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欲以静

 人也昔兮 2022-04-26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不欲以静”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天下将自定”。

“不欲以静”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容易理解:没有欲即可安静。不欲则静确实是这个道理。

“不欲”?这可以从后面一句话来确认。

“天下将自定”,紧接“不欲以静”这句话。如果这句话里的“天下”指天下万物,那么,道就是不欲者。如果“天下”指的是天下之人,侯王就是不欲者。

大道不欲,故天下万物自定,侯王不欲,故天下万民自定。

我们再从这一章的前面两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看:

这两句话前面一句说的是道,“道常”,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何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从后面“万物将自化”一句话看,比较容易理解。万物守道而运化,万物的运化如何理解?即万物从其有,化其为无。万物有如此自化,才对天地间的大势有其用。老子在这一章经文里说的是:

道有常,道常指的是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是无为,无为是指大道“不宰”万物自化。万物的“自化”是万物的守道,从这个意义看,大道的无为而实际上是“无不为”。

这句话后面一句话说的是“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从这一句看,这里的“不欲”应是侯王无欲。

这样看,这一章经文说的是:

守道则静,侯王守道,天下万民就会自定。

静,在大道,是无为,无为则静。在侯王,则为朴,所以,老子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这就是说,人无欲则朴,守朴则静。

2022-4-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