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dawn的图书馆 2022-04-27

引言

夷陵之战一把大火把蜀国的精锐烧了个七七八八。

本来就人口不足,士兵匮乏的蜀汉集团,在此战之后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若非是诸葛亮立刻调整对敌策略,与孙吴集团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建立友好关系,以蜀汉集团此时的实力还能支持多久呢?

反观此时的孙吴集团,在此前就掌握了近乎全境的荆州,扩大了势力范围;而夷陵之战又有了胜军之威,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此时进攻吴国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曹丕却还是向孙吴集团发动了攻势。

文章图片1

分析

曹丕其人,有人说他狡诈,有人说他阴诡,有人说其不顾忌兄弟情义。

可事实上,有过曹丕的很多负面都是由刘义庆所杜撰出来的。我不否认曹丕篡汉的事实,但是曹丕对禅让退位后的汉献帝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

这个汉朝的末代皇帝,是少有的禅位后得以善终的皇帝。他活到了公元234年,比曹丕还多活了8年。

至于夺嫡之时与他争斗得不可开交的曹植,曹丕除了有点为难他之外,也没有对其痛下杀手。由此可见,曹丕是顾念兄弟之情的。

文章图片2

而说到能力,在三国所有的“统治者”当中,曹丕的能力绝对是优秀的。或许他比其父曹操要逊色一些,可要是与蜀汉的刘备,东吴的孙权进行比较的话,从其作为而看,并不逊色。

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学,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曹丕都很好地继承了曹操的遗风。既然能力如此,曹丕难道看不出来夷陵之战后的蜀汉集团已经势衰了么?如果看出来了,为什么不在夷陵之战后攻打蜀汉,反而去攻打胜利者吴国呢?

文章图片3
  • 夷陵之战中蜀汉的损失

从兵力上面而言,蜀汉集团于夷陵之战投入的兵力达到了8万,而且这8万兵马都是蜀汉集团的精锐。

可战后的结果是,这5万兵马近乎全军覆没:

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

8万兵马全军覆没是什么概念?蜀汉鼎盛之时的兵马都超不过15万,一战折损了一半兵马,想要恢复那岂是易事。所以,自夷陵之战后,直到蜀汉灭亡,其总兵力都没有再超过10万。

文章图片4

如果单单是普通士兵阵亡,那经过长期的经营还可以逐渐地发展,可经此一战,蜀国的将领也是折损了大半:

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迫请降。······将军义阳傅肜为后殿,兵众尽死,肜气益烈。吴人谕之使降,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遂死之。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仅此一战,蜀汉的上层军事领导差不多全折在这里了,而这些人里还包括马良这位蜀汉集团的重要谋臣。另一重要谋臣黄权也因为退路被截断而投奔了曹魏。

总而言之,夷陵之战对蜀汉可以算得上是毁灭性打击。从上层领导到基层士兵都折损于此战之中,就连最高领导人刘备也在愤懑恼怒之下于隔年的4月一病不起了。

文章图片5
  • 曹丕的选择

如此之大的军事损失,就连君主都因此而一病不起,这正是曹丕趁乱进攻的好时机,可曹丕却没有这么做。

夷陵之战结束的时间是公元222年7月,刘备身亡的时间是公元223年4月。这段时间曹丕在做什么呢?

公元222年的10月,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利后不久,就需要迎击曹丕的进攻。对此次的伐吴之战,曹丕势在必得,还下了《伐吴诏》来鼓舞士气。

文章图片6

此次伐吴,曹魏集团和孙吴集团各有胜负。开端的战局是曹丕占有相当的优势:

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馀人,於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

孙吴集团此时多条防线皆处于崩溃状态,除了朱桓一路击败曹仁外,无一胜绩。后来曹丕的大军因为久攻江陵不破,加之有瘟疫影响,只好选择撤军,此次伐吴也就不了了之了。

文章图片7
  • 曹丕为什么不进攻蜀汉

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进攻东吴而不借机进攻蜀汉其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政治与军事双方面的考量。

1、进攻东吴是政治需要

要知道,在夷陵之战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而向曹丕称臣。可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就彻底变了一副模样。

原本答应好的派长子孙登到魏国为质的事情一拖再拖,此时的孙权已经不再需要与曹丕虚与委蛇了。蜀汉的威胁解除后,他就可以和曹丕撕破脸了。

正是因为这种“背叛”,使曹丕的政治地位得到损害,原本称臣的人如今却要主动破坏这层关系,这是很难被容忍的。为了增强自己的政治威慑力,曹丕选择攻打东吴。

文章图片8

2、从军事角度看,东吴也是最好的选择

夷陵之战对东吴而言的确是大胜,但东吴的损失也同样不小。况且东吴的兵力基本上都在吴蜀交战的前线上,还没有完全回撤。

曹魏集团与东吴集团的直接接壤处的防守是比较薄弱的,其地势也适合大举进攻。所以在曹丕的大举进攻之下能够在初期得以取得多路的胜利。

东吴一方要不是陆逊提前就预判到曹丕可能会有所行动,而提早地进行防御安排,怕是曹丕还可以取得更多的胜利。

可想要攻打蜀汉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攻打蜀汉要么然就借道荆州,从益州方向攻打。且不说东吴不会让孙权借道,即便是同意了,以益州的地势,曹丕想要有所斩获势必要投入极大的兵力和物力。

至于从汉中方面进攻蜀汉,这一点同样是困难的。曹操当初退出汉中时,就意识到想要主动进攻汉中是很难办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消耗战。

文章图片9

3、从政略方面看,打东吴是最好的选择

政略包括外交策略、经济策略等方面。

夷陵之战后,蜀汉新败,如果曹魏集团攻打蜀汉,那很有可能让吴、蜀重新建立起外交关系。这绝不是曹丕愿意看到的。

当时的情况是,攻打东吴蜀汉或许坐视不理;而攻打蜀汉,东吴没办法看着。因为如果孙权做壁上观的话,那曹魏集团战争一旦成功,就会完成对东吴集团的包围。

另一方面来说,蜀汉集团于夷陵之战中惨败,想要恢复那需要很长的时间。再加之蜀汉原本就是三方势力中最弱的一方,对曹丕而言进攻的意义远不如进攻东吴大。

之所以进攻东吴,就是因为蜀汉既然已经遭受了大败,那就得让东吴再有一波消耗,这符合曹魏集团平衡敌人实力的战略利益。

文章图片10

结语

刘备惨败,蜀汉集团遭受了巨大损失。此时的蜀汉集团已经退出了争夺天下的竞赛圈。无非就是看看他还能坚持多久而已。

而东吴有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就不再对曹丕称臣,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丕的政治威慑力。所以,东吴是不得不打的。

当然,曹丕想打蜀汉也很难,从地理形势来看,对蜀汉发动军事行动的难度远大于对东吴。再说了,蜀汉已经有了一波大损耗,此时只有东吴也有一波大的消耗,才更符合曹丕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