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十人九胃病”?

 人老颠东 2022-04-20

胃病为什么越来越高发?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饮食不节;二是肝郁气滞。本文细加讨论。

俗话讲“十人九胃病”,其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几乎都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患上胃肠疾病。

那么,胃肠病的发病率到底有多少呢?有数据显示,中国有1.2亿肠胃病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就占了30%。

我们再来看看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最新发布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趋势及处方偏好调研”数据。数据显示:消化道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67%的医生观察到23-34岁的患者比例在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且这个比例在一线城市更高。

我们一般都认为,胃肠病应该是老年人的事情,但现在这一观念亟需改变。事实上,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年轻人面临的胃部受损因素越多,越容易罹患各种胃肠疾病。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其胃肠疾病高发呢?有学者分析认为,胃肠疾病高发有三大元凶。以下从中医的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则,不“适度”的饮食最伤胃

现代医学认为,所有胃肠道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是胃肠道黏膜损伤。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因素很多,包括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或食用过热、过冷或过于粗糙的食物等。

简单来说,就是“病从口入”。要想预防胃肠疾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不宜滞。若因过食肥甘,可致湿浊内蕴;或多食生冷,则寒积胃脘;或暴饮暴食,或饥饱失常,都会导致胃气阻滞而患病。

我的建议是,尽量清淡饮食,且尽量多素少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脾胃主运化水谷,若五谷过重,就容易消耗脾胃的阳气,造成脾胃变弱。且肥甘厚腻以及辛辣煎炸烧烤等食物最容易碍滞脾胃,进而导致脾胃主运化的功能下降。

粥最养胃,慢性疾病以及大病初愈的人群建议多喝米粥。因为此时人的胃功能特别差,喝点粥可以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能避免加重胃的负担。

有人担心,若喝一大碗粥会导致胃扩张,进而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反而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我的观点是,不必完全以粥代食。建议每餐喝点米粥,既可减少营养的摄入,又可养胃和胃安胃。

那么,辣椒能不能吃呢?我的观点是,能吃,若习惯于吃辣椒,那就继续吃。否则,建议少吃或不吃。川渝地区人民天天吃辣,但胃病和胃癌的发生率在全国是最低的,为什么?我的观点是,因为辣椒性辛热,能燥湿通阳,可以排除体内郁滞的痰湿、水饮、浊毒等代谢产物,无疑难对于健康是有好处的。当然,从来不吃辣的人群若突然吃大量的辛辣食物,胃肯定受不了。

大蒜也是这个道理。据报道,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山东,长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个县中,第一位是山东苍山县,那里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但需生吃,或剁成蒜泥拌凉菜吃。为什么生吃大蒜能防癌呢?我的观点是,因为大蒜辛温,能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能合胃中阳气通畅,则痰浊瘀邪不能积聚。

生活中所见,有的人从来不能生吃大蒜,一旦生吃会引起剧烈的胃痛。建议就不要生吃大蒜了。至于已经习惯于生吃大蒜的人,建议继续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这样既有助于防癌,亦有助于宣阳养胃。

一般来说,越是疲惫,越是劳累,越要吃的清淡些。因为此时气血不足,需要脾胃多多化生气血,就要调养脾胃。过吃厚腻食物或吃的太饱,就容易消耗脾胃阳气,造成气血更弱,人更疲惫。

二则,过大的压力及焦虑情绪会伤胃

有数据显示,近八成胃肠疾病患者的精神压力较大。今时正逢疫情防控,许多人面临着小区封控,居家隔离的情况,此时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

从中医来分析,焦虑、紧张都属于负面情绪,会导致肝郁气滞,进而会影响胃的生理功能,造成胃病。

细而论之,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又主疏泄,既能调节人体的情志活动,又有分泌胆汁,协助脾胃腐熟运化的作用。若情志失调,或抑郁,或恼怒,或各种压力、紧张、焦虑,就容易导致肝气不舒,且疏泄失职。这时就容易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常而发生胃病。

我在临床观察到,不少胃病患者都存在着长期的心理上的压力或紧张。这也提示我们,要想有效预防胃病,就一定要尽量保持良好心态。简单来说,就是别紧张,别焦虑,多放松。

有研究发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其胃肠疾病发病率更高。显然,这与一线城市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密切相关。生活中所见,压力大的人群最容易出现肝郁气滞,肝旺则胃弱,从而诱发胃肠疾病。

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意味着人们将承受更大的压力,那么胃病的发病率还将上升。我的观点是,适度的压力有益于个人进步。而且,我们也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若压力过大,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抗压能力,并且开始造成胃病时,那就要充分认识到过大压力的危害,及时缓解压力。

三则,幽门螺杆菌是胃黏膜的“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有西医专家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意识,对于个体来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必须要及时根除。否则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持续损害,继而导致胃部炎症,很难恢复和控制,甚至逐渐发展成溃疡,日积月累形成肿瘤。”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则认为,大可不必过于忧虑。生命是一团正气,中医治病以正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关注正气远比关注邪气更有意义。即使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如果暂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我们完全可以不必理会,当然也就不用急于各种杀菌灭菌。毕竟,在用西医的四联疗法杀菌灭菌时也容易伤损人体正气。

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且产生了不适症状,比如口臭、反酸、嗳气、常感饥饿、上腹疼痛,或见逐渐消瘦时,就要及时治疗。我的建议是,首选中医。中医完全有办法消除这些不适症状,而且还完全不伤正气。

有专家认为,要想降低胃病的发病率,就要彻底杀灭幽门螺杆菌。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赞成。一切当以正气为本。养正才是预防胃病的关键,而不是杀灭幽门螺杆菌。当然,在生活中养生使用公筷的意识,拒绝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病极有好处。

我从临床来观察,感染幽门螺杆菌固然与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事实所见,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并没有不适症状,并且也不认为自己患有胃病。但不管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时胃病越来越高发。我的观点是,要想预防胃病,就一定要以正气为本。一方面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注意调畅情绪。做好这两点,对于预防胃病极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