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妊娠初期,母体血液的孕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黄体,妊娠8周后,主要来源于胎盘,而且此时胎盘合成孕激素的功能已经完全取代了卵巢黄体合成孕激素的功能。 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是,人类孕期孕激素的水平是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逐渐升高的,直至妊娠晚期(见下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孕激素是如何合成的? 女性在排卵后,塌陷的卵泡壁内长入大量的新生血管,转变为黄体。LH促使黄体细胞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子宫内膜同时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进入分泌期,为受孕做准备。若未受孕,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负反馈作用,FSH和LH分泌减少,黄体萎缩退化,出现月经;若受孕,在受精后6天左右,胚泡滋养细胞分泌hCG维持卵巢的黄体功能,并转变为妊娠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孕激素有哪些作用? 孕激素的受体存在于子宫内膜和腺体的上皮细胞、子宫基质细胞和子宫肌层等,雌激素对孕激素受体的表达起促进作用,孕激素则为负反馈调节。 孕激素可维持孕期子宫平滑肌的安静状态,防止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孕激素可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和乳腺小叶的增生,为分娩后泌乳做准备。 孕激素可作用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升高基础体温。 孕激素可在孕期呈动态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孕早期通过拮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孕晚期拮抗作用减弱,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利于启动分娩。 孕酮的分泌规律是怎样的? 孕酮在一天之中是间断释放孕酮的,且每个人的孕激素受体功能不同,所以瞬时的孕酮值并不完全反应血中孕酮总量,不具有很大意义,也不能预测妊娠结局。
检测孕酮有什么意义? 推荐早孕期测定hCG测定评估妊娠状态,hCG>25ug/L就可以诊断为临床妊娠,而非孕酮的测定。 会阴弹性差、阴道口狭小或会阴部有炎症、水肿等情况,估计对于妊娠期女性,孕酮的高低并不能有效提示黄体功能的情况。但鉴于早孕期妇女存在紧张、担心的心理,和合并先兆流产及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可以预防性的补充孕激素“保胎治疗”,同时根据学hCG和超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胎儿娩出时难免会发生会阴部严重的撕裂。 但孕酮低不是流产的原因,难免流产的患者孕酮值降低是胚胎质量异常的结果,通过补充黄体酮也是于事无补的,这时候,孕酮降低是胚胎停育的后果。 对于非孕期女性,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孕酮来判断是否已排卵。 哪些情况下需要黄体支持? 根据“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黄体支持的适应症还包括: 应用超促排卵方案行体外受精/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VF/ICSI-ET)等助孕治疗,ET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自然周期排卵后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时,部分妇女存在自身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 促排卵周期实施FET时,存在潜在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雌、孕激素药物替代周期(人工周期)FET,完全使用外源性雌、孕激素药物替代黄体功能。 既往有复发性流产病史。 先兆早产。 禁忌症 (1)疑似或存在动、静脉血栓的患者,有静脉炎、脑中风等既往病史患者应慎用。 (2)乳腺恶性肿瘤或生殖系统激素依赖性肿瘤,有明确雌激素治疗禁忌证患者。 (3)黄体酮过敏者。 什么情况下需要查孕酮? 以月经规律且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为例,在月经的第21-23天检测孕酮,用来确定有无排卵及排卵是否正常,可作为不孕患者的基础检查。 应用促排卵药物后确认是否发生排卵。 有性生活且未妊娠女性发生异常子宫出血时。 出现腹痛、先兆流产的症状等,检查提示可疑异位妊娠时。 高危妊娠孕妇监测胎盘及胎儿存活情况。 用于排除某些疾病,如卵巢黄体囊肿、葡萄胎、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绒毛膜上皮细胞病变、脂质性卵巢瘤等。 孕期正常的孕酮值是多少? 孕期正常的孕酮值女性在怀孕期间孕酮的含量均值为25ng/ml(80.3nmol/L),当孕妇的孕酮值为≥25ng/ml的范围为正常,当孕酮含量在15~25ng/ml之间则表明可能存在黄体功能不足,而当孕酮含量≤15ng/ml且超声下无胎心搏动时,则可能出现不良妊娠,出现先兆流产或流产不可避免。 如何提高孕酮? 如果存在先兆流产,则要口服孕酮类制剂,比如地屈孕酮、黄体酮。 饮食上可以多吃大豆、草莓、柚子、猕猴桃、果胶食物及富含膳食纤维都可以帮助补充孕酮和维生素E。 减少劳累,充分休息,也有助于体内激素的恢复。 孕酮不是早孕期检测的标配,没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不需要反复查孕酮,孕酮水平也不能反应妊娠结局。当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存在不良妊娠史的患者预防性应用黄体酮是必要的。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转载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好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