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

 任我游129 2022-04-16

​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学将本病称为便秘,根据不同的病因症状有以下不同名称,“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大便秘”等等,《济生方》“摄养乖理,三焦气涩,运掉不行,于是乎壅结于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现在认为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故多分为热秘、气秘、冷秘、虚秘四种情况。《景岳全书》明确指出便秘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包括现代医学之习惯性便秘,究其机理《诸病源候论》云:“大便难者,由五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华为荣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整个过程需24~48小时,如《儒门事亲》:“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其病机主要有以下四种:

  (1)肠胃积热:为嗜酒、辛辣而致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而致肠道失润而发病。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是为本病之成,在于大肠传导失常。

  (2)气机郁滞:思虑情志不舒、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失于宣达而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成便秘。如《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愁思虑,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

  (3)气血阴津亏虚:劳倦内伤,病后产后及老年体虚,而成津亏、气虚、血虚或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云:“若元气不足,肺气不能下达,则大肠不得传道之令,而大便亦结。”血虚津枯不能滋润大肠,如《诊余集?不食不便》云:“人之大便不通,如河道之舟不行……河中水涸,舟不得行。当进以养血润肠药。”又如《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云:“由病后血气未复,由产后去血过多而大便秘结”,及《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云:“年高阴耗,血燥津竭,则大便干而秘结”。

  (4)阴寒凝滞:阳虚体虚或高年体弱则寒生滞肠,寒凝阻阳,津液不行,肠道蹇涩,失于传送而成便秘。如《诊余集?不食不便》云:“河中冰冻不解,不能行舟,……,阴结之症,非温药安能奏效。”

  二、中西医结合探讨便秘的发病机制

  如上所言,中西医都从病因到发病给与本病系统的认识,并且有暗和之处。我们认为只有贯通中西医所阐述的理论,才能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疾病的本质,而最终除疾解患。鉴于此,我们分析整理了中西医的相关论述,治疗本病的关键是要明晰便秘之成的原因,具体病位所在,对因治疗,治病求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1、粪便形成:西医认为粪便的形成,是食物在消化道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糜残渣运抵结肠,在结肠内大部分的水及电解质再被吸收,最后形成粪团,输送至乙状结肠及直肠而排出体外。这里,中医学的认识相同,是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之糟粕而为大便,主要责之于胃脾的腐熟运化功能,“胃气失降”,“脾失健运”,糟粕内停而成便秘。张仲景以胃气不能下行,列承气汤承胃气下行而通大便;以“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列“脾约”一证,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

  2、粪便排出:现代医学将排便过程说的很明确,具体来说,粪团在直肠内聚积膨胀产生机械性刺激,当其超过一定阈值时引起便意冲动,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排便中枢,再传入大脑皮质。当大脑响应此冲动,则产生一系列的排便激动,包括直肠平滑肌的推动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松弛,骨盆底肌提升腹肌与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等,最后将粪便排出体外。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