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吗?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特别关注细节。检查卫生,手要伸到看不见的门框顶上摸一摸有没有灰尘;检查作业,要看一看作业本上的批改等级是否一致;桌椅摆放,老师们很用心在地上贴上了各种标记。印象当中,这样的细节管理应该是从企业界学来的吧? 看起来,确实对管理非常有用。各行各业都在学习细节管理,似乎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 但是,这是真的吗? 我们学校在某些管理上,也是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每一间厕所里都有纸巾,女生厕所里还有棉签、卫生巾等女生用品。各个班级里也都有自己的细节管理,雨伞有雨伞架,风扇有风扇罩。这些细节的管理,给许多外校来参观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的确,老师们在细节处非常用心。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许多细节学到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果。比如给每一张桌子固定好位置,贴好标记。可是,我发现学生的桌子并没有整齐。再比如,雨伞架都配齐了,可是我发现雨伞只不过换一个地方乱放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吗?大家都已经关注到细节了呀。 我想说细节里可能还有细节。 或者说,比细节更重要的是理念。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写论文。有老师说,看了别人写的,我发现自己也有在做,可是就不知道为什么提炼不出别人那样的东西来。 我的回答是,你在做,很多东西你都在做,但是你是没有理念的。也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或者,没有经过深度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只是,看见别人这么做或者自己这么做,觉得这么做对学生好。 如果没有自己的理念,一件事往往会做得不够深入。而且,往往也会比较容易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不是理念的问题,而是没有达到效果的原因。是的,同样一件事,有理念去做与没有理念去做,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就拿刚才的桌椅摆放为例子,老师心中如果没有一种内在的班级秩序感,没有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从而形成好习惯的理念,只是把细节照抄照搬而来,这件事情就是注定做不成的。从这个角度看,细节可以理解为术,理念可以理解为道。 心中有道,才能驭术。 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让自己有道呢?这一定是离不开阅读,则无他法。我们经常说那个人点子真多,想法真好。根据我的判断,这样的人一定是爱读书的人。否则,就跟我们一样,都是看着前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而且,还认为就是这个样子的。 同样一件事,你是这么做的,可是书中是那样做的,而且做得有理有据。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将人家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或者说,人家的思考,会促进自己思考。 我的很多思考,都是因为书本而来,都是因为某些讲座而来。 只有思考多了,才会形成自己的理念和判断。只有有自己的理念,才会在细节上表达出不一样的精彩。 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理念决定成败。 更或者说,是在一定理念下的细节决定成败。 |
|
来自: 新用户9913Bpb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