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 重读鲁迅: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 ![]() 文人手中笔,像那医生手术刀,医生治疗的是肉体,文人拯救的是灵魂。鲁迅的文章过时了吗?来看看他至今还读来震聋发聩的文字。先举一例: 《灯下漫笔》 ——鲁迅 奴隶看起来温顺, 现在很多人说,鲁迅的文章都是写在上世纪早期的事,都近百年了,早过时了。你看看上面文字就会知道:鲁迅先生的文字大多批判人性的阴暗面,上面批判的就是人的奴性。只要有人在,就存在人性,怎么会过时?其实,他批判的不是一个时代,而是永远的人性!
书籍 。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时候,我们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最多,逢试必考。而现在先生的文章都从我们的孩子们的课本里消失了。据“消息灵通人士”说,这是因为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所以都删除了。再举一例,至今还有人在“声讨”这是一个病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出自鲁迅的《秋夜》)。” 很多人不解地说:鲁迅先生讲话怎么这么累,干脆就说 “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不就行了吗?这个还真不行。当时《新青年》因政治倾向不同而分裂,周氏兄弟也失和,他又陷入新旧婚姻矛盾的漩涡。“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世 界 读 书 日 这句话是开篇首句:主要是奠定文章的悲凉基调,门前除了枣树,还是枣树,这渲染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所以了解了先生写作背景就不难了,如果说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那我想反问:难道他的文字比文言文还难懂吗?先生的字至少还是白话文,而且因为难以理解就不学,这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被称为“刀笔吏”,他的笔被称为“外科手术刀”,连伟人都那么推崇?这都是因为他的笔如“刀”:精、准、狠。能让敌人口闻风丧胆,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能把人性剖析得如纸般透明,笔笔见血。 世界读书日 2022/04/23 ![]() ![]() 如果我们都能像先生一样,成为批判斗士,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多点正义与正气,少点犬儒主义与精致利己主义。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喜欢读先生的文章,因为他的文字穿越了时代界限,成为永恒的经典。 一个社会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现在是我们重读先生文章的时候了,您认为呢?今天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从重温先生文字开始。 ![]() 读书,使人进步 |
|
来自: 青白眼e1vedie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