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教教师林俊:整合教材内容 建立结构化模型——“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练习课)”教学新思考

 wangzh311 2022-05-04 发布于浙江

小学阶段特别是高年级要逐步引导学生从“做数学”“算数学”过渡到“想数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这样学生才有后劲。        ——林俊

林特说的很真理啊!以下文章来自林特。

课前思考

凡是教过高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分别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时,关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学生“清清爽爽”,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将圆柱、圆锥体积的有关内容交织在一起,学生就会“混沌一片”,错误百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除了问题难度增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教材习题编排。事实上,几乎没有教材在编写时对圆柱、圆锥体积的关系大书特书。即使像苏教版教材,编排了不少巩固圆柱、圆锥体积关系的习题,但是从编排结构看也是比较凌乱的(如下表)。

图片

怎样突破这个公认的学习难点呢?一般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分类解决,各个击破,通过各种题型的反复练习达到攻坚克难的目标。但是这样依靠模仿、记忆强化训练的学习方式负面作用很多,不仅容易回生,而且不能迁移,所以这种做法应该坚决摒弃。我的做法是正本清源,以简驭繁!即返回到相关知识起点,建立基本模型,帮助学生内化基本模型,真正理解各种基本模型的内在关系,实现从“多点结构”到“关联结构”的跨越,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课堂实践

一、唤起回忆,扩展模型

师:今天练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什么是体积?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呢?圆锥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课件同步动态演示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板书:等底等高)

师: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它们的体积比是多少?(贴出大圆柱 圆锥 如图1)也就是一个圆柱可以换成几个这样的圆锥?(课件演示如图2

图片

师:反过来,圆锥体积是这个圆柱的——

生(齐):三分之一。

师:这个圆柱的三分之一有多大?想一想,是这样吗?(课件演示如图3

图片

    生(众):是。                                       

师:这个小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

生: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小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板贴如图4

师:为什么小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

生(指着图3):因为大圆柱和圆锥的高相等,装满水的圆锥倒三次正好把大圆柱倒满,倒一次水的高度(也就是小圆柱的高度)等于大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小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

生(兴奋地):我看出来了,小圆柱、圆锥的高都跟大圆柱比较,小圆柱的高是大圆柱的三分之一,大圆柱和圆锥的高相等,所以小圆柱的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

师:结合图形说理,明明白白!理解了它们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关系,一般只是停留于体积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基于实验的直观理解水平。显然,这样的认识是单一的、浅层的。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需要以不断积累的鲜明、灵活的关系模型作为支撑,而抽象的关系模型总是依附于直观的表象。上述教学从正、逆两个方向进行了追问,生成的变式模型拓展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疆域,尤其是从“体积比”到“高之比”,触及到了学生的认知盲区,可以深化、活化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多元表征,理解模型

1.在解决问题中理解

出示习题: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半径都是3厘米,高都是12厘米。它们的体积一共有多少立方厘米?(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吗?)

1)提出要求,独立思考。要求:只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2)展示作业,交流方法。

1:32π×12+1/3×32π×12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圆柱的体积加上圆锥的体积。

2:1/3×32π×12 ×(1+3)

师:括号里1+3指的是什么?

生:把圆锥体积看成1份,圆柱体积有这样的3份,体积和就是4份。

3:32π×12 ×(1+1/3) 

师:为什么乘(1+1/3)?

生:把圆柱体积看成单位“1”,圆锥体积占1/3,体积和相当于圆柱体积的4/3。

4:32π×(12+12×1/3)。

师:12×1/3表示什么?12+12×1/3表示什么?

生:(指图4)把圆锥想象成一个和它等积等底的小圆柱,12×1/3就是这个小圆柱的高,12+12×1/3就是求组合成的圆柱高。(如图5)

图片

师:有用减法做的吗?      

