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铁涛秘方——肺炎咳嗽方

 中医睡眠张医生 2022-05-02 发布于湖北

肺炎咳嗽方

【组成主治】

    百部10g,紫菟10g,橘络10g,海浮石10g,冬瓜仁10g,杏仁10g,五爪龙20g,苏子10g,莱菔子10g,甘草5g。功能降气化痰,宣肺止咳,主治咳嗽。

【用药心得】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为内、儿科常见病之一,又名“肺闭”、“喘咳”、“肺风痰喘”。以发热、咳嗽、痰多、喘憋等为特征。肺炎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肺炎咳嗽的治疗,邓教授认为宜降气化痰,宣肺止咳为主。本方为邓教授治疗肺炎咳嗽之效验方,方取止嗽散和三子养亲汤之意。方中百部、紫苑、杏仁润肺降气,止咳化痰;橘络、海浮石、冬瓜仁清肺化痰;苏子、莱菠子降气平喘.消食化痰;五爪龙为邓教授常用岭南草药,有“南茂”之称,其性缓,益气而不作火,补气而不提气,扶正而不碍邪,功能益气健脾,祛痰平喘,用于肺虚咳嗽效果甚佳。

【临证经验】

        咳嗽是最常见的,比较易治有时又极不易治的一种病证。说它易治,如感冒咳嗽,按四时感冒辨证论治不难治愈;说它难治,除了如肺结核、肺癌等难治之病有咳嗽之外,有时外感咳嗽治疗失当,或不注意禁口(如咳嗽初起饮了鸡汤、猪肉汤之类),往往20多天以至1~2个月不愈。还有些医者过早使用收敛止咳之药,致患者咳嗽不畅,痰更难出,迁延难愈。对于饮食腻滞之久咳,除了根据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之外,邓教授喜加用杭果核(10g)或莱龈子(10g)予以消导治其标,标本兼治咳嗽可愈。

      “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咳嗽禁忌过食生冷,虽或肺有风热者,亦不宜饮冰、食冷藏之食物,过食生冷之咳嗽,治应兼予蕾香、生姜、苏叶之类温化之品。邓教授还发现有些肺虚或寒或平素体弱的咳嗽患者,贪凉而睡卧竹席,致肺部受凉而引起哮喘,应即告知改睡草席,辨证用药之外兼予艾灸肺俞、足三里治之。

       有些难治之咳嗽,由于不注意天时与地理,亦难得辨证之要领。如暑热天之咳嗽,应加清暑之药(莲叶、扁豆花、西瓜皮之属),秋天咳嗽,要加润燥之品(桑叶、沙参、玉竹之类)。燥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应向《温病学》中吸取治法。广东人于秋冬季节到北京等北方地带,往往住上七八天之后,不论有无外感,初则喉干、继而咳嗽,对于这种咳嗽非润肺燥不行。南方卑湿,北方干燥,再加上暖气设备使空气更加干燥,肺津易伤,故非加润燥之品不可。凡治咳嗽,只知消炎而不分天时,不知地理者,难治此等咳嗽。邓教授近几年凡到北京而时在深秋以后,停留时间超过六七天者,必服六味地黄丸(每天9g),能收到预防喉干引致咳嗽之作用。

      肺气肿之患者,咳嗽屡作,有些病例除痰而痰不减,止嗽而嗽不已,颇为棘手。邓教授认为肺气肿者其肺必虚,绝大多数患者舌质嫩而有齿印,或脉大而无力,乃肺脾两虚所致。邓教授治此病,喜用四君子汤加五爪龙,培土生金以治其本,合三子养亲汤顺气除痰以治标,若气喘者重加鹅管石以降逆气,再根据寒热兼夹加减用药,久治有效。五爪龙即五指毛桃根,有南芷之称,此药性味和平,益气而不提气,扶正而不碍邪,虽有外邪亦不忌。肺气肿患者,交秋之后于病情平稳之时,每周或半个月炖服人参10g一次以增强体质,如此行之数年,可望根治。

        古人说:“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40年前余云岫之流,用以嘲笑中医学不明咳嗽之病位在肺,岂知咳嗽不仅是肺的毛病,它与全身脏腑疾病有关,这正是中医学高明之处。人类疾病层出不穷,能根据中医系统的理论,多加观察,思考与实践,自有所得。

        本方虽为肺炎咳嗽专设之方,但诸药配伍以降气化痰止咳为主,因此临证加减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外感咳嗽加豬莲草15g、桑叶10g、薄荷6g(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g、芒果核10g;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g、扁豆花10g、西瓜皮15g;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g、沙参15g;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蕾香10g、生姜3片、苏叶6g;痰热咳嗽加黄苓12g、瓜萎15g、竺黄10g。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