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往事漫忆(7):1961年国家为稳农三''箭''齐发,精中''靶心''

 罗维开 2022-01-30

​文/罗维开

1961年,党和国家为稳住农业,迈出历史性的三大步,使农村形势得以好转,至今使人难忘。

一是解散公共食堂;二是及时调整农村的经济体制,农业的分配格局改成''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三是分给并允许农民经营少量自留地。

对农民来说,这是救命的举措,对国家来说,这是腾飞前的夯基。

1958年至1961年,由于小社(农业社)并大社(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每个公社由十几个农业社组成,生产资料和粮食可以无偿互调,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造成了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极度低落,——这也许也是当年粮食发生极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口号是''放开肚子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大环境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大批的农民被抽调去''大炼钢铁'',留下来的农民在田里''放卫星'',上报的亩产是上万斤,甚至是五万斤十万斤,社员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提着灯笼在田间开夜工,其实只把灯挂在田中央,人都钻在稻草丛里睡觉。只要有灯亮着,公社干部们远远能看到就行了。

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这样的,农业产量只是一级一级虚报上去的,谁不虚报,就被插白旗批评,谁虚报,就被插红旗表扬。

一年折腾下来,粮食发生了极度困难,浮肿病人随处可见。

1961年,党和国家终于做了开头讲的三件大事,这三件事将永载史册。

1961年,解散村村都有的公共食堂后,国家同时发文,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把分配格局改为''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也就是说,一切经济核算,以生产小队为单位,除了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征即交公粮,购即卖余粮),完成生产大队和公社的相应摊派后,生产小队的收成,由生产队内的社员分配共享。

那时候的生产小队,大则五六十户,小则二三十户,克服了因''一大二公''所造成的消极怠工,因为生产单位小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在田里劳动,都能互相监督,人人都心里清楚,粮食是靠勤劳出来的,不是靠虚报吹牛能从天上落下来的。改成生产小队为利益分配的基本单位后,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当年起,粮食亩产量就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不少,且每年递增。


在及时调整经济体制的同时,国家又下发文件,解散当时的公共食堂,改由农民各户自行开火做饭,并允许分给农民少量的自留地,广种蔬菜杂粮以解决主粮不足。自留地一到手,农民本能的勤劳得到了大释放,每每生产队集体劳动收工后,在自留地里继续劳动到天黑了还不肯休息。几个月后,蔬菜杂粮渐渐多了起来,人们虽然面有菜色,但浮肿病者却明显没有了。更喜人的,城镇的集市也活跃起来了,农民的勤劳,使城镇居民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


现在回想起来,及时调整经济体制和允许农民经营少许自留地,小而言之,拯救了农民,大而言之,拯救了国家。

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农村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但它始终冲击不了''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经济体制架构。红卫兵和造反派,再怎么折腾,也深入不到生产队,因为大家知道,民以食为天,自己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以''革命''影响生产,社员们从心底里就不答应,甚至出现这种情境,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大队长,夜里接受造反派的''批斗'',白天却坚持在田间带领社员抓粮食作物的生产管理。各生产队的队长,都视搞好本队生产为正事,大批判什么的,与我无关。村里的造反派们,当然也知道吃饭的重要性,所以虽然''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但对生产队长们,却奈何不得。农村文革,为什么冲击波始终进不入生产队,其中经济核算中''队为基础'',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十年文革,中国基本的粮食供应始终稳定,农村的生产队的生产稳定起了关键作用。现在想想,要是这场动乱发生于''一大二公''的1958年至1960年期间,其结果使人细思极恐。


1961年农民允许经营自留地的历史作用,也是十分伟大的,笔者甚至认为它是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预演。

当时自留地一分下,农民所有的自主劳动积极性大释放了,自留地绿了,荒芜得没人打理的杂地被开垦后也绿了,市场上农产品多了,交易活跃了,价格也便宜下来了,农民的口袋里也有些零钱了。——它使人们看到了自主劳动带来的好处,为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准备好了心理上的条件。而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的自主经营劳动力能自主流动,又为中国实现工业化释放出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国家的经济腾飞立下巨大功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