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牌坊欣赏——五世同堂坊

 智宇张瑾 2022-04-28

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小桥村,始建于清道光七年。此坊主人张仲奇,名我栋,少失怙恃,娶妻段氏,事迹不显,蕃衍五世,人称五福具备。

嘉庆十八年(1813)报上寿,道光元年(1821)报五世同堂,赐银给匾建坊。坊上次间刻字云“今寿一百有二”,但未署时间,另一面刻子孙名,署道光七年(1827),坊柱上也刻“大清道光七年三月吉日立”。

绵州志记载,当时,城西龙门乡人张仲奇寿高103岁,其子孙繁衍115人,五世同堂,宗族和睦,相敬如宾,州县官视为桑梓之福,上报朝廷。朝廷赐以白银,在绵州至龙安府的官道上修建了这座石牌坊,供过往路人观瞻,以此弘扬和谐之风。

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张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结构完好,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而风化、破损。其雕刻工艺精湛,特别是坊上的八仙过海图的雕刻最为别致,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世同堂坊高9米,宽8米,是一座四柱三间五楼样式石牌坊,由坊基、坊身和楼顶(檐楼和坊顶)三部分组成。

五世同堂牌坊坊顶刹呈宝瓶型,嵌置在莲花台上,瓶身刻有招财童子和仙人坐麒麟图样。檐楼3层,从下往上层层内收,鸱吻吞脊,飞檐挑角。

在牌坊的额坊北面有“圣旨”匾额,南面则为“皇恩”匾额,南北两面第一层牌楼均有“五世同堂”扁额,明间刻“庆衍期颐”、分辨不出正背,就以文保碑为准,与文物题名同向为正。

在牌坊的第二层两面分别雕刻有八仙过海、群臣寿宴等图案。每根坊柱前后的撑鼓上立有朝官、侍者,下面则雕刻有雄狮等图案,均为圆雕。

撑鼓两面分别雕刻有嫦娥奔月、二龙戏珠及乐者、舞者等图案,上 书“天官赐福”字样。

立柱之间用额枋进行连接,上雕刻“九仙献寿”“郭府寿”“战潼关”等多幅戏曲图案。

次间一侧刻老人事实,一侧刻子孙名,计有子九、孙三十、曾孙六十四(子孙名中有六十六人)、元孙十二。

 次间梁上的雕刻幅面较大,人物突出,没有背景渲染,十分醒目。   

立柱两侧设置抱鼓石,上雕刻朝官、童子、瑞兽等,雕刻细腻。鼓面雕刻16幅传统吉祥图案。

内柱抱鼓石上立着四位文士,旁侍小人手持书板上刻着“状元及第”四字,外柱则是两狮两象。

坊身四根方形立柱落地,上刻有楹联:“宗风远溯千秋鉴、家政仍传百忍图”“眼观五代儿孙盛、躬荷四朝雨露深”等。

根据牌坊上的文字记载,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修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即清道光年间,龙门乡人张仲奇寿高103岁,其子孙繁衍115人,宗族和睦,相敬如宾,周围乡邻视为桑梓之先,遂联名奏表上报朝廷。经当朝皇帝恩准,赐以白银,在现址修建了这座五世同堂坊,供过往路人观瞻,以此弘扬和谐之风。

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敬老之风以及和睦乡风的重视。同时,在牌坊侧额分别雕刻有张仲奇传略及后代115人的姓名,以此说明其家族的人丁兴旺。

1999年,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是人们的向往,和谐是社会的根本,虽然五世同堂坊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但它所体现出的家庭和睦,对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仍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