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谈论经络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完结篇)

 中医陈孝和 2022-04-18

昨天的时候讲了,现在咱们提的经络系统主要是从中医上筋的概念演化而来,跟黄帝内经里把经络当成血管完全不一样。

中医上筋的概念,包括现代医学上的肌腱和韧带,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应该还包括骨膜、腹膜、膈膜、心包膜、肠系膜、耳膜和眼角膜等等,一切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都属于中医上筋的范畴。

这层膜咱们都见过,去市场买肉,即使是纯瘦肉,中间也有很多白色的纤维组织,这些白色组织就是肌肉里的膜。而咱们吃的牛蹄筋,是牛蹄子上的肌腱。

中医对这层膜的认识要比现代医学更深刻。

先来讲韧带和肌腱。两者的生理结构都是类似的,颜色都是白色的,中医骨伤科就把韧带和肌腱叫做白肌,而肌肉叫做红肌。

韧带是把两块骨头连接起来,主要作用是固定关节,它的弹性是很差的。咱们拉伸是拉不到韧带的。韧带受伤主要是扭伤,咱们平时把脚崴了,其实就是把脚踝处的韧带给扭伤了。看篮球比赛,运动员跳起来落地的时候,如果被冲撞,落地站不稳,就容易把膝盖十字韧带扭伤,小腿骨和大腿骨就是靠膝盖韧带固定在一起的。

肌腱是骨头与肌肉的连接附着点。它是在肌肉的两端,把肌肉与骨头固定住。肌腱的弹性也是很差,它容易拉伤。

咱们平时会说:哎呀,昨天干活的事儿抻着筋了,今天疼了一天。这说的就是把肌腱或者是肌肉拉伤了。

再来总结一下,韧带是把两块骨头固定住,它存在关节处。关节不能前后拉伸,如果拉伸开了,那叫脱臼。韧带它只会在外力作用下扭伤。

肌腱是把肌肉两段固定在一块骨头上,它是不跨关节的。它不会扭伤,只会被外力拉伤。

再来说膜。中医对这层膜的认识,可能从解剖学上来说不如现代医学深刻。但关于这层膜的功能,中医了解更多,尤其是中医骨伤科。

这层膜是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把皮肤、肌肉、骨骼、脏腑连接成一个整体,它的边界在四肢和头部。咱们暂且叫它筋膜。

人类是从四肢行走进化为直立行走,人的上肢解放出来了,但相应的下肢要承受重量越大。由此也造成了这层位于下肢的膜更为发达,与全身整个筋膜系统的联系更大。中医讲上病下治,筋膜系统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基础。

这层筋膜虽然从体表看不到,但确实存在。如果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现在站起来,两脚并拢,身体前屈,去摸自己的脚尖,如果能够得着,说明你的筋膜很舒展,平时也不太会有颈椎痛、腰椎痛、关节疼这些问题。

如果摸不着脚尖,把现在能摸到的最大位置记下来。现在站起来,双手揉太阳穴20下,揉的幅度一定要大,现在你再去下腰,这次差不多就摸到脚踝甚至脚背了。

大家可以练习这个动作:先下腰摸脚尖十次,然后直起腰来,按揉太阳穴二十次,之后再下腰十次。反复练习,练到手心能直接贴到地面上为止。之后会发现本来头痛颈椎疼的、腰不舒服的,现在都会缓解。这叫中医上的拉筋。

再讲人体内整个筋的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它的生理作用。

大家都知道皮是长在肉上的,肉是长在骨上的。在皮与肉之间就有第一层筋膜,也叫浅层筋膜。这层筋膜组织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同时它有具有很好的弹性。

感冒,大家都知道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时候,潜伏在上呼吸道里的病毒就会侵入。

而造成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受寒受风。现代医学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不知道哪个部位最怕受风受寒。中医知道,是后背。后背一受凉,在皮下的这层筋膜会收缩,这个时候连锁反应就开启了,筋膜下的肌肉也会收缩,肌肉一收缩,固定肌肉的肌腱也会绷的很紧,那么血液循环就会不畅,造成局部缺血,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出现下降。