5:32π×12×2-1/3×32π×12×2,上面的圆锥看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削成的,圆锥体积是1份,削去了这样的2份。用2个圆柱体积减去2个圆锥体积。(如图6)

图片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无论是将圆柱想象成圆锥,还是将圆锥想象成圆柱,其实都是一种转化,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对待数学问题解决的态度是会不会做,而不太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用思想方法及其变化。上述问题“门槛”很低,几乎每个学生都能用基本的方法解答。但是从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学生之间思维水平的巨大差异。表象储备丰富、模型理解深刻的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信息主动唤起表象、提取相关模型,从不同角度转化,他们解决问题显示出方法多样、思维灵活、见解独特的特征。通过课堂展示、对话、互动,可以打开学生理解的“天窗”,促进学生思维的“爬坡”。

2.在多元表征中理解

出示:一块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1)把它捏成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高是(   )厘米。

师:(先出示:把它捏成圆锥形)这时形状变了,什么肯定不变?

生:体积不变。

师:对,这叫等积变形。(再出示: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现在呢?

生:底面积不变,高变了。(板书:等积等底)

师:想象一下,这个圆锥会是怎样的呢?看第一个圆锥,会是它吗?为什么?第二个圆锥呢?第三个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吗?(依次出示图7中的三个圆锥)

图片

师:在底面积相等的前提下,要使体积不变,应该将圆锥的高变大。圆锥的高变大到多少才可以呢?请列式计算。

生:15×6×3÷15=18(厘米),或6×3=18(厘米)。

师:这两个算式有联系吗?

生:第一个算式中的乘15、除以15抵消后,就是6×3

师:是不是所有等积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的高之比都的1:3

生(意见不一):是,不是。

师:这个圆柱是怎样慢慢变成这个高高的圆锥的?请你大胆想象。

生:圆柱先变成3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接着再把它们叠起来。

师:这3个圆锥怎样变成这个大圆锥呢?

生:每个小圆锥体积是它所在圆柱的三分之一,叠起来的3个小圆锥体积是它所在大圆柱的三分之一,而这个大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是大圆锥的体积。(学生回答过程中,动态出示图8

图片

师:这样的想象是不是一定有道理呢?

部分学生还是不敢肯定。

师:我们不妨结合公式思考,圆柱体积V=Sh,等于一个圆锥体积V=1/3Sh,再乘3,即V=Sh =1/3×S×h×3,变形之后也就是1/3×S×(h×3),那么高就是原来的3倍。

【设计意图】圆柱和圆锥的三类基本关系模型中,等底等高学生比较熟悉,就数等积等底与等积等高容易混淆。为了分散难点,先重点讨论等积等底的情形。而等积等底难点的突破,仅仅依赖一次数学活动,力度显然不够,学生印象也不深刻。故,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想象、计算、比较、质疑、推理等数学活动,不仅通过多元表征使学生对有关结论理解通透,而且运用公式进行数学推理,使学生对结论本身更加笃信无疑。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求真品格和理性精神。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等底等高、等积等底两种情况,还有其它情况吗?

生(众):等积等高。

2)出示:把它捏成高是6厘米的圆锥形,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师:先自己想一想,列式或画图表示思考过程,再和同桌交流。

生:圆柱形橡皮泥捏成圆锥,体积不变;在高不变的前提下,要使体积相等,应该将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15×3=45(平方厘米)。

生:15×6×3÷6=45(平方厘米)。

师:好奇怪!这个圆柱怎样慢慢变成这个扁扁的圆锥的?

生:把圆柱换成3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再把它们并排靠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个大圆锥。(如图9

图片

师:如何运用公式进行推理?

生:圆柱体积V=Sh,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1/3 Sh×3,可以转化为1/3×h×(S×3),也就相当于高不变,底面积是3S的大圆锥体积。因此,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

师:在体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前提下,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板贴如图10

图片

师:今天我们又讨论了等积等底、等积等高的情况,运用这些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设计意图】有了等积等底的学习经验,等积等高的情形教师就大胆放手了,学生可以把习得的有关经验、方法迁移过来,进行类推。同时,计算、想象、推理等学习活动的安排,既完全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特点,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

3.在综合运用中理解

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些圆柱的体积相等。(单位:厘米)  

图片

师:请选择(在作业纸上打√),你选第几个?用手势表示。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第③个,也有还选择第②个的。

师:为什么不选第①个和第④个?

生:第①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因此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第④个圆柱明显小多了。

师: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第③个?

