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枝

 369蓝田书院 2022-04-24


【功能与主治】

生津,益血,理气,止痛。用于烦渴,胃痛,疖肿,牙痛,外伤出血。

图片

图片

【性味与归经】

甘、酸,温。

图片

图片

【用法与用量】

适量。

图片

图片

【饮食禁忌】

(1)不宜多食:荔枝所含的单糖大部分为果糖,果糖比葡萄糖难以消化吸收,果糖被机体吸收后不容易直接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需要经系列酶的催化,才能变成葡萄糖或转变为糖原贮存,荔枝所含的大量水分可以稀释胃液等消化液,多食会使正常饮食量大为减少,甚至完全不能进食,导致低血糖,发生“荔枝病”,轻则恶心,呕吐,汗出,肢冷,腹痛,重则抽搐,昏迷,故荔枝不宜食用过量。

(2)服维生素K时不宜食用:荔枝含有较高量的维生素C,有分解破坏维生素K,使药效降低的作用。

(3)不宜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动物肝脏所含的铜铁离子可使食物的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功效,荔枝为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品,和动物肝脏同食可使二者的营养价值降低。故不可与动物肝脏同时食用。

(4)不宜与胡萝卜及黄瓜同时食用: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C酵酶,黄瓜中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两种成分均可破坏荔枝中所含的维生素C。故荔枝不可与胡萝卜黄瓜同时食用。

图片

图片

【药用验方】

(1)病后体虚:每天吃鲜果(去皮核)10~15克,连服半月。

(2)脾虚久泻:荔枝干30~60克,去皮后加大枣5个,水煎服,早晚各1次。

(3)哮喘:荔枝干120克,去皮核后炖烂服。

(4)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5)治瘰疬溃烂:荔肉敷患处。(《泉州本草》)

(6)治疔疮恶肿: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济生秘览》)

(7)治风火牙痛: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孙天仁集效方》)

(8)止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每用取末掺患处。(《泉州本草》)

(9)治老人五更泻:荔枝干,每次五粒,舂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