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性总论 | 中药五行属性,五味补泻原理

 阆风苑 2022-04-28

图片

《百味中药释义》系列之——药性总论(二)

 —— 中药的五行属性及其五味补泻原理

清商如故


在上一讲的内容中,我们概述了中药的阴阳属性,及其五气的总的应用原则。那么这一讲,我们接着来说一说中药的五行属性,还有其五味补泻在临床中总的应用原则。
 
一、五行简论
 
关于五行,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相当的了解,但是华夏天道文化的五行原理模型,庞杂而深邃,所以我们这里着重讲中药的五行,并对五行系统作简要概述。
 
因为华夏文化的传承断层太过严重,很多人对五行已经流于肤浅解读和认识,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或者是五种元素,这是受西方垃圾文化污染造成的粗鄙认知。
 
另外,还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五行就是太阳系里面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这种认识稍微高端一点,但还是流于表面的解读,也是不准确的。
 
准确的说,“五行”不是学术学说,不是元素,更不是物质,同样不是五大行星,而是道生万物时,由阴阳离合推演而形成的五种能量态势,我们称之为“气”。如果要用肉眼可见的方式来阐述的话,就是由华夏天道文化最高模型北斗系统里面,经全周期的斗转星移后,在宇宙中划定形成的,五种不同态势不同性质的气,或者叫能量。
 
斗转星移背后是时间空间,和能量信息,所以说,五行在天地生万物时,与其他底层模型(比如阴阳这个底层编码)共同参与构建万物。
 
因此我们会发现,天地万物都有阴阳属性,同时也有五行属性,世间一切都可以按照阴阳五行属性来归类,这就是阴阳五行这个底层编码,共同参与天地构生万物的最好明证。
 
所以《五帝》篇中有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而《黄帝内经》里面用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来特指五行,只是个方便说法,并不是说五行就是这五大行星,五星就是五行,很多人在这里出不来。而其实这五大行星,也同样是天垂象,在太阳系里面除去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其他三个行星也是可以按五行模型来继续归类的,比如我们所在的地球,其属性就应该归属为“土”。
 
所以,从上面的简要分析我们得知,最核心一层是道的自然推动,后面是气的阴阳运化离合推衍,在末端就是人们感受到的时间变化,所以每一个时间,背后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特性的气,或者说不同的能量状态。
 
我们拿24节气来举例分析,24节气就是天地之气离合运化的24个节点,对应有24种不同的气的特性,把这24个节气分割成365天,那就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气的状态,以此类推每一时,每一秒背后都有气的运化和对应的气的特性。
 
而这些细分的能量态势,最后可以归纳成为五种类别,也即是五行。对于24节气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我们用二张图片来展示:
 

图片

图片

寅月(立春到雨水)属木,卯月(惊蛰和春分)属木,辰月(清明和谷雨)属土;
 
巳月(立夏和小满)属火,午月(芒种和夏至)属火,未月(小暑和大暑)属土;
 
申月(立秋和处暑)属金,酉月(白露和秋分)属金,戌月(寒露和霜降)属土;
 
亥月(立冬和小雪)属水,子月(大雪和冬至)属水,丑月(小寒和大寒)属土。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24节气,同样的地球自转形成的一天24小时,背后的时空也一样有五行属性,以此类推,天干和地支也同样有五行属性……
 
以上内容,正好印证了《道德经》里面有讲到的,“玄之又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生万物,五行参与构建底层编码,所以有五行对应五脏,动物和人无论大小,都有其五脏,也即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关于五行在典籍里面的记载,早见《尚书·洪范》记载的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那么,五行在中医学里面,又有何特殊含义呢?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脏)和大肠(腑)。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脏)和膀胱(腑)。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脏)和胆(腑)。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脏)和小肠(腑)。
 
“土曰稼穑”,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脏)和胃(腑)。
 
 | 五行对应五脏,以及生克关系

图片
 
二、《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五行五味配属,五味补泻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是中药五行五味临床治疗原理的核心和重点,充分体现中医治疗活的灵魂。
 
我们知道,《辅行诀》是梁朝大贤陶弘景关于医学的一本著作,虽然后世争议比较大,但其中的用药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拿一段关于五行用药分类,和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经的比对摘录。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以上,是《辅行诀》里面,关于药的性味与五脏的补泻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所以,我们发现这两部典籍,在五行五脏以及五味的配属上是有些不同的,而且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楚,会影响我们后面中药的运用,在治疗选药的时候无所适从。

我们用一个表格来展示这两部典籍,关于五行五脏以及五味的配属关系:(表一)

图片

《素问·金匮真言论》的“入通”五脏,与《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感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是相同的。
 
所以,味酸属木、味苦属火、味甘属土、味辛属金、味咸属水,这已经成为中医界普遍公认的五味五行配属,是中医五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上表中这两部典籍五味方面的配属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是后来问世的《辅行诀》出错了吗?出现这么大的错误肯定是不可能的,应该是有更深层的原理在里面,是对《内经》的深度解释或者是补充!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两部典籍的五行五味配属,除了土对应甘味是相同的,其他都不同。
 
