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学习书法的朋友问起,书法有秘密嘛?其实当然有,任何一门技术都有秘密,书法跟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艺术一样,有着许多的“不传之秘”,这也是为什么像中国武术一样,慢慢走向没落的原因。
很多人不相信书法有“秘密”,认为书法就是仅仅把字写好看而已,这就是不读古人书论的结果,只要你细细读一读晋、唐、宋时期的书论,没有一个书法家的论断不是围绕着“笔法”展开的,而这“笔法”就是古人的“不传之秘”。
在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当中更是明确列出了书法中“笔法”的传承谱序,从张彦远这个时代之前,能够得到笔法传授的仅有二十三而已,当然到了宋代,也有一些人通过古人的书论和墨迹,从中悟出了笔法之妙,比如黄庭坚。
对于当代人而言,学习书法从古人高妙的墨迹开始学起,而这些古人的高妙墨迹当中,往往能够透露出,古人用笔的蛛丝马迹。
在敦煌出土的一部小楷,极其精妙,全文总计1858个字,真正揭开古人笔法的“千年之秘”。
此作便是敦煌挖掘出的《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是被誉为“净土三经”之一的重要经典,因为字数不多并且文意渊深,同时又是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所译,所以被历代珍视,这篇经文讲的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这一点也与其他的经文不同,所以其价值和意义比较特殊,是大乘佛教当中极为经典的经文。
在敦煌出土的这件《佛说阿弥陀经》,乃是采用一种唐代独有的腊笺纸书写而成,与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的《灵飞经》属同一材质,能够极好地呈现出精微的墨色变化,而这种墨色变化和极为细微的笔触,便是古人书法的秘法之所在。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书写小楷的“钩画”的时候,往往会有这诸多的争议,究竟是“衄挫上行”,还是“立峰换面”,还或者是今天某位书法家提出来的“跪笔弹锋”。
其中看到古人这件作品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很简单的一个“立锋”出钩的技巧,利用毛笔的弹性提笔上行,形成的这种面目,而这种用笔技巧我们看古人的碑刻作品是完全看不出来的,很多人又会说了,不同书家的用笔能一样么?中楷和小楷的用笔能一样么?如果有着古人的书论基础,就不会这样问了。
再比如一笔简单的“捺笔”,古人的用笔都是“三过笔”,下行、顿挫、铺毫,而今人多用提按完成,这样形成的线条之感,意趣大有不同,看到这件小楷上用笔的墨色变化,这种用笔的细节便能够一目了然, 这就是为什么赵子昂说“用笔千古不易”,“得古人真迹数行,足以成家”的道理。
而今,我们将流入法国的这件敦煌小楷《佛说阿弥陀经》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细节和墨色变化都极度清晰。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欲购此敦煌小楷《佛说阿弥陀经》全卷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敦煌遗书 佛说阿弥陀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