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场

 木木在延吉 2022-04-22

那个时候还有人民公社,公社下面是大队,各个大队下面还有小队,一起劳动的人民都叫社员,以一个小队为单位,社员们集体参加劳动。

秋收之后,最重要的劳动就是打场了。打场,就是社员们集中在一起,在生产小队的场院里把秋收后的粮食进行脱粒。

打场之前,社员们要对场院的土地进行平整,套上牛马车拉着大石头碾子在场院的空地上来回的压,条件好一点的小队也会用拖拉机拉着石碾子压场院。如果是上冬了,也有的小队会直接在场院的空地泼上水冻成冰。

要的农作物就是小麦、黄豆、水稻和苞米。前三种作物是用机器打,打麦子和打水稻用的机器差不多,叫拦草机还是什么名字,有点忘了,主要的部件是一个木杆制作的圆桶状转动桶,中间有间距,木杆上面镶嵌铁丝状的利器,由机器带动进行快速转动。四五位社员站在机器前向桶子上递小麦或水稻,利用桶子上转动的铁丝状的利器进行脱粒,这种工作也分几大块,站在机器前的人员是主要的劳动力,辅助的劳动力,一部份是站在粮食垛上用铁叉子向下挑农作物,由其他人员运到机器前,另一部份是把脱粒后的作物秸秆运走再码成垛。打黄豆相对原始,很多时候是把黄豆铺在场院里,然后由牛马车或者拖拉机拖着石碾子来回的压,后来也有用机器打的,不过,社员们说那样打出来的黄豆浪费的多。苞米就更原始了,那个时候主要靠人工,一帮社员,主是是劳动妇女围在一起用手一棒一棒的扒出棒子,然后再用苞米穿子一棒一棒的脱粒,后来好像也有了打苞米的机器,不过印象不深了。

脱粒后的粮食堆在一起,社员们还有道劳动工序,叫扬场。利用有大风的天气,用木板掀子,把打下的粮食颗粒高高的扬起,利用大风把与颗粒混在一起杂质吹跑,重量大一些的颗粒落下来,再用筛子过滤一下,把扬场扬不走的杂技选出来扔掉,剩下的就是纯纯的粮食了。

那个时候打场的效率不是很高,有时候还要晚上加班,叫大会战,场院里点上二百度左右的大灯泡,社员们打场一打就是二半夜,小队有时为了鼓励社员,也会在半夜里煮上一些大豆腐啥的送到场院当夜宵。也有自发的,你换几块豆腐,他拿点大葱大酱啥的凑在一起吃一顿、喝一顿,社员管那个叫打平伙。

也不总是枯燥的劳动,大家在一起也会有文娱活动的,或者知青们,或者年轻的社员,在劳动间隙会唱唱歌,跳跳舞,干劲也是十足的很。

打完场的场院里堆放的草垛,一下子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胆大的爬上高高的草垛往下跳,更多的是聚在一起玩钻洞,最喜欢的是麦杆堆成的草垛,松松软软的,用手抠出洞来,上面有时也压上木板子或者木杖子,然后再堆上草,作成洞子,一个一个的小朋友在里面来回钻着玩,模仿着《地道战》电影里的情节。

直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政策的出台,人民公社变成了乡(镇),生产小队也变成了村民小组,土地都由家庭承包了,这种社员集体打场的场面就渐渐消失了。

变化了的是,农民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秋收、打场都是机械化了,时间上也提前了许多,不到十一月份,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把场打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