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方:春夏喝“八珍汤”,调和脾胃,气血双补!

 看书童 2022-05-0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八珍汤是中医里气血双补的名方,很多人都认为,秋冬喝最好。其实,这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八珍汤,重在养心、肝脏,心、肝两脏属于阳脏,所以,对应《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总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春夏喝八珍汤最好。当然,也不是说其他时间喝八珍汤就不好,从时令来讲,春夏喝效果当然好过秋冬喝。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我们个人本身的体质来看问题,根据身体状况来决定怎么喝八珍汤。

图片

1

八珍汤组成:人参(党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症。面色萎黄,头晕目眩,体倦气短,心悸怔仲,食少,舌淡苔白,脉细弱。

八珍汤适合以下人群:手脚冰凉,怕冷的人;面色苍白、萎黄,气短、懒言;容易乏力、嗜睡、易疲劳、流虚汗者;贫血、月经量少、起立时头晕、经期头晕头痛的女士;气血虚月经不调女士;准备怀小孩的女士;因气血虚弱而流产的女士;产后气血亏虚女士;驻颜美容女士;更年期气血虚女士。

方解:八珍汤出自《瑞竹堂经验方》,本方所治气血两虚症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

图片

2

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表现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

故气血两虚应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药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既补血又补气,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