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第二十九条)

 玄冰生孙洁 2022-04-12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上焦篇

暑温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卷一 二十九条】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既咳且嗽,痰涎复多,咳声重浊,重浊者土音也,其兼足太阴湿土可知。不甚渴,渴不多饮,则其中之有水可知,此暑温而兼水饮者也。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泻湿,预夺其喘满之路;水用甘澜,取其走而不守也。

此条应入湿温,却列入此处者,以与上条为对待之文,可以互证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辛温淡法)

半夏八钱,茯苓块六钱,厚朴三钱,生姜五钱,杏仁三钱

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日三。

两太阴,是指足太阴脾和手太阴肺。暑为温邪,首先犯肺。前如白虎汤、清络饮之类皆是治肺经暑热。本条兼有太阴脾病。脾属土,土气湿,暑易挟湿,所以本条所述,实乃暑湿两伤脾肺

湿为水停所化,其性重浊,所以病人“咳而且嗽,咳声重浊”。自辨曰:“不甚渴,渴不多饮,其中之有水可知,此暑温而兼水饮者也。但此处未必只是水饮,也可以是水湿。

身不热,汗不出,说明暑热并不明显,所以吴鞠通自己也说“此条应入湿温,却列入此处者,以与上条为对待之文,可以互证也。”

脾为水湿所困,所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咳而且嗽,痰声重浊,所以加厚朴、杏子燥湿下气,以降肺气。

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第41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治水停心下之痞呕吴鞠通用来治疗暑湿伤脾,治湿有余,清暑不足,如果确为暑日所发,应当兼顾清暑。

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剂量:半夏一升,茯苓三两,生姜半斤。鞠通此方,半夏用八钱,生姜五钱,按伤寒论一两折为一钱换算,并无减量。尤其半夏八钱,超过寻常用量的(折为公制,相当于24克)。实际运用可以酌减茯苓六钱,剂量加了一倍,可能意在加强渗利,使湿邪由小便而出。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温病条辨》条文: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第二十八条)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第二十七条)

温病条辨——上焦篇 (卷一 第二十六条)

  内经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但是它言辞古奥,学习者往往觉得比较难懂,读了之后又很难直接用于临床实践。我的新书《一起读内经》立足于临床,用比较浅显的文字解读了《内经》重点条文。有解读、有分析、有方药、有医案,还有名师作序,作者原声音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更好地学内经,用内经。现在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进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赞微店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