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一口气写下23万字,被尊为“我朝书圣”,这才是印刷体的老祖宗

 kenu 2022-05-01 发布于上海
他曾一口气写下23万字,被尊为“我朝书圣”,这才是印刷体的老祖宗!!

在今天北京的西郊万寿寺当中,有一座巨钟,此钟也是目前世界上存世最大的一个钟了,此作乃是在明代永乐年间铸造,后来移至了大钟寺,最后才藏于万寿寺当中,此钟一经敲响声闻数90里,并且其声音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与节奏,如今五百多年过去了,依旧完好无损。
此钟便是著名的永乐大钟!
在这件永乐大钟上面,有23万字的铭文,而这些铭文乃是明代一位顶级的书法高手一口气写完,此作便是印刷体的老祖宗,也是所谓“馆阁体”的祖师爷,并且被明成祖誉为“我朝书圣”的大书法家沈度。
沈度是承接元明两朝的一位书法宗师,在《明史》当中有这样的记载:
“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成祖擢为翰林典籍。度之书,独为上所爱。”
意思是沈度精通五体书法,真、草、篆、隶、行无一不精,并且他的书法过于出色,所以被明成祖朱棣拔擢而翰林院的典籍,同时他的书法也极被朱棣所喜欢。
其实“馆阁体”是清朝的称谓,这种字体在明代称之为“台阁体”,这种写法的特点被后人总结成了四个方面,方正、圆润、光洁、整齐。
其中最初的“馆阁体”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沈度写的楷书,极富变化,并不是我们时常见到了的类似于“美术字”、“印刷体”的模样。
沈度与他的儿子沈藻都是精通楷书的高手,两个人都有真迹传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度《敬斋箴》《谦益斋铭》和沈藻《楷书桔颂帖》。
从这几件作品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沈度用笔每一个点画都细腻而超拔,在严谨中富有巧妙的变化和韵致,跟今人写的千人一面的“美术字”不同,这种变化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在用笔上扎实和极有节奏感,并不是单纯依靠毛笔的笔尖来作出中锋的姿态。
从其起收笔和钩折之处,我们也能够发现,沈度也是唐人笔法的继承者,并且在点画的使转和运动当中,也有赵子昂的笔意。他被清代的“淡墨探花”王文治评价道:“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虽然“馆阁体”在当代备受批评,其实这种批评往往只针对于一些死板、刻板的书写,将书法写“死”了的一种现象,而沈度的书法可以说是一种“活”的馆阁体,同时其书卷气十足,一看就是读书人写的字,跟今天的某些书写所写的“印刷体”并不是同一回事。
同时沈度此人“风度萧散,为人贞静”,不仅学识高,同时修养极好,同时也是字如其人的一个典范。
所以他的书法被历代学人所推崇,也是当代书法人习练楷书的一个绝佳的墨迹本。
而今,我们将藏于北京故宫的这件沈度《敬斋箴》《谦益斋铭》和沈藻《楷书桔颂帖》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欲购此沈度、沈藻楷书全卷,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