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需要居家隔离,大家在厨房打转的时间也多了不少。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厨房避坑细节,让下厨的幸福感呈指数型增长! NO.1 水槽篇 ·台面小闭眼选单槽 单双槽之争在江湖已经很久了,其实单槽双槽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得够大! 因为一般双槽的大槽长度在40cm以内,常用的炒锅直径在28-34cm,加上锅把,就算能放进去也很局促;而单槽一般长度55~80cm,洗锅、洗粘板都不在话下。 并且单槽可以通过加沥水篮、沥水网、果蔬盆实现双槽的功能,但双槽买定离手,之后可就没的改了。 如果空间足够,单盆长度≥60cm更好用;如果台面过小,只能配小单槽,那最好选深度≥20cm的,不易溅水,最好搭配抽拉式水龙头更佳哦! ·台下盆更方便 挑好水槽,如何安装也是个问题,比较主流的是台上式和台下式。台上式的优点是好安装、承重强,缺点也显而易见,四周容易积污渍,台面水渍不好清理。 而台下式不留清洁死角,从使用感受来讲,体验感更佳,但是由于施工难度复杂,一般需要多付300~500元的安装费。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安装垃圾处理器,得提前考虑台下盆的承重问题。 买前和商家说明自己后期要安装垃圾处理器,安装时也有相关加固措施。常用的是台下盆下方粘贴石条,分担水槽重量;或者安装金属支架,更稳妥可靠。 ·水槽在窗前,不要内开窗 水槽前的窗户也是翻车重灾区。稍不留意,可能窗户就打不开了。 为了避免水龙头挡住窗户,常用的方法是在窗户开启扇下做一个固定窗,不影响上面的开合。 也可以选择内开内倒窗或者推拉窗。千万别做成外开窗,因为水槽连着橱柜,人再去开窗,身子得很外倾才能打开,危险系数与操作难度都比较高。 NO.2 橱柜篇 ·别怕!大胆选白色橱柜 很多朋友想选白色橱柜,但纠结会不会变黄的问题。如果喜欢就大胆选吧!因为不管什么颜色,时间久了都会有一个氧化老旧过程。 白色变黄与否,和柜门材质密切相关。以前给柜门上漆,由于漆质量差,才会肉眼可见的发黄。 但现在大部分的品牌,油漆都会添加耐黄变的物质,漆色变黄速度很慢,并且是自然泛黄,不太容易看出来。如果实在实在不放心,也可以选更保险的免漆板。 除此之外,阳光直晒和高温也会加速白色橱柜变黄的过程,所以窗户边或阳光直晒的地方,最好不做白色柜子,避免局部变黄,颜色不一。 ·合理利用窄台面 国内橱柜标准进深为60cm,如果厨房面积有限,不妨考虑一下宽+窄的台面组合。 比如L型厨房,增加一个35cm的窄台面/橱柜,用来收纳小厨电等杂物,收纳效率直线提升! ·高低台面 如果你想做高低台面,可以收藏这个万能公式:橱柜台面高度=使用者身高÷2+5cm。也就是说,一个160cm的人,橱柜高度至少是85cm;一个180cm的人,则需要95cm。 确定好台面高度后,再用这个数值减去8~10cm,就是灶台的高度。如果家庭成员身高差距过大,以常下厨的人身高为准! 另一种相对准确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手肘的高度确定台面高度:台面高度=手肘高度-10cm~15cm。 比如手肘高度为100cm,那么台面高度要在85~90cm之间。用台面高度减去8~10cm,就是灶台的高度。 不过如果做饭频率低,或者厨房台面过小,做高低台面的意义就不大了哦! ·拉篮能少就少 拉篮不推荐大家买,原因很简单,贵且真没那么方便。 就拿调料拉篮来说,炒个最简单的菜也得四五个瓶瓶罐罐来回弯腰拿放,不如台面调味架好用。 收纳调料最方便的办法有:不经常用的香料配料,放在抽屉里,做饭时拿个小碗提前备好,就不用手忙脚乱;常用的油盐酱醋,用置物架上墙,挂在炉灶旁边,炒菜随时拿很方便。 