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与道德经的历史真相之四十

 修和 2016-05-28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从来都是心无所住无欲无求而从容不迫,可是她却发挥着养育天地万物的无比作用。侯王若能带头起到遵守道无为法则的模范作用,将会感得百姓民众的风气都归于淳朴。而后如出现波动,那时我将以无可名说的大道之朴再施教化。无可名说的大道之朴,可以使天下回到无欲的状态。不欲的状态就归于静,大家相濡以沫,天下将自行安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一章是老子面对西周末年混乱不堪的的社会局面,以无为的形式来表现出天道挫其锐解其纷的关键作用。面对诸侯们“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动机,首先解行大道最关键的品质——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种觉悟,是菩提心,是一种无我的大爱大慈大悲,是天下为公的思想行为,是天道本质的体现。只有通过思想心性的修炼才能达到无为无为的心是空的,因此才能完全适应各种情况,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针对有为来说的,有为就是做事藏有个人的动机,因此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虽可一时达到目的但也会产生出持久的反作用。所以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西周末年,朝中奸臣当道,天灾人祸相继发生,世道人心难以为继。周幽王为搏妖姬其一笑,举烽火数欺各路诸侯,诸侯们皆怒不可遏,山雨欲来风满楼,齐庄公准备推翻周幽王,轰轰烈烈大干一场,所以劝诫诸侯们打消乘机夺取天下的企图,平息怒气是不太容易的。老子继续讲述无为,使诸侯不安分的心首先变得安分下来。通过诸侯们对朝廷处之以安忍,对天下百姓起到无形的教育作用。接下来就能得到一个诸侯们从未经历过也根本想不到的良好社会发展局面。这也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老子的观点变为社会实践和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意义。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一句道出了人世间幸福安定的法则——关键在于方宇之中四大之一的上层领导者(王)的带头示范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也说得十分明白。上层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民众效法的榜样,民心民风就是上层领导者生活作风思想追求的放大版。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民众。因此,作为方宇间四大之一的王如果能做到无为,老百姓无需号令自动就会变得风清气正,淳朴无邪。本来,西周天下是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统治结构。但由于周幽王无可挽回的轻狂行为,一下子使其由矛盾的主要方面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使诸侯王升变成了天下能否安定的关键因素,诸侯由原来矛盾的次要方面直接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德高望重的老子把侯王当成为了劝解的关键对象,而侯王所处的客观地位相对周幽王来讲必然会理智得多,且侯王的安忍同样可以起到稳定天下民心的关键作用。而且老子也已经预料到这样做会逐渐导致周朝天下的重心发生偏移,这是西周统治者自身行为直接导致的结果。老子也早已喜欢炫耀武力因而丧失民心的西周统治失望了,而且天下根本也不可能永远都归周朝的姬姓家族所私有。所以春秋时期是诸侯在实力上相互牵制表现出理智自然发展时期。这种理智的自然发展就是以道德经作为主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还有又一层意思,就是说民风的纯化也要有前提条件,是随着条件变化的,不会一成不变。所以从古至今,世界一直都在变化当中。从这一章来看,说道德经是止乱救世为宗旨还不准确,而准确的说,道德经是一次改造历史的成功社会实践。在道德经思想的指引之下,一个混乱透顶的西周,被平稳过渡到充满发展生机的春秋时代。左传说“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齐前庄公、齐僖公)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反映出周朝虽然在名义上还是姬姓氏族的天下,但实际上已经在向着以诸侯发展壮大作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周朝的没落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而诸侯的这种发展打破了以往披着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外衣,靠暴力争夺天下的历史惯性,而朝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说春秋是一个充满了发展生机的时代。齐庄公按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理论指导,使齐国首先成为天下政治安定,社会祥和,人才向往的中心。做到了“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使春秋早期的齐国,首先成为经济上的发展特区,所谓的“利用靠海收“渔盐之利”,特别的富庶。齐国的使者出使,或者外国人到齐国来游说,都首先要夸齐国的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现代学者描述春秋战国时齐地的经济特点,直接用资本主义一词。证明了诸侯领导者摒弃了西周炫耀武力而以民众生活富有为主导思想。诗经里所谓“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不光是因为齐国之女貌美,而且反映的是向往齐国太平富裕的心态。 因为家里有钱,所以齐国女性常常不愿意出嫁,而宁可招赘一个老公。一起过日子,这就是“赘婿”一词的由来。每逢搞祭祀社神的集会的时候,举国上下热闹非凡。甚至到齐国集会时,一山之隔的鲁国国君隐公、庄公也都想放下身段到齐国去观摩”。今天学者研究,都将齐国率先发展归功于有“鱼盐之利”,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因为“坐收鱼盐之利”的不是齐国,而首先应该是齐国之东的纪国。(纪国是齐国过了近百年的庄僖之后,被齐襄公所吞并。就像今天的深圳特区,是靠政策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其他什么。)各国在齐国的带领之下,各自抢抓发展机遇。宋戴公更加爱民如子,晋文侯、 郑武公、秦穆公合力勤王,以取得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来与之相抗衡。后来的学者,都只看到春秋时期以齐国为首的经济发展繁荣,而却不知这种发展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所以说春秋初期各国的发展,是在道德经无为思想的指引之下,克制了西周造成的混乱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历史事实被隐藏到今天,尤其是庄僖公在世的百年时间,也差不多是老子在世的时间。所以老子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说明老子根本没想离开周朝,而是观察和指导了这一场和平以养无限天机的社会变革运动。而齐国虽然强大,齐庄公却没有去称王称霸(也许把心思都用在研究道德经和实际的修炼上了)。齐僖公在位时期,曾先后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平息宋国与卫国之间的争端,与郑国、鲁国联合而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去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而伐郕国。平定许国,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与郑国击败狄戎,后讨伐鲁国和郑国,使齐国形成小霸的局面。鲁隐公曾对齐侯说:“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齐僖公十九年(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七月,齐僖公会合鲁隐公、郑庄公攻打许国。许国国君许庄公逃亡到卫国。齐僖公把许国国土让给鲁隐公,鲁隐公没好意思接受,于是送给郑庄公。由此可见,春秋时期齐国所谓小霸,都是在平乱,维护天下的安定,维护周天子的秩序,而没有侵占别国扩大自己领土的意图,在性质上与后来的称霸是决然不同的。

