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易经】李宝臣:加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附视频)

 文字友情 2022-04-20

云南旅游票详情点这里

  作者:李宝臣

先师孔子有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篇》)李氏云:“如果一个人把《论语》研究得很透,但却没有透过《论语》对孔圣人进行深入解读的话,我们注定不会十分明晰此言的深刻内涵。”

其实,孔圣人所言者之“大过”乃《易经》中之《大过卦》,即《易经》中第二十八卦。其基本卦意为“过”矣,或言《大过卦》之要义乃言过犹不及之道。即云做事情不可以或不能够将力气用尽,而应当有所保留。《礼记》云:“傲不可长,乐不可极,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或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所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或问,孔圣人穷其一生推广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甚至到了衰朽之年还远离故土,四处周游,最后落得个“丧家之狗”的美名。何为如此?究其原委,或缘圣人亦有自迷。在那个礼乐崩溃的时代,以孔子一己之力是无法恢复周公之礼或促成天下大同的。或因如此,当古稀之年的孔子对政治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才开始研究《易经》,并且近乎哀鸣般地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这清晰地说明,孔子在经过了一生的寥落之后,才真正明白了《易经》的巨大价值,且通过对易理的解剖,反思自己的言行与当时社会的环境是否匹配的问题。或许还回忆起他适周请教老子时,老子对他所说的话。


据《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当孔子拜见老子之时,老子已经对孔子说得很明白了,告诉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但是,孔子当时毕竟年轻气盛,尽管他很欣赏老子思想的深邃,但并没有按照老子说的去做,只是在六十八岁的垂暮之年才回到故土,并且发誓不再染指政治而专心删《诗》、《书》,做《春秋》,补《周易》的时候,才开始对自己一生进行全面地反省,更是阴差阳错地把自己列入了《易经》三圣的地位。

或问,《易经》何以有如此神奇之功?它又是一部什么书呢?

问题或很简单,但它却把诸多的文士或冒充易学大家的骚客们呛个半死。因为,若给《易经》这样的神书下个明晰的定义确实困难。我们可以说《易经》是一部书,它也确实是一部书,一部伟大的书,一部描写氤氲宇宙的书。谁能把宇宙说清楚,中国古人乃至西方先哲都曾经认为天圆地方,或所谓的“地心说”。这种学说的主要坚持者是古代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

到了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又提出了“日心说”,即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开普勒、伽利略又进一步强化了太阳中心说的观点。进入二十世纪后,两个年轻的美国科学家在无意中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加之取代过去光学望远镜的射电望远镜的广泛使用,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假说得以成立。人们发现太阳系不过是茫茫银河系的一个小点,是称为大熊星座的一个小星系而已。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就连银河系也不是中心,比银河系更大的星系多到无穷无尽。但这种观点同样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时至今日,宇宙到底有没有中心仍有待证明。


宇宙的中心到底在哪儿?没有人说得清楚。宇宙有没有中心似乎也说不清楚。而《易经》这部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形而上与说不清楚。也正是因为说不清楚,才使得好奇的人类总是处于探索的冲动中。

我们说不清楚《易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但是终归要有人试图说清楚,尽管可能带有诸多的主观猜测。

本人研究《易经》,总不能不给《易经》一个说法吧?由是窃先贤之智果,再造些许文字,遂成窥牖之见。

一、《易》:天道与自然的原始思考

研究《易》学一般都是先从伏羲开始,言伏羲乃《易》学的始作俑者。其后所有之《易》皆以伏羲之发现为滥觞。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刻有文字的灵龟,伏羲据此画出了“先天八卦”。他之所以把这一自然现象记录下来,或许想让人们通过自然现象认识天道,而后找到适应自然的对策,这无疑是人类远古时期谋生欲望的表达方式。因为伏羲时代的人类并没有今天人们改造自然的狂妄之念,他们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天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人把伏羲归结为道家之列。因为,道教宗师老子在他洋洋洒洒的《道德经》中几乎处处都流露着人要顺从自然的命题。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最基本的自然观。《吕氏春秋·季秋季·审己》也说:“凡物之然也,必有故。”皆云人类是被某种神秘的规律在左右着,并且认为,人只有尊重规律才可以存在与发展。

