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和门前不栽竹,有矛盾吗?

 关山听风 2022-04-28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是农村老话,是文人墨客的诗句,后来成为他们的附庸风雅的说辞。“门前不栽竹”才是农村的老话。因这句话是从不同阶层和职业人嘴里说出来的,各自的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处的地位不一样,有矛盾也是很正常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此句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於潜僧绿筠轩》一诗。全诗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古代文人把松树、翠竹、梅花岁寒三友,又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象征着青春常在,坚强不屈及清高品德。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历来为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文人们认为竹既富有哲理,又极有情韵,是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的一种享受。


门前不栽竹

这里除去封建迷信来说农村“门前不栽竹”的原因。竹子在农村是少不了的一种经济植物,很多的生产生活用具都用竹子编织成,或者用竹子做成,用途广泛,可以说很多农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竹。但竹子繁殖性强,扩张很快,遮天蔽日。除了自然生长的竹森外,旧时的农村不仅“门前不栽竹”,农村人非常懂得竹子对种植农作物的威胁,一般都会让竹子远离旱地,免得与人争地,争口粮。

古代农村,填饱肚子是农民最基本要求,也是让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最高目标。竹子大多以南方最为茂盛,繁殖能力也最强。南方农村除了在水田(竹子无法生长)种水稻外,还必须耕种大量的旱地来作为粮食的补充,同时还要四季种蔬菜。与其它的树木和植物相比,竹子繁殖扩张是悄无声息,用农村的话叫“做暗事”,是从地面下开始的。竹繁殖扩张主要靠竹根,俗称马鞭子,哪里的土壤肥沃就往哪里延伸。竹根延伸耕种的旱地后,要根除是非常困难的,要花大量的人力。而竹子长到哪里,哪里的作物就无法生长。旧时,农村把竹子生长的霸道行径称为“竹害”。


文人墨客之语与农村俗语的矛盾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与“门前不栽竹”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古代文人雅士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环境与农民纯粹为了生存的生活环境不一致。一方面“朱门酒肉臭”,为了促进消化,为了精神的满足,竹成了他们的玩享之物品;一方面饥寒交迫,只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多种粮食,以维持生存,不得不把不可或缺,但又不想让其恣意生长,从而影响作物生产的竹子当成“祸害”。

文人雅士是的享受的所谓美食竹笋,农村到处都是,但旧时缺粮少食的年代,农民们不敢多享受,偶尔吃一餐就行了。农村人说竹笋是“刮肚油”的,吃多了,把肚子里本来不多的油星刮走,容易造成肚子饿,饭量也增大,家里的粮食就那么一点,哪里经得起海吃?能省一点算一点。所以旧时农村把新鲜竹笋称为“败家菜”,吃多了浪费粮食。古代文人雅士肚内吃尽了太多的油腻食物,竹笋就成了他们增加饭量的美食,他们要的效果就是将肚子里的油腻刮走,以便享受更多的美食。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与古人不可同日而语了,随着工业的发展,竹子作为工业的原材料之一,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对竹子的认识也大有改变,不再当作“竹害”了,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总之,文人墨客喜竹,才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农村人既爱竹,又怕竹,才有了“门前不栽竹”的俗语。这一诗句与一俗语的矛盾就体现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