生: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底面积又相等,符合等积等底的情况(如图4),所以它们体积相等。

师:你能反过来运用这个结论,真不简单!有疑问的第②个,怎样判断?

生:高相等,如果两个体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应是圆柱底面的3倍。而这里圆锥的直径是圆柱直径的3倍,想到圆锥半径是圆柱半径的3倍,圆锥底面积就是圆柱底面积的9倍。

师:如果有的同学还不够确定,我们不妨看看计算结果。(一一出示每个图形的体积计算过程与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历练过程。在学生进一步理解等积等底、等积等高的基本模型后,提供复杂问题情境,便于学生直接根据模型特征作出判断,或者经过简单计算,再与基本模型特征对照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计算这一唯一途径。实践证明,学生完全能够识别相应的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变得更加直接而快捷,这对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三、拓展提升,活用模型

出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

师:你能画图表示它们的体积比吗?

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在给定的圆锥旁边,画了一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但看不出高的关系;有的学生不仅画了一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而且还从圆锥的顶点起向圆柱中间画了一条水平的虚线,使人一眼就看出高的关系;当然还有些学生思而不得。

当有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出示波利亚名言:“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                       

师:结合之前的图形或经验,体积比是几比几我们是非常熟悉的?

生:体积比是13。(出示图12

师:(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三个模型图)还有吗?

生(欣喜状):图4其实还可以看做体积比是11的。(出示图13

图片

生(众,豁然开朗):喔!

师:现在你能画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然后展示交流:(图14

图片

生:第一组它们底面积相等,体积比是13,要使体积比是16,要增加一个圆柱,因此圆柱的高应当是圆锥高的2倍。

生:第二组它们底面积也相等,体积比是11,要使体积比是16,要增加五个这样的小圆柱,因此圆柱的高也是圆锥高的2倍。

师:这时圆柱和圆锥的高什么关系?

生:这时圆柱的高是圆锥的2倍,圆锥的高是圆柱的1/2

师:如果圆锥的高是3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师:如果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比是19。高之间是几倍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能够区分、运用等积等底与等积等高模型后,提供的拓展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灵活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拓展题是原有基本模型的变式,而且变式的途径不一。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等底等高的模型提取比较容易,而对等积等底的模型比较困难。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唤醒、提取、运用的过程中,模型表象才更加鲜活,学习的难点才有可能被攻克。

课后反思

公开展示后,获得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使我倍感欣慰。我想主要还是在精准了解学情后,把功夫花在教材研读、习题整合上,使一盘散沙成为有机整体。

教学环节

重组后顺序

调整的意图

练习四

第2题

舍去数据:依托圆锥公式推导实验形成的表象,讨论关系,从“等底等高”过渡到“等积等底”,建立两个不同的基本模型。

整理与练习

第6题

改变条件:把直径6厘米改为半径3厘米,便于学生列综合算式,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思路、方法的多元与模型的初步运用上。

整理与练习

第5题

分步呈现:先重点研究“等积等底”情形,再把研究的方法迁移到“等积等高”上。

练习四

第6题

改变数据:把直径9(3)厘米改为6(2)厘米,便于学生口算,直接借助基本模型思考、比较、判断、推理。

练习四

思考题

舍去问题:先画图表征关系,理解了两个图形高之间的关系,问题随之迎刃而解。面临复杂问题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不同基本模型,并不会自动唤醒并提取出来。模式能否识别、模型提取的不同,反映了学生对基本模型理解的广度与深度。

结构化重组,让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如果按照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教学,需要三课时才能完成。但是由于这些问题是分散、夹杂在其它内容之中的,教学时难以充分展开,一般只是就题了题,蜻蜓点水般过了一次,当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有的题目计算比较耗时(如练习十四第6题),所以我更改了数据,便于学生口算,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观察、思考、比较、推理上;有的题目雷同(如练习十四第11题和整理与练习第6题),我就选取一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转化,把它用足、做足;有的题目很难(如练习十四思考题),变式程度较大,我就调整次序,让它最后登场。如此处理(如下表),将无序的内容有序化,繁琐的计算简单化,松散的问题结构化,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文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2022年第三期,作者林俊。已经授权在本公众号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