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30条对第29条的解释

 火帝养生_WSH 2022-04-30 发布于云南

伤寒论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有学者认为伤寒论不是张仲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医圣和他的门徒共同创作完成的,本条就是证据之一。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但医圣张仲景肯定是主要贡献者。医圣之后,其门徒有可能对原著进行一定的完善和补充,也是可能的。这种师徒共同努力的结晶,在古代很多著作中都是常见的。

本条以徒弟提问开始,说患者症状很像阳旦汤证,阳旦汤就是桂枝汤的原名。但是,用正确的方法,即桂枝汤(阳旦汤)来治疗,应该能好啊,但服药后却病情加剧,出现了“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的症状。老师(即医圣张仲景)在实施了正确的治疗之后,预言说:患者到半夜的时候,手脚就会温乎了,两条腿也能伸开了,后来果然就像老师说的一样。“何以知此”老师您是怎么知道他半夜就能好起来的?

医圣张仲景回答:“患者的脉相,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这一段是老师的解答。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从症状上来看,很像桂枝汤证。但是不能用桂枝汤,因而就在方子里加附子。“附子温经,亡阳故也”。这是解释加附子的原因。因为患者阳虚,所以加附子温经。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厥逆、咽中干、烦躁”这是服用桂枝汤后出现的症状,是阴阳两虚加重的表现;“阳明内结、谵语烦乱”这是服用甘草干姜汤之后出现的症状,是胃热胃燥的表现。

下面分别讲应用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和调胃承气汤的原因。我们上一条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说了,请参阅上一条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029165495.asp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