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定思痛——走出吗啡类止痛药使用的误区

 吴药师 2022-04-25


误区一:过分担心吗啡类止痛药的成瘾问题

吗啡类止痛药在规范化使用的情况下,癌痛患者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特别是吗啡的口服缓控释制剂,长期使用不易成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是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正常反应,不能与成瘾性(特征表型为抑制不住的寻找药物的行为)相互混淆。疼痛减轻后,患者可以随时而且比较安全的停用该类药物。

误区二:只有在癌痛剧烈时给药而不是“按时”给药

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的基本原则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按时”用药和“按阶梯”用药。治疗过程中如遇到患者疼痛未能缓解甚至加剧,应增加单次给药剂量,而不应该增加给药次数。对癌痛患者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可达到持续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效果,需要剂量也最低,否则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痛觉过敏,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误区三:哌替啶是最安全有效的镇痛药

哌替啶的止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清除半衰期长,而且具有潜在神经毒性及肾毒性作用,哌替啶口服吸收利用率差,多采用肌肉注射给药,肌肉注射本身会产生疼痛。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哌替啶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使用的药物。国际上不提倡将哌替啶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提倡使用吗啡制剂,不仅止痛效果好,又较少产生依赖性,更有利于疼痛的控制和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区四:注射药物比口服药物止痛效果好

对于吗啡类药物,口服途径比注射途径给药更少产生依赖性。这是因为癌痛病人所需的是镇痛效果,而不是精神上的享受。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应尽可能口服给药,以便患者长期用药。对于确实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才考虑注射等其他给药途径,但口服用药值得注意的是,控释制剂必须整片吞服。

误区五:肺癌疼痛病人不能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肺癌疼痛患者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吗啡类止痛药。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疼痛是吗啡类药物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天然拮抗物,剧烈疼痛病人合理使用吗啡类止痛药物极少出现呼吸抑制;二是因为癌症疼痛病人长期使用吗啡类药物很快会对药物的呼吸抑制副反应产生耐受。

误区六: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需要高剂量的吗啡才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因此,吗啡剂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估算生存期的长短。

误区七:若患者要求增加剂量则表示其产生耐受性或成瘾

当患者要求增加吗啡类药物剂量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对药物产生了耐药,但是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多数情况下,患者要求加大剂量是假性耐受或假性成瘾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医师的治疗剂量本身就偏低,无法提供充分镇痛;或是疾病出现进展,活动过度、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导致药物需求增加或有效剂量减少。

误区八: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可能终身需要用药   

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可以逐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吗啡日用药剂量在30mg-60mg,突然停药不会发生意外。长期大剂量用药者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应逐渐减量停药。疼痛作为人类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是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的体验。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每一个护理人,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解除其应用止痛药物的疑虑和担忧。

参考文献:

[1]何文富, 张茂, 雷月婷. 癌痛治疗的误区及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 中国药业, 2006, 15(17):20-21.

[2]王玉欣. 镇痛药吗啡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v.18(33):93+96.

[3]樊碧发. 痛定思痛——走出疼痛的误区[J]. 大众健康, 2004(6):10-11.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戎成婷

审核:高珊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