我们将《辅行诀》里面,关于药的性味与五脏的补泻关系,与《内经》的“五入”做一个表格,加以比较:(表二)

图片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内经》的“五入”,除了甘味之外,其他所“入”的脏腑就是《辅行诀》里面相应脏腑的“泻之”之味(两列红色字),即是《辅行诀》里面的“泻”就是《内经》里面的“入”,除了甘味之外。
 
然后,我们再将《辅行诀》里面五味所属和五脏所泻,跟《内经》的五入,合并在一个表格加以比较:(表三)

图片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辅行诀》的“泻味”之五行所属,是《内经》五行所对应的脏腑的“克味药”。比如,《辅行诀》里面酸味泻肝属金,而金在《内经》里对应的脏腑为肺,肺克肝(金克木)。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内经》里面的“入通”,《辅行诀》用《内经》补泻理论来进行多方面的阐述。所以接下来,我们来深度分析里面的补泻理论。
 
首先,对于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功能特性,我们再做简单阐述。《素问·脏气法时论》有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另外,《药性赋》说: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散风、行气行血等功效;

甘能缓能补,具有缓中止痛、调和药性、补养气血等功能;

苦能燥湿降泻,具有燥湿祛邪、泻下利尿、导瘀血下行等作用;

酸能收敛固脱,具有止汗、止血、止泻、固精等效用;

咸能软坚润下,具有软坚积破症积、消瘿瘤瘰疬等功能。
 
所以,辛味长于宣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酸味长于收敛,有止汗止泻、固脱等作用;甘味长于补益,有和中缓急等作用;苦味长于泻火,有燥湿坚阴、降泻等作用;咸味长于软坚,有散结和润下的功用。
 
  • 《辅行诀》曰:“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以辛味补之,为什么辛能够补肝呢?我们先看里面所列举的药物:桂枝、生姜、附子、细辛、干姜,这些药都是辛散之药,具有疏通散结的功效,也即是里面说的“肝德在散”,所以上边这些药都能够帮助肝进行疏散,增强肝疏散的功能,这就是里面讲到的补的作用。
 
“以酸泻之”,这是抑制肝疏散太过,也即是克的意思,即是金克木之意,所以他会说酸属金。比如,我们知道白芍味酸补肝,而其实白芍起到的是抑制肝疏散太过的作用,是泻肝的作用,所以会有桂枝和白芍搭配的群方之首“桂枝汤”,桂枝和白芍一阴一阳搭配,阴阳互根互生,又互相抑制平衡。
 
所以,我们看到,所谓的“补”是适其性的意思,即是发扬加强各个脏腑本身的功能,这里面跟我们平时所说的补是不同的;反之,逆其性为”泻“,即是抑制、限制、克制本身脏腑的功能。
 
  • 我们再看,“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


首先,“耎”是指形体柔软灵活,相当于软字,“心德在耎”也即是“心欲软”。而且《内经》认为心为“任”,心承受着人体新陈代谢物的运输,即是心脉等其体要柔软,则运动灵活,有利于气血的高效流通;而如果周围组织坚硬,失去扩充的弹性,气血运输就大打折扣。那么,组织柔软,扩充有弹性,就要有“润滑剂”的存在,而其中的津液就是润滑剂。

而且,咸味就有留住津液和增加津液的作用,液之所在,坚则软化,组织的顺应性增加,弹性增加,这也是咸能软坚的一个体现。所以,咸味也有缓解筋急,平肝熄风的作用。如石决明,牡蛎,羚羊角等其味皆咸,都能通过咸味保留津液,缓解病情病变,从而提高了心的工作效力和人体器官的工作能力。

再比如,如果心虚心实,用五味又怎样调?

我们采用咸味补,甘味泻。咸能增液,可以补充因热对液的消耗,心功能提高,心气因此得到增加;另外,甘也有留液的作用,但软坚力不如咸,考虑心气热对津液的消耗比较大,所以,用甘来泻心之热气,泻中寓补,以求泻而有制,泻热而不伤心液。
 
如《伤寒论·汗吐下后》: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伤寒兼火气上逆,攻下后,又采用烧针催汗方法治疗,导致燥热内炽,心神失润,故烦躁不安,这时除了用炙甘草之甘益营气濡润心脉外,采用龙牡咸涩而寒,潜阳安神,增液濡润为主而治。桂枝用量最少,可以佐制牡蛎龙骨之寒凝,使液生而不滞,又有利余寒的清除。龙骨之甘寒,泻热补津液,即所谓“用甘泻之”。炙甘草之甘,这里非泻心而补心气,即心气中的津液。(关于补泻同用,后面会论述)