更绝一点的拉篮,连调味品的宽度都提前规划好了,稍微粗点的生抽瓶就放不进去。如果确实喜欢厨房空无一物,记得选择可以调整宽度的橱柜拉篮哦。 还有一种吊柜垂直拉篮,拉下来和墙面置物架没什么两样。 它其实是借鉴日式橱柜而来的,只是到了国内市场,一个拉篮价格就得小两千。 ·多做抽屉吧 在预算范围内,建议大家多做抽屉,虽然价格要比柜门+层板贵一些,但这笔投资绝对划算,储物性与便捷性能要远高于柜子。 如果你想实现极限收纳,可以考虑地脚抽,就是将橱柜最底下收边条的位置改成抽屉,看上去榨干了空间,但在易潮、有蟑螂的地区会有些“水土不服”。 ·防溅油小绝招 经常下厨的伙伴可能知道,日积月累的煎炸爆炒,使得灶台前的墙面经常挂油污!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珐琅板或者不锈钢板。 二者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接缝,不容易藏匿污渍,而且很好打理,耐污性很强。不锈钢板颜值不如珐琅板,但却更便宜,大家可以凭需选择。 如果你不想大动墙面,可以购入这种低至十几元的挡油板! NO.3 灯光篇 厨房的灯光经常被大家忽略,传统厨房经常是一盏吸顶灯搞定,看着虽也亮堂,但是人一站里面,就会产生各种阴影,洗菜、切菜还得错开身,才能看得更清楚。 所以厨房最好采用基础照明+重点照明(水槽+橱柜)的灯光布局。可以用吸顶灯、铝扣板灯或者筒灯来提供基础光源。 吊柜底部内嵌条形灯带作为补充照明,假如忘记提前预留电线,后期也可以买橱柜灯带,最好是感应式的,下厨时就算手上有油污也能一扫就亮。 如果水槽在单独的一侧,离主光源较远,那么在水槽上方也应该单独加设一个光源。 位置最好避开水槽正上方,而是往左右稍微偏移一点,以免弯腰有阴影。 因为厨房所有的照明都是为操作而服务的,所以灯具的亮度最好高一些,并且色温尽量保持一致。 建议选择色温≥4000K,显色指数Ra≥90的光源,让整个空间光线相对均匀明亮。 NO.4 插座篇 说的粗俗点,插座尽量能多不少。具体的预留位置和数量要根据自己电器与橱柜的摆放位置决定。 所以预留电位前就需要做好橱柜各区域的规划布局了。可以对照下图,留出最基本的电位。 NO.5 收纳篇 ·低价版移动橱柜——小推车 厨房储物空间不够,强烈推荐大家用小推车增加收纳,机动灵活,不占地,还极其便宜!用来储存姜蒜、土豆、洋葱这类常温蔬菜,小推车就是首选! 国外还有专门带通风口的抽屉用来存放需要阴凉通风的食材,设计很人性化。 ·永远的神——伸缩杆 伸缩杆是厨房永远的神!尤其是对于小厨房来讲,伸缩杆能大大提高收纳效率。 比较常见的是用伸缩杆创造墙面悬挂系统,伸缩杆变身横杆,将厨房小工具挂起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不占台面还好拿取。 除此之外,有些看上去难利用的空间,用它也能轻松搞定。比如橱柜顶部安两个升缩杆来收纳锅盖,水槽下方一根伸缩杆解决清洁用品的收纳。 它还能安装在柜子或者抽屉里起到分隔的作用,分门别类,更整齐干净。 如果担心胶贴的伸缩杆承重力不佳,也有打孔式安装的。总之厨房还没用的上的小空间、小缝隙,不如试试交给伸缩杆解决吧! ·懒人设计——开放格 不少设计师会将整体吊柜移到顶,在吊柜底部加一层开放格。这不仅极致利用了纵向空间,也避免了吊柜上方落灰。 开放格用来收纳常用的瓶瓶罐罐,随用随取,很省事。 特别说明,如果你家的抽油烟机吸力够强,其实日常的油污真没那么多,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打理哦!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再多的方法与工具也比不上好习惯,做到随手整理才是厨房干净整洁的终极秘诀! (文章来源 住范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