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压法定位,不同血量用以不同效用 | 井穴之妙用

 新用户15049840 2022-05-03 发布于江苏

   本  期  导  读    

穴要少一点,位置要准一点。

图片

井主心下满

在十二经的腧穴中,有一类腧穴不太容易引人注意。它们位于四肢末梢,位置极浅且没有什么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所以不容易理解它能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十二井穴。

早期论述井穴功效的文献是《难经》,在《难经·六十八难》中记载:「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古代医者认为井穴主「」,是阴阳经气交接的部位,有疏通经气、宣导阴阳的作用。

但是如此表浅,分布在人体细枝末梢部位,也没有重要结构的井穴又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功效呢?初次接触腧穴的我对于「井主心下满」这个功效充满了疑问。

临床多年之后,我渐渐发现井穴的确具有交通阴阳的急救作用,尤其是点刺放血,可以调理各种气机郁闭、火毒内盛的病症,对咽喉肿痛等实热证有改善。

但是用于调理心下满闷的病症依旧没有心得,也没有听过哪位针灸医生有这方面的经验体会。直到2004年我在北中医读研究生时,听到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朱晓玲老师说起她的一个临床案例。

图片

这是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主诉是胃胀满,饮食不下6个多月。半年来跑遍了京城各大医院,胃镜显示「胃黏膜脱垂」,服西药无效,后又连续吃了40多付中药,结果感觉胃胀满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已经胀到了脖子。由于纳食不馨,整个人精神萎靡,日渐消瘦。

求助到针灸,但是针灸一个多月亦未见好转。病人到朱老师处就诊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朱老师当时只是一个年轻医师,门诊病人不多,她就开始仔细问诊。

原来患者本人也是一位老师,半年前在她吃饭的时候突然听闻父亲得了重病,情急之下,感觉胃中闷堵,从此之后一直没有缓解,后来在调理过程中还逐渐加重。

朱老师详细问询了她调理的经过,发现在她半年来的调理过程中,中药是根据她「胃黏膜脱垂」的病理状态,采用补中益*气的治则,结果是胃胀满越来越重,从胃胀到了脖子。

在针灸调理时大多数医生都采用了公孙、内关、足三里,中脘、天枢、曲池、合谷等调理胃肠的配穴,但均未出现好的效果。朱老师边问边想,这个病一定不能再沿用以往的调理思路,必须另想办法。

猛然间她想起「井主心下满」这句经典,胃胀满不就是心下满吗?

再加上患者发病时,有明确的情志因素,肝气横克脾土,导致中焦气机郁闭,本身病症属气闭实证,却服用补中益*气类中药,犯了「实实」之忌,所以才导致病症越发严重。

朱老师据此给病人针了双侧隐白、大敦,宣通太阴、厥阴气机,辅助内关、合谷宣通胸膈之气。针灸时发现病人双足冰冷,更证实了病人存在「四逆」的病机,针灸同时配合了烤灯照射双足。只有20分钟的时间,患者感觉腹中有气团运行,排气如皮球泄气一般,胀了大半年的胃脘部竟然松软下来。

而坐在下面听课的我的震惊更不在朱老师之下,至今朱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忆犹新。我既感叹古代先贤对疾患认识之深刻,又愧于自己对于这些经典认识之浅薄,此后遂开始自觉主动地加强对古籍的学习。

图片

穴要少一点,位置要准一点

后来师从于王居易教授学习经络医学时,我发现王老师尤其重视井穴的理论思考和临证运用,他认为此部位皮下毛细*血管很丰富,因此放血作用会很好。而老师在临床更是多用甲压法来诊察井穴的具体位置和淤滞的状态,成为老师临床用穴的一大特色。

图片

在此介绍一下王居易老师对于井穴的特性总结和解读,井穴是阴阳经交会转换的部位、气血流注的终点或起点,主要用于两类病机。

第一类是主「心下满」,由于本经、脏(腑)火毒郁内、热郁结于内,引起胀满、不通及实证、热证的症。

「心下满」是指各个脏腑或经络有瘀滞、火毒、热邪时,能出现胸中痞满,胸中实证、热证的表现。此时可以采用毫针针刺的方法。

第二类是经络循行部位出现实热证有火邪时取本经井穴,对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如有咽喉肿痛、目痛、或该条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疼痛,可在其井穴放血

井穴放血的量对于改善问题很关键。

有时根据血色来确定放血量,如血色淡清,说明有血虚,不宜放血;如果血色深,说明有瘀血,则应该放血,直至血色变为清淡为止。

王红民老师井穴刺血操作示范

仅供学习参考,是否可以刺血需根据实际情况辨证

讲一个王居易老师应用井穴的一个小故事做为本文结尾。

有一个学生带着夫人来看我,还带了很多礼物。我很惊讶不知到为什么他们这么热情。她说:「上次春节时,您给我针灸一次,我的病就好了。」我忘了她有什么病。她说,「你已经忘了!我可忘不了。」

原来她当时起了一个痈疖,伴有局部红、肿、热、痛。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说化脓后要手术切开,建议先服药。我给她看病时发现病的部位在臂臑穴上,相当于三角肌的前侧,属手阳明经。

我先给她察了经络,发现手阳明经确实有异常,遂在患侧商阳放血,加针刺曲池。针刺后病人走出诊室就感觉手臂已经不疼了。回家后脓就流出来了,出来得很痛快。

这个病例说明腧穴能够改善经络的气化状态。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放血较多时有泻热、化毒之功。曲池是手阳明经的合穴,能调整本经的气机。

选经、配穴用的准,就能有很好的改善。因此建议你们用穴的时候,穴要少一点,位置要准一点。

希望大家记住老师说的「穴要少一点,位置要准一点」这句话,一个穴一个穴的认真搞清腧穴的性质和特点,逐步提高腧穴研究实践的学术水平。

图片

讲师介绍

图片

王红民 老师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

· 副教授,医学硕士,执业针灸医师,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推拿教学及临床30年,其间遍访名师,2013年拜师成为王居易教授入门弟子。是王居易教授专著《经络医学概论》和《经络医学针灸医案讲习录》主要整理者之一。

·  教学与临床并重,精研古籍,探骊得珠。临证善用针、灸、刺血、推拿等多法结合,技术全面。积累针灸推拿教学案例千余例,病症包括内外妇儿多科常见病,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  首创经络推拿法,经8年教学临床实践研究形成“问、察、辨、选、推”的诊疗模式,适合临床推拿医生应用,更适合家庭常见病的养生保健。所授课程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欢迎,收获了大批民间经络医学粉丝。

·  在《北京中医药杂志》及《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经络医学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个人系列专著《经络医学研习录》医话故事及医案集、《经络诊察与推拿临床思维训练》等。

小儿推拿临证举例(抓虫子):


经络诊察举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