那么为什么会血液循环不畅呢?因为血管是在肌肉里,肌肉正常收缩舒张产生挤压,这个挤压力会推动血液运行。实际上这种肌肉收缩产生的挤压力叫什么,就是中医上的气。那么一旦受寒导致筋膜收缩,引发连锁反应,最后的结果就是气血不通了。

这个时候就会感觉颈椎、头皮、后背发紧,头痛。怎么来治呢,把寒排出去,筋膜会松弛开,这个系统重新被激活,肌肉肌腱也不紧绷了,能正常收缩了,血液循环恢复了,免疫系统功能就会正常。

所以中医上会有艾灸和刮痧的办法。艾灸是把热量辐射到人体体表的筋膜,筋膜遇热舒张,那么这个系统重新被激活,肌肉肌腱也不紧绷了,能正常收缩了,血液循环恢复了,免疫系统功能就会正常,感冒好的会更快。

而刮痧呢?是通过外力强行让体表血管扩张,让腹腔的血液往体表集中,此时外力太大,就把体表的毛细血管刮破了,它们叫出痧,也叫排毒,根本不是这个道理。此时身体产热也会增加,热量会通过体表散出去,间让皮下的浅层筋膜松弛开了。

这种方式,对老年人来说是有害的。因为老年人大多身体机能代谢缓慢,产热也主要是为了给心肺肝大脑这些重要器官的温度。现在把热量都带到体表来了,那些重要器官就会出问题了。

刮痧也不排毒,哪有那么多毒可排,它又不是直接把皮肤刮破了,血直接淌出来了。皮下出血最后还是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液循环里去。它只是一种让筋松弛不紧绷的手段。拔罐和刮痧的道理其实一样。

再讲深层的膜,在体腔里的器官都是由膜包裹,而且也是由膜固定住位置的。如果它太松弛,它会导致器官脱垂;但如果它紧张,又会限制器官的生理功能。比如胃系膜,就是固定胃的位置的,如果胃系膜松弛,那么构成胃壁的平滑肌也会松弛,胃就会下垂。包括脱肛、子宫下垂都是一个道理。之前讲的时候主要讲平滑肌这个概念,是因为筋膜太繁杂,很难讲。

前面提到,人体内所有筋膜是一体的,那么当内脏筋膜不能正常收缩舒张的时候,我们通过刺激浅筋膜和肌肉筋膜来影响到它。

典型的就是足疗,筋膜的边界在四肢和头部,通过按压脚部,脚上的筋膜紧绷,这就会产生张力,这个力会沿着整个筋膜系统往全身传递,如果恰好有个脏腑筋膜不正常,这个力就会把它拉拽,本来是松弛耷拉的状态,就给它提起来;本来紧绷收缩状态的,就把它拽开。其实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大家可以再细琢磨一下。

再来补充一下,肌腱和韧带的问题。有些时候就关节疼,去医院检查核磁共振、做ct都检查不问题出来。这是因为现代医学对于筋膜的认识不够深。筋膜收缩检查不出来,这个组织太薄了,可能很小的一个收缩就会让肌腱、韧带绷紧,但检查的时候看起来是正常的。

那么厉害的骨伤科中医,上手就能找到问题,他不用什么影像学检查,单纯的就是凭手摸,就知道你这个地方的筋是紧绷错位的。通过手法把筋膜揉开,肌肉能正常收缩了,血液能正常循环了,气血通畅了,问题就解决了。

厉害的骨科中医就是靠手上的筋活儿吃饭。但是很难学,也很费体力,半个小时揉下来真的后背都湿透了。现在到处是中医推拿的,唬人的居多,推的是肉,找不到筋。

老师把技术都交给你,你跟着他一样来做,但你还是不会。

你手上就是没那个感觉,只能靠基本功,一遍遍找那个感觉。手上功夫到了,突然有一天就开窍了,这个时候再一摸就知道哪里的筋出了问题,方向是怎么走的了。

好的骨科大夫至少需要十年,手上才能出活儿。

那些学了几天皮毛,装装样子刮一刮,揉一揉,就成了古经络传人的,纯属扯淡嘛。

这篇写的有些乱了,说白了还是不够懂,但骨伤科的这些东西又很难表述清楚,大概知道是什么,但写出来又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再总结一下,之后出一篇完整的。

这个系列会告一段落。本来想讲两三期,结果又在乱讲一通。明天咱们还是继续讲消化系统疾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