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名医祖传秘方 2022-05-01 发布于山东

中医药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同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科学。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虽有曲折,但却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且自成体系。即使西方近代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也未能取代它的地位,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继续为人类造福。它的“五行”、“八纲”、“四气”、“五味”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中医药治疗诊断鱼病,就应该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制剂等科学结合起来,应用到鱼病防治工作中去。下面就中医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谈一下笔者的体会:

一、鱼病诊断中医诊断研究“望、闻、问、切”四诊。

四诊中,望:指在鱼病诊断中,注意观察鱼群活动状况,独游情况、体色变化,有无红肿、红点、白膜、溃烂,是否狂游、露鳍、跳跃。看:指看水质、水色、生物种群;看饲料质量和抢食情况等等。闻:闻水体气味、底质状况、饵料气味。问是向管理人员详细询问渔事管理情况如投饵、用药、摄食,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和鱼群的活动情况。切:就是通过化验水质各项指标、镜检、剖检、培养等措施,进一步确诊。

二、辨证施治一切破坏鱼体正常功能,引起疾病的因素,不论是体内生成还是体外入侵,都是病邪。

主要为寒、湿、热、燥、虫。不管哪一种疾病,总发生在鱼的某一部位,或在血、在气或在一部位。一定部位的疾病也表现一定的症状。传统中医学常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来概括疾病的性质。称为“八纲辩证”。治疗上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为原则,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补偏救弊,促使机体恢复平衡,治愈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