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咳嗽,除了《伤寒论》都不好使?看看吴鞠通咋说的

 新用户25016145 2022-05-01 发布于湖北

俗话说“外科不治癣内可不治喘(咳)”,言外之意内科临床“咳喘”不好治疗,容易砸自己招牌!

咳喘一证病机繁多,迁延日久,虚实夹杂,难以一蹴而就。

当前,有一种思潮,认为只要一上经方,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子,必然能药到病除,效如桴鼓!殊不知学医三年,天下无不治之病,治病三年,天下无治病之方!

仲景的方子确实好用,对于一些咳喘如小青龙,麻杏甘石汤,厚朴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但是对于有些患者并不见得每每均能获效。仲景自己就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更反对“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医圣告诉我们,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学医的根本途径,而不精研方术,沽名钓誉,“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所以抬一家,压一家,在医学的道路上是行不通的!

就以咳喘为例,不能在临床中一看到咳喘就只有仲景治法,我们看看吴鞠通对于咳嗽的认识,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有所感触?

上焦篇,暑温

第二十八条、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咳而无痰,不嗽可知,咳声清高,金音清亮,久咳则哑,偏于火而不兼湿也。即用清络饮,清肺络中无形之热,加甘、桔开提,甜杏仁利肺而不伤气,麦冬、知母保肺阴而制火也。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知母方

即于清络饮内,加甘草一钱,枯梗二钱,甜杏仁二钱,麦冬三钱,知母三钱。(清络饮:鲜荷叶边(二钱)鲜银花(二钱)西瓜翠衣(二钱)鲜扁豆花(一枝)丝瓜皮(二钱)鲜竹叶心(二钱)现代剂量(仅供参考)鲜荷叶边(6g)鲜银花(6g)西瓜翠衣(6g)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g)鲜竹叶心(6g)煎服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凡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皆可用之。)

第二十九条,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既咳且嗽,痰涎复多,咳声重浊,重浊者土音也,其兼足太阴湿土可知。不甚渴,渴不多饮,则其中之有水可知,此暑温而兼水饮者也。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泻湿,预夺其喘满之路;水用甘澜,取其走而不守也。

此条应入湿温,却列于此处者,以与上条为对待之文,可以互证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辛温淡法)半夏(八钱)茯苓块(六钱)厚朴(三钱)生姜(五钱)杏仁(三钱)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

上焦篇,湿温,寒湿

第四十七条、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金匮》谓喘在上焦,其息促。太阴湿蒸为痰,喘息不宁,故以苇茎汤轻宣肺气,加杏仁、滑石利窍而逐热饮。若寒饮喘咳者,治属饮家,不在此例。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辛淡法)

苇茎(五钱)薏苡仁(五钱)桃仁(二钱)冬瓜仁(二钱)滑石(三钱)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上焦篇,温疟

第五十二条、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肺疟,疟之至浅者。肺疟虽云易解,稍缓则深,最忌用治疟印板俗例之小柴胡汤,盖肺去少阳半表半里之界尚远,不得引邪深入也,故以杏仁汤轻宣肺气,无使邪聚则愈。

杏仁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三钱)黄芩(一钱五分)连翘(一钱五分)滑石(三钱)桑叶(一钱五分)茯苓块(三钱)自蔻皮(八分)梨皮(二钱)

水三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上焦篇,秋燥

第五十四条、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桑杏汤方(辛凉法)

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

中焦篇,湿温

第六十七条、风暑寒湿,杂感混淆,气不主宣,咳嗽头胀,不饥舌白,肢体若废,杏仁薏苡汤主之。

杂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气不主宣四字为扼要。故以宣气之药为君。既兼雨湿中寒邪,自当变辛凉为辛温。此条应入寒湿类中,列于此者,以其为上条之对待也。

杏仁薏苡汤(苦辛温法)

杏仁(三钱)薏苡(三钱)桂枝(五分)生姜(七分)厚朴(一钱)半夏(一钱五分)防己(一钱五分)白蒺藜(二钱)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下焦篇,寒湿

第四十八条、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金匮》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盖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饮病当温者,十有八、九,然当清者,亦有一、二。如此证息促,知在上焦;涎稀,知非劳伤之咳,亦非火邪之但咳无痰而喉哑者可比;右大于左,纯然肺病,此乃饮邪隔拒,心气壅遏,肺气不能下达。音出于肺,金实不鸣。故以麻黄中空而达外,杏仁中实而降里,石膏辛淡性寒,质重而气清轻,合麻杏而宣气分之郁热,甘草之甘以缓急,补土以生金也。按此方,即大青龙之去桂枝、姜、枣者也。

麻杏石甘汤方(辛凉甘淡法)

麻黄(去节,三钱)杏仁(去皮尖碾细,三钱)石膏(碾,三钱)甘草(炙,二钱)

我们知道,咳嗽多有痰饮,仲景青龙类方龙腾水收,但是如果是湿,是湿热夹杂,我们可以试试吴塘的这些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方为上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