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公的特长真是解梦吗?其实他做的这些事,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5-03 发布于北京

提起被周武王托孤的周公旦,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周公解梦》这本书,仿佛这位赫赫有名的贤臣,最拿手的本事就是算卦和通灵。周公真的是一位算卦和通灵的高手吗?

正史中好像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制度创新的本事还真是让人不能不佩服。

周武王打下天下不久就去世了,因为武王的儿子年纪还小,继位后暂时还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就由武王的四弟周公,也就是姬旦,来全权打理国事。武王会选择把自己的儿子全权托付给周公,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周公聪明过人,很有才干,特别是在周灭商的战争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显示出了很强的军事天赋和机变能力。

其次,是周公为人正直,对武王忠心耿耿,从来未出现过失礼或僭越的情况。相对于武王其他几位兄弟,周公处事更为公允,更为注重礼法和信誉。这些都让武王觉得,将儿子周成王托付给周公,会更为稳妥,不存在被周公篡位的风险。

周公在竭尽全力辅佐周成王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有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更是一位拥有非凡远见的政治家。那时候老百姓对新王朝,新领导人还处于观望的阶段,如果当政者没有改革创新的魄力,想要治理好偌大一个国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周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接二连三推行出几项政治革新,没过多长时间,就把一个被商纣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的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欣欣向荣了。

一、大胆改革分封制度,由亲缘关系代替部落联盟

周公对夏商时期就已有的分封制做了改进,以前的领地分封,大多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的。当朝的天子,更像是个部落联盟的大统领。天子对其他分封领地的统治,不是通过武力进行震慑,就是通过联姻进行拉拢。

周公感觉以往的分封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各个联盟之间由于利益关联不大,往往造成各自为政,不服从中央统一领导的局面。于是他就改掉之前或武力、或联姻的模式,大胆创立了宗亲功臣分封模式,打起了亲情感化牌。大批分封姬姓的王室和有特殊功劳的大臣为诸侯,到不同的封地去进行相对独立的地方治理,同时还要服从周天子的号令,向朝廷纳贡,跟从天子发兵。

从感情上亲和,从法理上制约,这种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思想。周公总共分封了71个诸侯,其中姬姓贵族就有53人之多,感觉这姬姓的族人几乎都是封疆大吏了,还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家天下”。

二、创新发展继承制度,确立了嫡长子继承政治地位和财产的宗法制度的权威性

周之前,关于继承,特别是王位继承的问题,是比较混乱的。继承者既可以是老爸看得上的某个儿子,也可以搞兄终弟及那一套操作。使继承的规则混乱,标准模糊,由于确立继承人的规则模糊,经常会闹得家族不睦,国无宁日,甚至刀兵相向。

在周公旦推行宗法制之初,受到很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周武王的其他兄弟,他们从个人利益出发,全力维护兄终弟及的方式,甚至直接质问周公:你取消了我们当天子的资格,可是你自己却人模狗样地辅政,你这是在琢磨自己篡位吧?

后来在纣王儿子武庚的挑唆下,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三个弟弟干脆直接造反,要向周公讨个说法。不过周公也不是个软柿子,不仅亲自带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并且按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还政于已经成年的成王。

这下天下人都缄口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也就算是彻底稳固了。大到天子和各路诸侯,小到每个家族也都开始遵循嫡长子继承家业的原则了。

三、开创周礼,以“礼乐”方式教化和治国

周公还是开创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一套为后世大力推崇的礼乐制度。以仪典和乐舞的形式,向世人彰显等级秩序,纲常伦理,并且严格在社会上进行推广,对老百姓以“礼”进行教化。周代的以“礼”治国,从头至尾都是周人的超级原创,周公功不可没。

周公的这些“创意”,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被称为“万世之师”的孔子,对周礼更是尊崇有加,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宣传和恢复“周礼”,很多儒家的经典文献,都在借鉴“周礼”的思想,有些甚至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直到今天都在我们身边如影随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