另外,《辅行诀》里面是”心以苦泻之“,而《内经》里面则讲“用甘泻之”,为何会有苦泻和甘泻的不同呢?两者区别即是苦寒直折(大黄黄连泻心汤)与补泻同用(甘草泻心汤)的区别。

苦寒直折泻心火,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来说说“甘草泻心汤”,这个处方治脾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序,而心火无法下达,造成烦躁不安。另外从心肾的交通来看,脾胃处于心肾中间,所以心火的去路有脾胃和肾两种,心火先下达到脾胃,再到肾。而且,大量使用甘草,也能收缓心火之急躁,有甘温伏藏之意。
 
另外来说,脾胃好了,血的生化效率就提升,同时也对心血得以补充,这又是一种补的意思,所以中医里面补泻的阴阳之用,是同时存在的,因为脏器功能好了,就能就分清浊,就会升降有序,也即是脏器本身的功能得以增强,而对此脏器抑制的功能也会增强,这就说明补泻都能得以实现。
 
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平衡,对身体进行修复,慢慢会转向良性循环,脏腑之间良性循环的恢复,又跟脏腑补泻功能的加强,是互益的。
 
  •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缓,脾以温厚冲和为德,这就是缓之意。比如入脾之甘草之所以有解毒之功效,就在于他能调和偏性比较大的药物,使之烈性不至于太过,让急性之药物,走得慢一些。
 
另外,脾胃主中央土,中土运化木、火、金、水四方。胃土为水谷之海,脾土转输水谷以散精气而营养全身,为生长后天之本,故从古达今的良医对治疗五脏六腑之病,无不注重脾胃和联系脾胃用药立方,因为中土是木、火、金、水的中枢核心。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於三、六、九、腊的辰、戌、丑、未之月各取十八日,而每一昼夜亦有辰、戌、丑、未之月亦属中土时辰)所以脾胃是人体后天的生化本源之核心。
 
脾以辛味泻之,这里辛味具有木之性,木性调达升散,行气化湿,跟脾之缓和有相反的特性,所以辛能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本性恶湿,湿太过则伤脾,所以这里面提到“急食苦以燥湿”。

苦味燥湿有两种,一种是清热燥湿,比如:黄连、黄芩之类;另外一种是苦温燥湿,比如:苍术、白术之类。这些都是后世用药的典范。
 
  •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肺德在收,即是肺欲收,肺的功能为收敛肃降,所以用酸味之收敛补之,加大肺肃降的功能;反之发散、宣肺则是泻之。
 
肺主皮毛,人体第一道防线跟肺的功能息息相关,皮毛直接跟外界风寒接触,所以外感直接犯肺。
 
肺苦气上逆,《辅行诀》里面是“急食辛以散之”,而到了《内经》则讲“急食苦以泄之”。为什么这里会有不同之处呢?
 
我们看辛散更多是向上向外的力量,而苦味则为向下的力量,所以这里用味之不同,肯定是对应的症状不同,对应的病机不同。太阳伤寒表实,肺气郁闭不得宣,所以患者气喘上逆,处方麻黄汤用麻黄之辛散行气而通阳,开玄府宣肺气,所以这里辛为上泻。
 
另外又有痰湿邪气阻隔之咳逆上气,所以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风寒表虚证兼见肺失宣肃之喘逆,方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化痰止咳。肺行肃降之令,气上逆为之苦,这里面厚朴味苦能降,化痰去邪;而杏仁,味苦性属苦泄,善降气,入肺和大肠,具有止咳通便功能,所以这个“泄”是为苦降。
 
  • 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肾欲坚,坚这里有藏而密实、坚实之象。肾为藏五脏之精,人体元阴无阳之所在,一个人生命长不长久,往往就看肾之藏精之多少,另外,《道德经》里面“虚心实腹”也同样强调了这个意象,这个“实腹”不是腹部结实的字面意思,而是说一个人要让自己的精微物质不断地储存在肾里面,并通过修炼变成丹一般坚实和密实,藏而不泻,这是一个人的根基,需要坚固,如此发挥肾本身的功能。
 
苦味玄寒,有降而入肾的功能,能帮助肾封藏身体生化而来的阳气,使阴包着阳,阳在阴之内,使阳更密实。
 
上边是从身体物质层面来讲的,而精神层面上看肾之神在志,一个人的意志需要坚强,这也是发挥肾本身的功效,而要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往往需要吃苦,那种在蜜罐里泡大的人,通常都缺乏能够担当重任的坚强意志,所以有有以甘泻之。
 
另外,肾苦燥,《辅行诀》里面是“急食咸以润之”,而《内经》里面则讲“急食辛以润之”,这又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前者以咸味补肾,是为增津液,这是从阴补;后面以辛润之,是利用辛味之发散行气,通阳行气生津液,这是从阳补,每个患者往往阴阳虚损不同,症候不同则用药不同。
 
这次文章的内容先讲到这里,中药里面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还有五味补泻原理都是临床用药的重点内容,这一篇文章信息密度比较大,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慢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