  鄙人不是历史学家。但我确信这就是历史的真实。而因缘和合真正使民风自化在历史上或许只有这一次。而所谓因缘和合,就是同时具备了几种条件。1、圣人在世,有道德经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2、以齐庄公为代表的四大之一的王大,接受了老子的思想。3、有西周末期朝廷昏庸的反面衬托。因而突显出诸侯至善安忍、厚德载物的感化作用等等。所以说,周朝最好的时期并不是成康之治带来的西周时期,而是在周族统治者们失去了自己真正主导作用后,由无为作为主导思想的春秋发展时期。老子无为的社会发展思想,以及道德经这部伟大的著作,变成了春秋百年的伟大社会变革运动实践。形成了中国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绝后的美好社会形态,这一美好的社会形态,不在于它的社会制度,而在于社会领导者无为而治的伟大思想。 这是一个绝对不争的事实,而不是美化和夸张。“圣人无亏, 为变是守”。所以不要认为老子思想是消极避世的,甚至以为只有小国寡民才是老子思想的用武之地,老子说道法自然,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透彻理解老子的思想,活学活用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所以说大道之朴才能够带来社会人心安定与幸福和谐。而不是任何乱人心性的物质条件。所以说人心善恶才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关键,而不是任何伪装成美善的教条主义形式束缚。我非常相信老子本人在有生之年指导了这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就是“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全部真实意义。而在老子去世多年之后,由于后世的侯王不知修行和自私的惯性,社会开始逐渐的向有为转化,于是又逐渐演化成了战国时期的局面,所以说化而欲作。这都是人们无明的思想行为所决定的,老子也不可能永远活在世上。所以决定一切的是思想,而不是任何形式上的东西,如果没有思想基础作为形式的内涵, 形式就只能作为骗人的东西而存在。这都是我们今天可以预知和应该能够理解的事情。

         道常无为无不为,王若能守万物化;

         天机必有显露日,可笑愚顽只自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