晋朝王弼在注《道德经》时也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王弼注老子二十五章》)这些都是在说人要尊重自然,自然就是“道”。只有尊重了“道”,才有可能成就“道”。伏羲最早的发现就是“道”,即八卦或河图。正是这些“道”给他的启发,才有了后来的造琴瑟,作书契,事结绳,造网罟,教佃渔,并且创作了《驾辨》之曲。

就生存方面而论,伏羲也确实尊“道”而行。他为什么从天水(今甘肃天水)来到新市(今河北新乐)?我之揣度是,当地人口的增加,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于是他就带领一部分人走出来开辟新天地。人类在新时器时期,逐水而居更易于生存。哪里有水就意味着生存条件更好,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食物。伏羲所以从天水来到新乐,其基本选择就是这里有水和粮食。而新乐之于天水正是水的下游,要比天水有更多的水。而后又到陈(今河南淮阳)也是如此。因为淮阳处于黄河下游,很多地方仅仅高于海平面50米,无疑有更多的水,有更多的生活之资。


作者书法作品欣赏

是故,我们在研究《易经》的时候,可以从研究伏羲开始。他所发明的八卦并不是说有什么创造,而是一个智者对天道的记录。极言,伏羲之时并没有什么《易》的概念,只不过是一种处于生存的困惑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是把渺小的人类放到了宇宙这个层面,它对人类的启迪意义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宇宙的刍狗。

故言:伏羲之《易》者,乃天道与自然的原始思考。

二、《易》:寻求解脱困境的预知

殷商末年,周文王(公元前1152—公元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在被关押期间,每天在囚所里无事可做,唯一期盼的就是何时能够逃脱。于是,他就开始把原本象征自然规律的伏羲八卦、河图以及大禹时期的《洛书》运用到推演世事上来,我们将周文王之所为称之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其后,周文王又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

可以这样说,周本是一个部落,建国于岐山(今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其始建者是古公亶父。他自己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却很聪明,认为自己的孙子将会很有建树。但这个孙子并不是长子泰伯的儿子,而是三子季历的儿子。按照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俗成的长子即位的规矩,非长子不可即位,非长子之孙当然也不能得到王位。长子泰伯很聪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于是就和二弟仲雍一商量出走了。古公亶父就顺理成章地把王位传给给了三儿子季历,而后再按照长子继承的规矩把王位继承给姬昌,称西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周文王)。孔子高度赞赏泰伯的德行:“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第八》

姬昌即位后,由于积德兴义,颇受百姓欢迎。崇侯虎就在纣王面前告密: “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史记·殷本纪》)

正是姬昌等待纣王如何处置他的过程中演绎了《易》。(或云这个时候才有了《周易》的概念),即《史记》上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

应该说姬昌在推演《易》的过程中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因为八卦之间卦与卦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转变规律,都让姬昌从更深的哲学、辩证、福祸相依的关系上通晓了否极泰来的道理。他没有因为自己被囚禁而失去成功的信念,而是通过演绎《易》,更加确定了潜龙早晚会腾飞,从而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当他脱离纣王的虎口之后,便迅速回到自己的领土,蓄势待发,在政治、经济、人心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之后,到他儿子姬发(周武王)即位之时,很快就灭掉了纣王,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周王朝。(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是故,我们在研究后天八卦的时候,可以进入到技术层面。利用《易》判断世事、分析前程、确定或调整自己的行为轨迹,以保证在一生中尽量地不犯错误,最起码少犯错误。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全篇


作者简介

李宝臣,1961年生人,著名学者,《论语》专家,诗人,书法家,策划专家。熟读圣贤书并侧重于高度应用,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


主要著作:

《论语商释》(上下册,广陵书社出版)。

《易经商释》(广陵书社出版)。

《并非荒诞的理论——献给雄心勃勃的老板们》

《正版西游记续集——猴氏公司》

《企业家通论》

《现代保险通释》

《中外广告妙语点评》

《一个策划大帅的奇思妙想——黄粱二梦》

《李游天下》

《李宝臣评点历代吟酒诗》

《滚滚红尘裸想曲——现代乌托邦》

《自信人生参未透》

欢迎观看相关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