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金铎医案(七)

 一个大树 2022-04-29 发布于山东

八、健脾利湿、和解少阳法治疗尿毒症一例

王某,女,58岁。

初诊1981610日。

主诉及病史∶患肾炎十余年,于1981年加重,经某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除服用西药治疗外,已用人工肾血透,每周两次。查血尿素氮25.0mmol/L,肌酐353.6mmol/L。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少许。肾图示∶双肾功能严重损害。血红蛋白70g/L1981610日求诊于赵老。刻下面色苍白,腰酸乏力,恶心呕吐,口淡纳差。

诊查∶舌体微胖,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属脾肾阳虚、湿邪羁留之证。

治法∶健脾补肾,兼祛湿邪。

处方∶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茯苓15g白术9g陈皮9g法半夏9g柴胡9g黄芩9g甘草6g苡米20g

二诊617日。上方药服7剂后,感觉不适,口干舌燥,胸满更甚,欲冷饮,不思食,舌脉同前。赵老认为是患者虚不受补,遂改用健脾利湿、和解少阳之剂。

处方∶党参12g白术9g茯苓15g陈皮9g白蔻仁5g甘草6g柴胡6g黄芩6g当归9g丹皮9g车前草20g黄柏9g

三诊72日。上方药服14剂后,诸症有减,呕止能食。药已对证,尔后随证稍加出入,调理半月余,诸症平稳。血透由每周两次改为每周一次,十天一次改为两周一次,再改为三周一次,直至完全停止血透,至1986年近5年,生化检查趋于正常,病情基本稳定,情况良好。

【按语】慢性肾炎久治不愈或失治、误治,转化为尿毒症,患者多表现出一派正虚邪实之象。此时,把握邪正关系实属重要。该患者罹病十余年,初辨为脾肾阳虚、湿邪羁留之证,用温补脾肾兼祛湿邪法。但患者虚不受补,赵老便改弦更张,用健脾利湿、和解少阳之剂。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白蔻仁、车前草、陈皮、黄柏以利湿浊;柴胡、黄芩以和解少阳;当归、丹皮以养血活血。方药切中肯綮,药后获效。说明赵老治学之严谨,前诊存在不足,二诊则予以矫正,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以临床疗效作为检验思维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堪为吾辈效仿。

九、先祛湿后养阴治疗大渴引饮一例

芦某,男,39岁。

初诊19871125日。

主诉及病史∶十余年来口渴咽干,烦渴引饮,每天饮水二十多升。曾去多家医院诊治,各项化验检查未见异常,亦从未间断治疗,服药无数。既往眠差多梦,胸闷心悸,喘促气短,纳呆,身困乏力,四肢发凉;大便溏泄,每日数次;小便清长。近年来腿浮肿,早泄。

诊查∶形体胖大,腹满;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脉弦数,右大于左。颜面略浮,口唇红,舌质红、有龟裂,苔白腻微黄。

辨证∶三焦气化失司,水饮内停,饮停气滞,日久则津液亏损,致大渴引饮。

治法∶先予清热祛湿,变通三仁汤投之。

处方∶杏仁9g(炒打)白蔻仁5g(打)薏苡仁20g茯苓15g车前草20g六一散18g(包煎)厚朴花9g藿佩梗各6g石菖蒲9g木瓜12g甘草6g

二诊1217日。服上方药近20剂,喘促气短及浮肿已消,衣带渐宽,体重减轻3.5kg,饮水亦减少1/3。苔薄黄。改为滋阴润燥、凉血清热并用。

处方∶沙参15g麦门冬12g玉竹15g石斛15g(先煎)元参15g牡丹皮12g赤芍12g竹茹12g莲子心9g夜交藤20g甘草6g

三诊198817日。又进药14剂,口渴明显减轻,饮水量再减,睡眠较佳,四肢发凉缓解,早泄好转,大便每日一次稍软。脉弦稍数,答薄白微黄少津。仍遵前法,去竹茹,加生地黄20g、知母9g,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该患者为三焦气化失常,水饮内停,饮停则气滞,日久湿蕴化热,热伤阴,湿伤气,气阴两伤则烦渴引饮。原发于湿热,继变阴亏。治之之法,当先清湿热。初诊方中,本仁宣利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茯苓甘淡性平,健脾渗湿;车前草、六一散甘寒淡渗,加强利湿清热之力;厚朴花、藿佩梗、石菖蒲醒脾化湿。理气开窍;木瓜化湿和胃,消食开胃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相合,三仁相伍,宣上畅中渗下,使三焦气机通畅,脾气健旺,水饮得除。

二诊时,病人湿证缓解,内热津亏未除,遂改养阴清热之剂投之。沙参、麦门冬、玉竹、石斛甘寒养阴,生津润燥;元参、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养阴增液;竹茹清热除烦莲子心、夜交藤清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三诊时,去掉竹茹,加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生地黄和滋阴降火、生津止渴的知母。

湿热与气阴两虚交织之时,治疗最为棘手。赵老临证层次分明,权衡虚实,遣方用药,恰如其分,切中肯綮,平淡之方,可起沉疴痼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