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快速解读一篇医药政策?

 瑶mm75598g76sp 2022-04-25

见微知著,政策掘金。

医药政策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有时很难完全领悟其中精髓及内容。但是政策中往往蕴含着商机,就看我们能否慧眼识珠,见微知著,从政策中掘金。

笔者就下面文件做一解读和研判,希望给大家能带去点启示。

本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版《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仔细阅读后会发现如下细微的变化:

 
1. 首次将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公布的18种医用耗材的收入占比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笔者解读:
 
  1. 由于纳入了绩效考核指标,故这18种耗材以后在医院的使用肯定会更规范、合理,其使用数量、金额肯定会受限。其同类间的竞争和挤压会愈加激烈,且这18种耗材之间也会互相争夺使用金额的占比。

  2. 医院将这18 种医用耗材的收入计入纳入考核指标后,千万别以为只是耗材之间会竞争挤压份额,其实药品和耗材之间也会,因医院总的医疗费用不能增长过快,上限是去年的10%。


总之,医院医疗收入盘子是有限定的,你用的多,他就可能少。虽药品和耗材分别有不同的药占比和耗占比考核要求,但总归是医院的左口袋和右口袋。
 
2. 增设对于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品种数量占比以及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的考核内容。
 
笔者解读:

  1. 对基药使用品种数量占比考核,而非金额;

  2. 国家组织的VBP品种,不是省级联盟采购的(当然,省级联盟的,其执行文件中另有规定)且强调是对中选本省的、该医院有报量的VBP品种的采购、使用完成比例。

  3. 此规定会推动医院进基药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基药品种配备率,也会对医院在国家VBP的报量、使用上更严谨更规范。


总之,此条规定利好基药和国家VBP品种。
 

3. 在医疗收入增幅指标基础上,在“剔除有关项后的医疗收入增幅”规定中将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罕见病用药的收入、长期处方产生的药品收入、以及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中谈判类药物收入、剔除在外,不受医疗费用年度总体增长限制。
 
笔者解读:

  1. 以前国家卫健委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规定是有上限设定的,其增幅不能超过前一年的10%。此条规定,可以说是打破了此限制,将中药中的配方颗粒、饮片、制剂;罕见病用药121种、可长期处方的药品(主要是用于治疗慢性病的,可给患者处方4-12周的服用量。海南省9个用药类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慢阻肺、慢性肾脏、脑卒中、慢性前列腺、慢性心力衰竭等137种)、国谈药品(2017-2022年共计343种)这四大类别的药品收入,不计入医院的医疗收入增幅内。

    也就是说,医院的医疗收入增幅可以突破去年的10%了,这无疑是非常利好以上四大类别的药物的,因分子变大了,分母自然就能增大。

    当然药占比、医保总额还是会考核的(除了国谈药品,故此规定对本就不受医保总额限制、不占药占比的国谈药品又是锦上添花的利好)。

  2. 条规定利好以上四大类药品,厂家商家代理商自然人可针对性地在自己的优势区域内,和医院沟通去进以上四大类产品,在医院规定的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做多自己的销售。

 
以上3点中需注意的是其对象都是公立三级医院(三乙+三甲),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相关文件中找到利好。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专栏作者/夏虫语冰

深耕处方药营销多年,曾在多家药企从事过学术推广,商务,市场,销售工作

来源:思齐俱乐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