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5】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昵称56665022 2022-04-19
图片

图片 


黄帝内经原文


第十篇 五藏生成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视频同步译文:

图片
图片

第九节 诊脉要领 滑浮濇沉

第84页,“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脉色能够吻合,“可以万全”,这句话就是我们诊断的一个要领。

这是上焦(心、肺),(肝、脾 、肾)这是下焦,这是阳,这是阴。我们所谓的滑脉、濇(涩)脉还有浮脉、沉脉,中间还有滑,还有浮,这两个属于阳脉。如果是濇脉,还有沉脉,这两个都属于我们的阴脉。

图片

所以说,你用这四个字,滑浮为阳,这个涩还有沉是阴,这个我们可以区分阴阳。整个中医的系统里面,就是在分阴阳而已,说了半天,还是在讲阴阳。因为我们的胸腔里面,肺跟心是属于上(上面是阳,下面是阴),所以我们脉诊的时候,关上面就是阳,关以下就是阴。

那正中间有胃,在这个地方,有没有?我们正中间不是长了一个胃嘛?没有人胃跑到这里来了,没有那么低,对吧?胃在这个地方。有点胃下垂,也是低一点点而已,不会(低)差那么多。因为中央是脾土,我讲这个央,阴阳央,这个央,就是阴和阳交合的地方,阴气、阳气交汇的地方,阴阳合为央。

所以中央是胃气的所在,所以我们中央是土。那我们所有脏腑的正常的脉,当你去摸脉的时候,脉的形状,比如说,你摸到肝脉是弦,它的形是弦,但是它的脉的气,所谓的速度,它的力量都是很柔和的,一定要有,这代表有胃气在里面。

图片

图片

第十节 色脉合 长短脉

所以我们一定要,色脉能够合。这里岐伯提出来,所谓色脉合,我们帮病人诊断的时候,眼睛看到病人(看他的气色),手在摸他的脉,同时我们要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

当然你不用说那么细了,现在是小寒、大寒,不用那么细,对不对?不用分成24个节气,但至少春夏秋冬要知道。冬天的时候心里想,现在是冬天,应该所有的脉都比较沉一点,是常脉,对不对?那颜色比较暗一点。病人还没来的时候,你就心里想,颜色要比较暗一点,且深就是隐藏的气色,颜色比较暗一点是正常。那现在跑进来一个人,他脸是红的,你一摸他的脉,很大又浮,就知道,心脏有问题了。

那同样的病,那夏天天气很热,这种跑进来脸是红的,脉很浮大,是不是?它的色脉跟节气是合到的,我们就会做出不同的诊断。所以说做个好医生,能合色脉,脉最主要,诸位抓到的就是滑浮,遇到就是阳脉,这个涩沉是阴脉,这个比较重要。

图片

图片

第十一节 气色与灾色

在下面那一段,84页第二段,“赤,脉之至也”,这个把它分开来,因为以前的《黄帝内经》没有标点符号。赤,不是赤脉;赤,就是红色。这个脸红的人,脉来的时候,是比较洪大。

那病人“喘而坚” ,这个脉的形状很坚硬,这个“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这一段是诊断心脏。那如果说,我们遇到这种情形,按照书本上,脸色是赤的,脉是洪的,病人出现这种,脉很洪而且很坚硬的,病人有喘的现象,代表这个吃东西,饮食太过了,也是一个,这“名曰心痹”。

那饮食太过的原因就是有两种:一种是你吃的东西吃太多了,可是你很开心,也是会有这种现象;还有一种,你吃东西的时候,一直在没有专心吃嘛,一天到晚想很多事情,很多忧愁烦恼的事情,一直在困扰你,造成你在吃东西的时候,心脏力量不是很好,因为你还要花别的心思,你不是专心在吃,还要花别的心思去忧思、担忧一些事情,这个时候病邪就来了。因为你食物没有办法消化掉,变成好像是吃太多东西一样,这个症状就是面赤。

图片

如果胃没有问题的时候(你消化都很好的时候),这个心脏的红,不会露出来的。我们脸上的气色是胃气在管的嘛,现在你食物堵在里面,堵在那个心阳下不来,往上走,脸上就反映出来红色,会看到红色。“白,脉之至也”,白,就是脸色苍白的,这个脉来的时候,是浮脉,病人的脉是“喘而浮”。那我们知道脸色上面是白色的,是肺的颜色,肺色是白色的,这个病人是“上虚下实”。

我们前面讲的五色(青、赤、黄、白、黑),这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这是正常。当你内脏出问题的时候,颜色变得很强烈的时候,就是所谓的病色,简单讲就是这样子。所以你如果看到脸太红了,一点点红很好;太红了,心脏有问题。脸太白了,白皮肤女人都喜欢。那个脸变成惨白,好像枯骨一样,好像盐巴一样,就不行了。白要透着亮光。

那人可以黑呀,像油漆一样涂的黑亮,这是很好的;那个黑的像黑炭一样的,不会反光,肾脏不行,有问题。那你的脸色是发青的,你看青色的时候,那个青色就是有点蓝的,已经没有反光了,就是肝脏已经差不多了。

图片

同样是黄色的,黄色出来要鲜黄,很亮丽的;看到很暗黄、枯黄,这是脾燥。基本上的概念是这样子。那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人吃的食物以后,到了肚子里面以后,从小肠生化,化生成五种营养,我们跟西方的医学不一样,什么维他命啊、高蛋白啊,我们不谈这些,分成五种颜色的营养,青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这五种营养,分别受纳于五脏。

你那一脏出问题了,这个白色的营养,该要进去肺的进不去,对不对?那没办法跑啊,可是营养还在那边,肺又不收对不对?要给你肺,肺又不要,只好上浮到脸上来了。脸上是胃气的所在,所以你会看得到肺的原色。病人出现这种情形的时候,“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这种病得到,是喝醉酒以后,强力去行房,造成这样子。

如果你要真了解这里面的东西,你再了解一样东西,正常的肺气是主肃降,也就是说,气主肃降。所以肺里面的营养到头来,用完以后,会进入我们的肾脏,金生水嘛,就是正常的肃降。如果不能肃降的时候,它会停在上焦里面,就造成喘。本来应该气要往下走的,下不去,一吸气他就会喘,一吸气就会喘,所以是“上虚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