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姬佐秋写意中国画的线形魅力

 泊木沐 2022-04-27

姬佐秋祖籍江西上饶,国画家,艺术教育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在美院求学主攻意笔人物画,受业于方增先、李震坚、顾生岳、吴山明、陆抑非、卢坤峰、潘韵、孔仲起等当代名家。从艺五十年,从教四十二年,先后任教于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江西鹰潭教育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后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退休。

他有扎实人物素描造型基础和丰富地艺术教学经验,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国画大写意画家。他长时期深入研究浙派人物画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特别注重研究八大山人和潘天寿的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尤其受到任伯年、潘天寿、方增先艺术形式规律的影响,在先师们的艺术思想和笔墨形式的熏陶下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先生对西方艺术规律以及平面构成基本法则点、线、面的形式规律有独到的研究和吸收,并将法则和形式构成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在强化笔墨结构的形式中,以高度概括提炼,艺术夸张的审美取向,构筑起画面遒劲灵动、雄浑劲健、苍厚雅逸、气势博大、水墨淋漓、韵味通透、画面构图严谨、意境浑穆、郁勃昂扬的画面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画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强烈的形式个性。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先生从未间断过创作,题材涉及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作品先后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几十次,并多次获奖。在十多种专业刊物中和网络有专版报道,先后四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博物馆和有关专业文化机构收藏,并有多部画集出版,个人成果录辑于多部艺术辞典。

中国画线形的魅力

文/姬佐秋

在绘画中,包括中西绘画,各画种,均离不开线形在创作中的作用。线条紧随美术家身边,动笔相依。比如,画速写,画创作稿,首先必须用线画基本形。所以用线起稿画速写是美术家的基本共性。但线在特定要求中是有性格的,比如中国画的线形审美是独有的,与其它画种用线要求大有不同。其它画种只用于概况形体,画创作稿。而中国画的用线则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和丰富内涵,与书法用笔要求基本相同。不过国画用笔用线和书法的要求,还是有不同之处,区别在于国画与书法,用线的画面感组合要求,是根本不同的。共同点是用笔须追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节奏和呼应,浑厚而内涵的中锋用笔和唯美笔法追求,所有书画家均明此理,国画中对笔线的要求,和书法比较,区别在那里呢。

一是书法线条的特殊性。中国汉字造型是笔划组构而成的,他有十多个笔划变化,但笔划都很短。在线的概念中,汉字笔划不能称之为线,因为在构成中有规范,线的长度必须是宽度的15至20倍以上才能称之为线。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唐人创作了一种书写形态,称大草(或称狂草),先人是张旭和怀素。他们打破汉字正常的结构规律,将字进行夸张变形,使笔划变成线条形态,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这是书法线条有说法的由来。由于这种书体的出现,成为后来文人画写意画,用笔用线的审美标准。

二是线条的疏密组合。线条组合是国画线条的重要因素,有句术语称疏可跑马,密不通风,就是讲线条的组织处理关系(或称树枝穿插关系)。这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没有细则方法,属于基本组合原则问题,要靠画家长期经验积累和自悟。还有一个简单的说词是,三五成群,一组是三,一组是五,多和少的组织分配问题,在线条组织中不可以平均分配,平均是艺术的禁区。一组线条多,另一组线条就应少,有两三根长线条,周围必定有很多短线条配合着,这是矛盾对立双方,各自个性特点,但必须追求统一。这是艺术的共性,没有矛盾要创造矛盾,有了矛盾,要化解矛盾,在画面中称平衡。在国画中线条的疏密组合,有其自身规律,与书法大不相同。

三是线条的穿插。线条的疏密组合和线条的穿插,是国画家毕生必须下的功夫,因为这是国画技法重要的组成部分,线条穿插涉及的所有物像造型应用。形体,前后,左右,上下的穿插变化。是创造画面空间的重要因素,手法可以多变,但穿插是否合理到位,是检验画家线条技法修炼的基本功,也是线条穿插的高标准。

四是线条粗细长短变化。粗细和长短,是在线条进行疏密穿插变化的同时,组织进行对比统一处理。粗和细的对比,长和短的对比,是线条长度和宽度标准,在应用感觉时形成的,它们相互依存,形影不离。没有粗就不可能有细,同样的没有长就不可能有短,这样长短粗细变化,是在对比感觉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画家丰富修养,下意识的艺术手法。

五是线条的浓淡虚实变化。浓与淡是国画墨色变化的重要方面,它与线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要点是水在起作用。如何掌握水在墨中的比例,是用好墨色变化的关键。平时我们讲墨分五色,往往不谈水的作用与水在墨中所占比例,容易误解不易掌握。墨色变化就是浓淡问题。比如七份水,三份墨,八份水,两份墨,六份水,四份墨,三份水,七份墨,不用水就是焦墨。同时可相反用之,墨色由于有水的作用而变化无穷,不过不可太过死板分比例。用墨之道就是用水之道,只是理论没有讲清。比如先蘸墨后蘸水,先蘸水后蘸墨,出现的线条和墨块效果是不一样的。另一个问题,虚实变化,虚在画面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有,是实,另一个是淡,是虚(包括空白),而实是浓重,相较与淡和无而存在的。这在画面应用时,须随机应变,画面中的浓与淡,虚与实是技法的辩证应用。

六是线条情感因素的变化。人的情感因素是很丰富的,喜怒哀乐的内心深处,在笔墨中会自然流露。比如喜悦的情绪,表现出来的线条会出现欢快流畅,用笔时速度会较快,节奏感较强,像山涧蜿蜒流水。而心情压抑沮丧,线条就会出现涩,不爽快,凝结,刻板,没有活力。有沧桑阅历的人,笔墨线条就会出现沉稳,老道厚重,内涵丰富。等等如此的情感波动因素产生,而导致笔墨线条在画面中出现各种状态的变化,这种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外在效果,一般人是不会注意的。只有情感和修养丰富的人才可慧眼甄别。

以上简谈几点中国画线形特性,概括了国画用线的基本规律和技法属性问题,自古以来国画传统重视线条的修炼和情感因素的流露。无论工笔画线条或写意画线条,各个画家均有其自身的线条风格,将线条作为中国画的至尊也不为过。所以研习中国画的人,必须修炼线条技法方方面面的问题。直至达到全面审美的要求,线条才有魅力。前面简谈的关于线条的几个方面的属性要求,一个都不能弱势,强强组合才能发挥各自性能,完美统一在审美的大环境之中,这是国画家的看家本领,须毕生修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