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桂林 | 春之三味

 聚力阅读 2022-04-21
总第1642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这个春天,大自然依然是很慷慨的。它不但为世界带来了姹紫嫣红百花齐放,而且还为我们人类奉献了不少的野菜美食,更为处于疫情期间的人们带来了生命的绿色。在那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绿色里,蕴含着我最为喜爱的几种野菜。我称之为春之三味。

我喜爱的第一味就是荠菜。宋代大文豪辛弃疾在词中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是的,在农村的野外沟边,毫无疑问,冬去春来,最先绿的就是荠菜。这荠菜在过去的灾荒年里,是穷人们用来度荒年的。而在今天,则是春天里人们居家一道不可多得的绿色佳肴。我在淮北插队的时候,每到春天,在和风细雨的日子里,那些个婆婆、媳妇和娃娃们,挎着竹篮,提着小铲,互相吆唤着在家前屋后挖掘荠菜,成为了农村早春一道秀美的水墨画。

中国早在公元300年前就有采集野生荠菜食用的记载。它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除了野生的,后来还用人工栽培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有些人还在的阳台或花园里种植几盆荠菜。发芽后的荠菜绿油油的绝无污染。生长期四十天左右即可。是家庭及酒家之喜爱品种。淮北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则是在清明节时用荠菜煮鸡蛋。那滋味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再就是荠菜包饺子了,如果里面加点肉馅那就更美了。那煮出来的饺子,带着三月花的芬芳,四月露的清冽,咬一口,连空气都含着清香了。

除了荠菜,春天的第二味我觉得当数香椿了。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其性平,味苦、涩,归肝经、胃经和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美容养颜的功效。老百姓叫它香椿芽,又叫香椿头、香椿尖,被称为“树上蔬菜”。

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树开出淡紫色的芽来,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有着任何蔬菜所没有的独特香味。掰下一把放进开水里一淖,放进豆腐一拌,就是极好的下酒菜。倘若加鸡蛋下油锅一炒,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老乡们说“香椿炒鸡蛋,鱼肉都不换”。

香椿晒干后吃法和新鲜香椿一样,凉拌、煎炸炒皆可,如凉拌干香椿、干香椿红烧肉、干香椿煎鸡蛋、干香椿拌豆腐等,只是干制的食用前有个泡发的过程而已。现在淮北地区有些地方将香椿腌制成罐头,吃起来脆脆的,很有口感。已经晒干的香椿除了做菜当配料之外,可以将其直接用温水泡开之后当茶饮还可以用来泡茶水,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 

 

树木开出的花朵能食用的很多,比如葛花,比如槐花等等。也能做出花样繁多的汤和菜。但另有一种酷似古钱币的树叶我却对它情有独钟。那就是榆树。这是我喜爱的春之第三味。榆树的叶子叫做榆钱。因为榆钱和余钱谐音,有年年有余钱的寓意所以极受老百姓的喜爱。别看榆钱小小的,但是在以前这可是救人的良药和粮食。我插队的有一年,正值春荒,我和乡亲们一样就用这榆钱蒸熟后拌着蒜泥当饭吃,硬是挺过了饥荒之年。那些年,每当出现饥荒的时候,村里如果有几棵榆钱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就可以安全的度过本次饥荒。

榆树原产自我国,榆钱我们经常用它做成美食。其实榆钱更是一种欣赏植物。每当春风袭来,金黄色的榆钱挂满树梢,不认识的人以为是秋天来临,但实际上却是意味着榆钱已经成熟。将采摘来的榆钱洗净拌上面粉,放到蒸笼上蒸,不一会儿便会清香满屋。

如果说春之三味哪一味最好,我最喜欢的和难忘的就是榆钱了。小小的榆钱因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曾经因为它是救命的粮食而被广泛食用,后来是因为美好的寓意而被人们喜爱,现在是因为爽口的味道被我们制作成佐餐的美味,更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伴我度过了插队时的一段难忘岁月。

春之三味,弥漫了乡村四野。它一年一度,生生不息,永远留存在岁月的回味里。


作者简介

许桂林 上海知青。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集《永远的记忆》《往事迷茫》《两个世界之间》。发表电影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数百万字。作品多次获各类奖项。

往期精彩回顾



许桂林 | 今夜的月色(外一首)

许桂林 | 缝缝补补的日子

许桂林 | 唐河边的秋

许桂林 |  茅窝子记忆

许桂林 | 记忆在茨淮新河

许桂林 | 梦里炊烟

许桂林 | 弄堂口的小店

许桂林 | 感受苍茫

许桂林 | 从远古走来的神龙溪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