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案例】合同存在验收条款,以签收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合理性分析

 gzcpalgvwf5dya 2022-04-18

申报材料与审核问询回复显示:

发行人组件产品无需复杂的安装和验收,以客户签收或报关取得提单作为收入确认时点,而客户与发行人的合同中存在验收约定;

请发行人:结合验收过程、验收内容、产品验收的不合格率等进一步说明将发行人客户的验收认定为例行程序是否合理,发行人收入确认的合规性、谨慎性;

回复:

公司精密组件验收过程:公司出货到客户处的产品,客户按照来料检验流程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若抽样检查符合客户的产品检验标准,客户对来料产品放行;若抽样检查不符合客户的产品检验标准,客户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将来料不良反馈给公司,公司品质部确认不良后进行退货处理。

公司精密组件验收内容:产品外观、尺寸、包装和出货资料检查。外观和尺寸的检查依据为图纸和样板;包装的检查内容包括外包装是否破损、 标签标识的完整性等;出货资料检查包括尺寸检验报告、 符合性证书和装箱单。

符合性证书(Certificate of Conformance)是公司制作并于发货时一同提供给客户的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数量、产品规格、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批次号、生产批次号、 有害物质声明等信息。根据公司与主要精密组件客户的合同约定,公司需保证每个产品中铅、汞、六价铬等有毒物质的浓度值符合法律规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公司的产品符合以上要求,公司向原材料供应商获取物料符合性声明或有害物质测试报告;同时公司对出货成品每年进行一次有害物质测试。发行人在提供给客户的符合性证书中声明产品符合有害物质管控要求。一般情况下,客户在产品验收过程中,不对产品的上述物质含量进行检测。

根据过去执行类似合同积累的经验以及客户验收的结果取得的相应证据,在实际操作中,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和条件供货并提供符合性证书,在客户验收前就能够客观地确定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相关标准,对于客户的验收内容如产品外观、尺寸、包装是否破损等也能自行检查确认,验收条件为例行程序。

报告期内, 公司精密组件产品验收的不合格率情况如下:

Image

报告期内,公司精密组件验收的不合格率在 1.00%以下,涉及金额较小, 验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个别产品存在毛边、划伤等质量瑕疵,并根据双方协商进行退货处理。报告期内,公司精密组件产品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亦不存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诉讼和仲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 中的规定:“当企业能够客观地确定其已经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和条件将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客户验收只是一项例行程序,并不影响企业判断客户取得该商品控制权的时点。例如,企业向客户销售一批必须满足规定尺寸和重量的产品,合同约定,客户收到该产品时,将对此进行验收。由于该验收条件是一个客观标准,企业在客户验收前就能够确定其是否满足约定的标准,客户验收可能只是一项例行程序。”

由于公司能够客观地确定其已经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和条件将商品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因此,客户验收仅为一项例行程序,验收条件是一个客观标准,不影响公司判断客户何时获得对精密组件产品的控制,也即客户验收非公司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公司精密组件内外销收入分别以客户签收、报关作为确认时点恰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确认合规、谨慎。

综上,公司将客户的验收认定为例行程序合理,公司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且符合谨慎性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