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西方的智慧

 书虫小记 2022-04-23

罗素的简版哲学史。罗素一贯以文笔著称,也难得一个数理逻辑如此精深的人,能有如此杰出的文笔。这本书有个很著名的题献——献给毛泽东。也就是罗素写给毛泽东看的简明西方哲学史。

哲学史是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开始看,记得看的第一本是李秋零先生的《世界圣哲全传》,震撼之至,寝室熄灯后,到厕所旁边的灯下看。第二本是大二时期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算是第一次系统接触国学。第三本是大三时期的《苏菲的世界》,没想着哲学的东西还能这么写。

第四本就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大四实习期间,还记得拿着这本哲学史,一个人在广东韶关凡口没有电的小村里,溪边树下看上一整天,罗素这个本子看了两遍。第五本是后来研究生期间读的北大出的影印英文版《西方哲学史》,用英文做笔记,练就了当时非凡的英文水平。第六本是工作之后,开始读的黑格尔的五卷本《哲学史讲演录》,这套书没有读完,一次搬家过程中,遗失了第四卷和第五卷。第七本是帕尔默的《看,这是哲学》,最新的西方哲学史版本。

其实,哲学史这类书籍,没法写出读后感,因为读哲学史与正规上课无异,确实就是学习和复习,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这么二十年来的哲学史读后感。

最早应该是黑格尔发问,后来罗素顺着他的路子也问,研究哲学,为什么要从哲学史开始,而且,哲学史究竟是什么?

我理解的哲学,就是运用理性,通过语言、概念、逻辑等工具,分析解释有关宇宙、人性、主客观认识和价值的学问。按照出发点和对象之不同,有本体论(解释世界之本源是什么),认识论(主体与客体是如何互动的,主观如何可能反映客观),方法论(主体认识客体的方式途径)。

哲学从根源上来说,并不复杂,就是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所有事物带有根本性的认识,都多问一个为什么,并试图用理性思考的方式来获得解答。不是把根源一切都交给神(宗教),也不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穷究具体某个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科学)。

哲学的主要工具不是仪式和经文(宗教),也不是仪器和测量(科学),就是语言、概念和逻辑,主要就是“想清楚”,同时呢,想清楚之后要用相对系统和标准化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能够让其他人明白你的思路

哲学史是什么呢,哲学史就是对历史上进行过哲学思考的人,对他们如何思考,思考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怎么得出的,这些个历程做一个梳理和归纳。把历代著名的思想家们,他们的主要方法,提炼的观点,集合起来,试图看出里面有怎样的“思维规律”或者“精神规律”。

黑格尔比较神,他认为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都是一股神奇的精神的载体——即他的本体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股来历很神秘的精神,我们只不过是这个精神驱使下,要达到精神想达到的目的的工具。要认识这股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系统考察历代思想家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以及思考了些什么问题,从这些线索中,可以探查到这个神秘的精神,到底想干什么,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去年敝号随笔《精神现象学》,实在太复杂,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翻回去看看。

所以他非常重视哲学史研究,他认为这是“上帝”留给我们探知“世界到底为了什么”的线索。当然,他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诸如世界本源乃是这个精神,精神通过不断的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演进,不断进化。你仔细想想,其实这都是他研究哲学史的自然结果。

到后来十九世纪哲学的现代化发展,就明确了,通过研究哲学史,搞清楚前人关注什么问题,如何思考,用的什么方法思考,得出什么结论这些,一是能训练自己的缜密思维,二是能扩大自己的世界视野,三是能增加看问题的视角。看了这些,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想过那么多的事情,原来世界和生活的模样并不是我平常所以为的样子原来独立思考是一件很昂贵的事

中国有没有哲学?乍一看是个很傻的问题,怎么会没有呢,不就是思考嘛。其实,按照西方哲学理路来看,中国传统国学中还真没多少哲学的东西,为什么呢?第一是我们的祖先思考的问题不一样,不像恩培多克勒、安纳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这些人,都是从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我又是什么,这些角度来设定问题,然后开始推演。

我们的祖先考虑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做一个怎样的人,其二做人和做事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社会化程度太高了,只考虑怎么适应社会,如何让自己舒服,让别人舒服的问题。我们的祖先认为,天、地、人这些东西是已经存在了的,就不要探求什么来源什么本质了,你认了就可以了,真正要解决的,乃是怎么活的问题。——用西方体系的话来说,我们注重实践理性,即思考如何行动。

三百碗粉店

你看早期的《周易》,《洪范》乃至三坟五典这类,不管是不是真的吧,关注的问题都是社会生活的方法和规则。有一点方法论意思的《周易》,其实也就是一部决策方法集,其它的著作,基本都是条条规范和断言,不是去讨论、推演得出个啥结论,而是直接告诉你该怎么着。到后来的孔孟,老庄,也都是这个理路,只不过是活的方式不一样。

要说哲学味道足一点的,还真是到了一千年之后的理学,即从周敦颐、二程、朱熹开始,一直到吕祖谦、陆九渊,这些人在儒学道统精细化发展之后,开始在本体论、认识论方面,给儒学增补内容了

