为二王,炉头为三王。

医灵道院

院在海盐县西南三十六里澉浦镇青山西南。《宋志》云:开熙三年,里人孟毅梦神语曰:吾闽中吴真君,当食此方,福佑斯民。晨见海中有一主,浮至毅,因舍基刱殿尊奉。士民祷病多验。今呼为真君庙,前有井水,能愈疾,人多汲之。

元坛庙

庙在嘉兴县王家坊。神姓赵,名朗,字公明,赵子龙从兄弟也。万历辛亥,工部郎中陆基恕建。上有文昌阁。

《绍兴府志》祠山大帝庙

庙在府桥东。神张姓名渤,汉神雀中人。礼斗横山,有禦灾捍患功,或云佐禹治水有功。其赛祷盛于广德州,常以二九月降,至日必风雨,有请客风、送客雨之说。不知何时流衍于越。

武佑庙

庙在萧山县北干山,旧号北岭将军庙。宋方腊陷钱塘,欲东犯会稽,其众见将军擐金甲,陈兵于西兴,江岸张大旗,有北岭字,遂不敢渡。郡守刘公韐上其事,赐今额。至正丙申,大旱,方士陈希微祷雨于庙。累日,俄降笔云:吾秦人厉狄也,与项羽起山阴,虽功,不竟而死。然有德于民,父老不忘我,俾血食于此。世代云变,湮我姓名,故以相告。至今,人遂呼为厉将军庙。

俞柳仙判官庙

庙在诸暨县东南孝义乡。父老传有姓俞者,久寓村媪家,病革语媪曰:死以两大瓮合以葬我,扛折则窆。乡人如其说,复梦俞曰:今为天曹雨雪部判官。会野火,且至烈。日中,雨雪冢上,远近异之,即其地立祠。宋绍兴初,久旱,迎神至大雄寺,祷雨有应,岁以大稔。相传神喜柳枝,邑人致祷必持柳枝以献,因名柳仙云。

柳鲍仙姑庙

庙在诸暨县东南孝义乡。庙负山带溪,景趣胜绝。父老以溪声高下卜雨旸,甚验,人皆异之。

东岳庙

庙在馀姚县大黄山。宋政和四年,通直郎顾复机舍址,知县廖天觉建。建炎间燬。市舶使史应炎舍今址,复建。岳庙在郡中各邑,往往有之,而馀姚独盛。春二三月间,每初昏无风雨时,远望有火光数点自庙中出,灿烂如星。已而跨江,南北散漫数十百点,若飞若坠,参差不定。久之,至夜分,渐隐隐向白山没,谓之神灯。如此者,几一月。俗谬传三月既望为岳神诞辰,此其下降之徵,殆近诬。然神灯则实有,殊不得,所以于是,祷谒纷纷,鞫动远近。有自数十里外,且行且拜,望庙门则拜,愈数入至神坐前,极其虔礼,乃去。乡村妇女皆出,络绎不绝,一邑殆空,豪贵因之为纵游,彩鹢蔽于江。

遗德庙

庙一在上虞县五夫镇,一在法界。神周氏,讳鹏举。东晋时,宰上虞后守雁门,念昔上虞曾游渔浦湖,遂乘白驹泛舟,全家没于水。自是,数示灵,响民立祠奉之,号仙官庙,血食甚盛。唐天宝间,僧昙德导以慈力,自是,祭奠惟用蔬茹,且愿以庙庭为僧庐。乡人孔泽、赵瑗请祷,愿迁于他所,忽大风四起,朱绂及香垆皆随风而去。二人视其绂垆所止处,闻之于官,为奏得旨,建梵宇祠堂,赐额利济。宋宣和中,睦寇犯境,有素旗之异者,乃五夫祠也。祠中藏钱王所赐紫袍、犀带及铁鞭之属。

萧将军庙

庙在上虞县东南十四里。将军秦人,讳闿。与弟闳领兵东之上虞,植金鞭于地,而自誓曰:化为黄竹,吾当血食于此。已而黄竹生焉,黄竹岭由此得名。岭去庙甚近,庙有断碑,云吴太元二年,县令濮阳兴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