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守仁 |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

 来不热里 2022-04-29
图片

王守仁,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2021 年度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义教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目标内容从培养语言能力到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2011 年版义教英语课标提出了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英语课程总目标”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新课标则秉持以素养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课程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新课标第三章“课程目标” 一开始便指出:“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如下: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因为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目标从原来的语言能力单一维度拓展到四个维度。不仅是目标内容丰富了,而且目标站位更高,视野更宽。

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正当性经常受到质疑。有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说,如果英语仅仅作为能力来教,现在中小学可能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因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语言教学的内容,机器翻译完全可以胜任。此外,近年来不断地有人提出要要取消中小学英语课程,将英语从高考科目当中剔除。因此,课程目标的调整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应对社会方面的一些质疑,有助于突破英语教学的困境。

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凝练了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2017 年版高中英语课标提出来的是 “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普通高中课标修订的重点,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突显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新课标得到了一线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并且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义务教育新课标秉持核心素养为本的理念,这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经验的坚守,也是对高中新课标精神的继承。

图片

同时,义务教育新课标并不是简单地照搬高中课程标准,而是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凝练具有义务教育鲜明特征的核心素养。在总的方向和基本内涵上,义教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一致的,都突出课程的育人价值、育人贡献,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基于课程使用 “核心素养” 来概括表述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加贴切、更加适当、更具有包容性。

首先,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课程相比,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阶段性、成长性更为突出。以英语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来凝练核心素养,可以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淡化学科本位色彩。

第二,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更具有综合性和形态多样性,有些综合课程并非单一学科,如艺术、科学,还有非传统学科课程,如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适合冠之于 “学科”,而核心素养则可以包容涵盖。

第三,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段,各门课程均对儿童少年成长阶段必备的综合素质、基础性素养的培育做出贡献,使用核心素养来概括共通育人价值比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符合义教实际。

新课标凝练的义教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有何特征?我个人认为有共通性、整体性、成长性、养成性四个特征。

首先,就共通性而言,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体现了共通性:“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上位的提法,各门课程都有体现,都做出贡献,并具体落实。新课标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表现为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会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能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维品质具有明显的共通性,这些都是学生在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共通性还表现在落实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部 2014 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 “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这一概念。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根据林崇德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界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即 21 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图片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领域。“文化基础” 体现 “人的文化性”,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把文化视为是 “人存在的根和魂”,强调 “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自主发展” 体现 “人的自主性”,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把人的自主性理解为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强调 “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社会参与” 体现 “人的社会性”,包括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在 “个人价值实现” 与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之间建立联系,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领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为补充,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本次义教课标修订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一进行了对标。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目标契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义教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一般与特殊、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关系,前者要通过后者得以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后者又受前者的指引和规约,两者的内涵是贯通的。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学习能力体现自主发展,思维品质则渗透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之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应具备的共通核心素养,义教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以此为指导,关注中小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的素质。我认为对于核心素养的共通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加以重视。

第二,核心素养的整体性。新课标关于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述是“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同于高中英语新课标,义教英语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用的是“方面”,避免使用 “四大素养”、“四个素养” 等字眼,要求我们将核心素养视为一个整体。核心素养的定义为 “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三者是融为一体。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也是融为一体。新课标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段描述:

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是融合的,相互作用,相互滋养,这里的基础要素、价值取向、心智特征、关键要素主要说明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最主要的功能或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作为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四个方面都具有育人导向。在这个前提下,“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是基于文化意识的内涵包含了对英语课程核心素养 “正确价值观” 维度进行显性表述。因此,要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性观照,避免将相互交织、互为支撑的四个方面分离开来单向维度培养,而是要整合融通,突显基础教育综合性特点。

图片

第三,核心素养的成长性。高中英语学习时间是三年,而义务教育是有九年时间,正是儿童少年身心成长最快的关键阶段。义教英语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 “综合特征” 的概括描述体现核心素养的整合性、成长性。如 3-4 年级学生是“能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5-6 年级学生是“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完成学习任务”,7-9 年级初中学段直接写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是 “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分项特征” 的描述也体现成长性、进阶性特点,如语言能力三个学段的描述框架分别为:“能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实现简单的沟通与交流”;“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实现基本的沟通与交流”;“能在教师引导和协助下,……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表达基本准确、连贯、顺畅。”义教英语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涵盖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七年时间三个学段之间有逻辑关联和顺序性、进阶性特点,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这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体现整体性与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的统一。

第四,核心素养的养成性。核心素养具有养成性,是指它是后天形成,可教可学。林崇德教授指出: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学生核心素养要通过学校课程来培养,学校正式的课堂成为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平台,在这里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要教好,学要学好,做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核心素养的养成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等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新课标中“教师指导和帮助”、“教师引导和启发”、“教师引导和协助下”的表述都表明教师教学在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落脚点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义教英语新课标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规律,凝练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这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重点。“素养导向”体现了课程的价值追求,是新时期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核心素养是义教课标之 “魂”,统领课程标准的各个章节,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直至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教学方式、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各部分,都围绕核心素养这根主线、主轴。

课程目标是对核心素养的体现,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将本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育人价值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英语课程目标是应有之义和必然逻辑。新课标第三章 “课程目标” 分三个部分,一是核心素养内涵,二是总目标,三是学段目标,可见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标准各部分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细化的课程目标要求。核心素养的表述相对来说简洁、宏观,是一般描述。课程目标特别是学段目标相对而言则要更为具体,是基于教学内容和行为、学生学习特点提出来的,与课程内容关系更为直接,并有活动的特征。

在 2011 年版义教英语课标课程 “总目标” 的表述中,目标内容按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顺序排列,并提出具体的 “目标要求”,占据中心位置的是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则秉持以素养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明确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图片

英语新课标基于义务教育的特点,将英语课程分为按 “3~4年级”、“5~6年级”、“7~9年级” 三个学段,依据课程总目标和核心素养的 “综合特征” 和 “分项特征” 制定相应的学段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学段目标同时沿用了原来的分级目标表述,但将五个级别调整为一至三级三个级别,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路径更为清晰明了,也更具操作性。学段目标是学生在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或期待。义教课标从三个表现维度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学段目标展开描述,结构化地呈现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在各个学段应该达成的目标要求,体现出学段目标之间的顺序性、连续性、进阶性。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突出了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课程育人价值导向,其内容比原课标的目标表述更丰富,站位更高,与党的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变化、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密不可分,具有新的内涵和明显的时代特征。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义教英语新课标有具体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第四章“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第六章 “课程实施” 的 “教学要求” 部分有很好的建议。2017 年版高中英语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 “英语学习活动观”,义教英语新课标继承了高中英语课标的理念,将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视为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结合义务教育实际,坚持 “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义教英语新课标提出 “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课标附录 5 提供了三个学段的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整体性,这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强化实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的整体意识,避免单向维度的碎片化教学,避免碎片化的知识学习,使得英语课程教学既是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持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有效形成的整合发展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确定的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标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英语课程目标内容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化,是理念的转变,即从以能力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转向以素养为中心的育人本位。

图片

在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学段,应关注培养学生基础性、综合性的共通性素质。基础性不仅体现在认知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品格的逐步发展上,体现在为全面发展打基础,打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生底色,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形成的是整合的、可沉淀、可迁移的综合素养,融合了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可伴随学生一生,使其终身受益。义教英语新课标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指明了新课程建设方向,要求我们从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立德树人的高度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如何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实践。



来源 | 英语教学研究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