也就是说,我们早期绕开那些艰难的,看起来没用的问题,直接走社会发展道路,其实并没有节省多少力气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了瓶颈,发现祖先给我们设立的那些智慧不够用了,还得从头做起。中国传统一直都喜欢从历史里,从上古时代的典籍里找模式,找典范,其实在深一层次看来,说明过去的智慧其实已经不够用了

这个道理,陆九渊说得很在理,他认为,既然你们老说天、人是合一的,那研究人,为什么不能从研究天开始,同样也可以反过来(这里的天与世界是一个意思)。你把格物问题做好了,同样也就弄清楚心的问题了,因为他们本是一体的。

我们从同期一千年里,西方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路子就可以看出这个端倪。大家一开始思考世界本源,人如何认识世界,这些看似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远的事,其结果就是习养成一种理性思考和逻辑组织的思维习惯

这反映的是欧洲人对世界及社会问题的执着心态,包括到后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宗教兴起,即便以宗教来解决这些本源和来路出路问题,他们也照样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组织起了宗教神学,所谓的中世纪黑暗,从来没有遮蔽掉人类理性思考的光芒,却形成了执着信仰与理性逻辑的奇怪混合体,这种混合体到十四五世纪,随着欧洲人航海技术拓展,视野的开阔,演变成了均势思维和规则信仰,所有人上至国王,下至海盗,都得遵从一定的规则行事,对任何势力都要加以限制,保持均衡。从而形成了西方社会的一些基本组织法则。

有意思吧。

西方哲学的大致理路,也是遵从了一个从大概而粗放,逐步走向精细和精确的路径。从希腊哲学的本体论,即关注世界是什么,逐步走向宗教经院哲学,世界、神、人之间的关系,再走向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最终从本体论转变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人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

我想,一个人的思想成熟过程也是这样,从好奇天空、海洋、山峦怎么会在那里是那个样子,逐步进化到天空、海洋和山峦是什么,与我有什么关系,再进化到我是怎么知道那是天空,那是海洋和山峦,我怎么知道我看到的就是在那里的呢?

也就是说,西方哲学到了近代以后,从关心宇宙是什么,过渡到了我们是如何认知、认识的,这才叫到了成熟阶段。促成这个转折的关键人物,应该就是休谟和康德。他们开启了一个转折时代,即从关注世界,到关注人自身。我们是怎么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世界真实的样子吗?随后,一拨人发展到了不可知,一拨人发展到了认知理论,一拨人则发展到了语言分析和结构分析。

西方是从不相信眼见为实开始思考的(negtive),中国是从眼见即为实开始思考的(positive)。

语言分析这一路最有趣,维特根斯坦、索绪尔们干脆认为,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人的语言问题,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集合,因而造成了一大堆认识上和沟通上的困难。人类发展出来的语言并非认识事物的工具,而是造成困惑的根源。

上面说的西方哲学,在我的认知范畴里,包含了印度哲学。印度真是一个神奇的地域,在那里很早,远早于希腊,就产生了极其深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吠陀经文里的那些推导和世界认知模式,比如对宇宙86亿年周期的推导。这个86亿年,恰好是现在宇宙年龄的一半——可怕吧?最牛的,当然是后来对印度早期哲学的集大成者——佛陀。

佛教可能是宗教里哲学体系最发达的一个了,这里不多谈,因为之前那些佛经的随笔中已经谈过了。只举一个例子,欧洲哲学是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意识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的,但佛教是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语言对人认识世界的障碍有哪些,并且一一进行了详尽分析(见楞伽经和解深密经)

罗素的文笔很好,所以他的简明哲学史看起来就更生动有趣,你可以从中间选取你感兴趣的部分,再到原本的西方哲学史中去细看。对我而言,第一次在《世界圣哲全传》,和后来的《西方哲学史》,对我震撼最大的是四个人,其中前两个是中世纪的两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圣奥古斯丁,后两个是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前期的伊拉斯漠和斯宾诺莎。

阿奎那是把神学推向哲学殿堂的集大成者,正是他的神学大全,第一次把基督教各教派所关心的宗教疑难问题,逐一进行了哲学化的探讨,也是第一次把圣经教义,从认识论到知识论到伦理学,作了深化阐述,把宗教经典,全面发扬光大为一部上至宇宙,下至人类行为总体解决方案。其宏大的视野和雄心,令人震撼。

奥古斯丁则是有着离奇曲折经历,富具浪子回头特质的哲学天才,他用忏悔的心态,检讨所有过往的宗教观念,用中世纪最为严谨的逻辑和最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他的上帝之城。

这两个人的伟大都在于把现有散乱的宗教争论,组织成了系统严谨的神学理论。

斯宾诺莎最大的魅力,是用纯几何学的方法构建了他的伦理体系,我是从笛卡尔的沉思录里读到他对上帝存在的几何学证明的。

读着这本西方的智慧,联想起的却是自己年轻时代,不同时期拿着各个版本的哲学史,或在溪边,或在山下,一边阅读,一边读完之后心生敬仰和豪迈,看着远处景色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