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战中考的最后阶段,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分解目标和任务?

 张福涛lu70kpm9 2022-05-0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随着中考的临近,老师和学生的复习节奏都非常紧凑,加上疫情防控的严峻局面,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吃不消。但越是这个阶段,学生越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稳住节奏,立足学科增长点展开复习过程。

中考于学生而言,是必须独立面对的高难度任务。我这里所说的难,并不是单纯地指知识与测试本身,而是中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

这也许是实际意义上,学生求学经历中第一次重要的自我选择。

学生心里的不确定和慌张感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作为三年伴学的师长,每一位老师也都是竭尽全力且身扛压力的。

面对挑战,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应对逻辑:目标较难时,要学会分解任务。

分解学习任务就是复习阶段的底层逻辑!

01

为什么要分解目标和任务

既然我们都认同中考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中考目标。

中考目标的确定要把握两个度,既不可太高,也不能太低,学术上叫做“最近发展区”。以南京市中考为例,目前离中考还有不到60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60天里应该是有不同跨度的进步空间的。

从量化的角度看,中考的目标可以具体为考入的学校目标或考到的总分目标。而总分目标又是由一个又一个具体学科(南京中考有7门学科)的分数目标相加而来的。

在当下,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从具体的学情出发,哪些科目提升空间大,还有多少空间,哪些科目稳定发挥即可,是需要老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

因此,要想提高复习的综合性价比,就需要对中考目标进行学科分解,从而生成不同程度(包括质和量)的任务要求。

02

如何分解目标和任务

我先提供一张我在2019届使用的《中考目标分解表》,看一下具体的分解项目。

图片

表格的主体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聚焦目标分数,从两个维度进行分解:学科维度、时间维度。

学科维度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总分目标分解到每个学科中,结合自己的情况,每个学科预期达到多少分;时间维度上,结合一摸、二模、考前一周进行推进,让分数的上涨和波动留足时间。

第二板块聚焦行动策略,即为了达到学科目标分,可以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具体行动。

这就需要对具体学科进行针对性分析,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进行个体调整。通常情况下,我建议列举2-3条,因为如果只列1条,很容易出现行为疲劳,容易放弃,如果不起作用,缺少替代;3条以上的措施,东一榔头西一棒,行动上缺少重点,无法深入。

让我们看一下学生填写的情况(因为是上一届的,所以存图已经找不到了,勉强看一下低清晰度版)。

图片

学生的填表中,有两个特点,巧用就能提高实效:

  1.反复修改  

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没有清晰地自我定位和分析。而填写的过程,恰恰给学生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思考,因为数据是不能胡乱凑的,否则就很难达成。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既然是自己认真分析后定下的,就值得自己去努力实现!

  2.听取意见  

黑笔的措施是学生独立制定的,红笔的部分是学生在拿着自己的方案与任课老师交流后,听取建议进行修改的。

我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计划主动找任课老师“把脉”,在一对一的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寻找到复习的增长点。

大部分学生是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分数的,通过制定策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大胆找老师沟通的机会,也起到了促进师生关系的润滑作用。

图片

03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业

通过学生填写的分解表,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积极作用。为了更优化地发挥教师的指导性,我们不妨在以下三点下功夫。

1. 引导学生追求价值感

尽管学生面对中考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学生若想真正理解梦想、目标并付诸长久的行动,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备考中的学生并不像是征战四方的勇者,而更像是逼迫搬砖的奴隶。所以他们的成就感很低,坚持度也不强。

在分解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挑战自己的学科现状,鼓励其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追求自身价值,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有冲动的。

2. 正面回应,鼓励合作

学生初步制定的分解目标和行动策略,很多情况下是很不成熟的。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否定,更不能降维打击,而是要抓住学生“向好”的积极心态,既帮助他分析和巩固优势,更指导他正视问题和不足。

正面回应是客观的分析,是基于现状的拆分,比如要把整张试卷进一步分解到题型和知识结构上,查准漏才能补对缺。

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单纯靠学生和教师的一腔热情,只是表面打鸡血。课上或课下针对某一知识的讨论、开放性问题的各抒己见、综合题目的一题多解和一法多题,都能较为持久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克服复习瓶颈。因此教师的指导和授课就格外重要。

3. 提供爱和支持的环境

学生在填写分解表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强化“中考这件事很难”的意识,那么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一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和补偿。

教师与学生在分析表格,提供建议的时候,要向学生传递出“我会帮你”、“我会与你共同面对”的态度,丰富学生的情感链接,在“中考这件事很难”的基础上,产生“但是我可以通过努力做好,并且我能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面对中考这件事。”

这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心理暗示,也算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具体表达。

设计学生的目标达成与分解活动,是指导学生积极面对中考的具体做法。

把教师的苦口婆心和家长的关心唠叨转化为具体的支持行为,并赋予行动内在的逻辑。

我们退到学生的身后,才能培养出懂得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而努力的逐渐成熟的少年。

作者 | 沈磊
来源 | “沈磊的班主任手记”公众号
责编 | 雅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