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觉醒:一招提升你的专注力

 莫为天下先 2022-04-29 发布于湖南

 573 篇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学习的时候,手在动,脑子却想着微信有没信息。

吃饭的时候,嘴在动,自己却把焦点放在视频上。

睡觉的时候,身不动,心里却想了很多很多事情。

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俗称分心,它让我们难以专注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周岭在《认知觉醒》剖析了分心的原因,并且给出的解决方法,十分高效简单,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

1

什么是分心

作者说,为了清晰地认识分心,我们需要把注意力,分为「集中行动」和「集中感受」两个部分。

起初,行动和感受是统一的,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我们把注意力,都全部放在一件事情上。

但是后来,行动越来越熟练,分配在行动上的注意力,就越来越少,它们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跑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了。

于是,就出现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的情况。

从此,分心代替了专注,身心开始分离,并且成为一种习惯。

2

为什么会分心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分心呢?

书中给出的原因是: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想要瞬间逃离困境,这时候,分心就是最低成本、最快捷的方法。

所以,分心的本质,是逃避,面对困难,就想退回舒适区,这特别不利于成长。

当然,这不是极个别人才有的毛病,它是所有人的通病,这背后和大脑的记忆机制有关。

因为人脑使用的是背景联想记忆,也就是通过线索提示,来让我们想起特定的内容。

比如背课文卡了,提示两个字,就能背出一段话;看到雪梨,你可能会瞬间想起梨云。

这种机制,降低了大脑的耗能,但同时,也有缺陷,就是我们接收到任何信息,都会不受控制地引出其他记忆,让我们分心。

盖茨与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可见专注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到呢?

3

如何保持专注

书中给出了可以扭转乾坤的一招:让感受回归行动。

跑步的时候,就感受身体的运动,吃饭的时候,就感受饭菜的味道,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对当下行动的感受中。

最简单的小技巧,你现在就能做,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呼吸上,去感受一张一弛间,气息的流动。

作者讲了一个老故事,相信现在的你,可以立刻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人问:何为得道?

老和尚回答: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4

分心对我的影响

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我只要效率下降,很大概率就是因为分心。

不经意瞥见的零食,随机播放到触景生情的音乐,微信突如其来的小红点,这些都会让我偏移计划的航线。

我也曾经试过,在哄闹的课间学习,在地铁上创作,虽然可以保持专注,但每次结束都非常累,因为我消耗了太多意志力。

后来我终于明白,只有排除这些干扰,才能轻松保持专注。

于是,我对桌面进行了大扫荡,只留下工作必备的内容。

图片

把桌架都给拆了

音乐,我只单曲循环熟悉的,而且降低音量。

关掉电脑上的微信,远离手机,设置半小时的番茄钟。

只是这样简单的优化,就让我的专注大幅提升。

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实只是一般人,但他具有激光般的专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