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埠的汕头:一个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近代城市

 隐遁B 2022-05-04 发布于广东

城市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历史近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城市近代化,而城市近代化则首先的、主要的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指城市建设发展所需的道路、供水、供电、邮政等等条件。城市建设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先进与优化,城市的近代化需要基础设施的近代化,这是欧美国家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欧美国家提供的城市近代化模式。

一个城市要完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需要有新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设施的支持。近代汕头商贸业的兴盛和工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对建设一批支持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新建的基础设施准备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汕头是因开埠而崛起的新兴滨海港口埠市,无老旧的城市设施,一张白纸绘新图。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大约40年左右的时间里,汕头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形成了供水、供电、铁路、公路、港口、桥梁、通信等完整一体的近代设施体系,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做大做厚了汕头城市资源,使汕头充满浓烈的近代城市气息,很近代化。

一、交通设施

交通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在中国,交通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概念。

有道是:“路通财通”。这句话不仅适应现代社会,也适应古代社会,适应近代社会。交通犹如人的血管。古代罗马城四通八达的大马路建设,以致有流传至今的“条条件大道通罗马”西方俗语;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道”,建设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各地的大道;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带来辉煌的中外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无不显示交通的重要性……。

交通因历史时代不同,因民族国家有异,因自然地理条件有别,因科学技术水平变化而有所差异。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交通必随之发展变化。对于近代城市来说,传统的交通仍然表现为陆路和水路。陆路出来传统的公路外,还有代表近代化的铁路,包括轻便铁路;水路主要是航运,包括传统的河运,更有体现近代化的海运。这除了从大陆走向海洋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外,还有近代汽船(电船)的发明应用,逐步取代木船。

交通是商品交换的先决条件,也为人往来提供方便。交通大致可以分为陆运、海运和空运。陆运是指以行走在地上交通工具的运输,如汽车、火车等。由于陆运成本较低,所以大部份地区的主要短距离运输均为陆运。海运是指以行走在海上的交通工具的运输,如轮轮船双体船等。由于可作远洋航行,而且成本较空运低,可运送大宗物件,海运通常用作运送货物至另一个国家。空运是指以在空中的交通工具的运输,如飞机、直升机等。由于速度较快,所以通常用作洲际航行。对于近代来说,主要还是陆运海运空运陆运海运慢,而且作用相对小。

潮汕铁路:近代中国第一条商办侨资铁路

随着开埠带来的汕头港海运商贸的日益繁荣,汕头铁路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1888年、1889年,英国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先后向清政府申请营建潮汕铁路,遭到潮汕人民反对而未获批准。1898年,清政府因国库空虚,无力投资兴建铁路,议定以后营建铁路以商办为主。

潮汕铁路是由梅县松口的印尼华侨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兴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

图片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煜南上京面奏清廷,提出承办一条商办铁路,获清政府批准。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煜南兄弟筹资成立“潮汕铁路有限公司”,9月16日在汕头埠对岸的厦岭正式开工。

铁路采用标准尺寸铁轨,即1.6米的窄轨单线铁路,机车、枕木和铁轨从美国进口,客车和车厢以及其他材料则来自日本。车头重47吨,牵引力327马力,车头拖带28节车厢。实际投资3025800元,铁路路基宽14英尺,路轨为当时中国标准轨宽4英尺8英寸半;全路占地面积1949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汕头至潮安全长39公里的铁路竣工,开始行车运营。

图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筑意溪支线后,潮汕铁路合共42公里。至此,由汕头装上火车的货物可以不在潮安落地,一直开到韩江边的意溪直接装船,逆流而上,分运大埔、丰顺、上杭等地。潮汕铁路汕头至意溪间,分庵埠、华美、彩塘市、鹳巢、浮洋、枫溪、潮安7站。其中商业最盛的为庵埠、潮安二站。

潮汕铁路的建成,对沟通潮汕一带交通及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繁荣起了重大作用,大大方便了韩江中上游和闽粤赣边区华侨侨眷进出汕头。它运营了33年,成为民国潮汕地区标志性成就之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南沿海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潮汕铁路首当其冲。据1949年《潮汕年鉴》记载:自1937年8月至1939年6月潮汕沦陷,潮汕铁路遭敌机轰炸五十多处,共投下炸弹700颗,所有公司宿舍、工厂、车房及其他建筑物均遭炸毁,全路桥梁、铁轨多被毁坏。1939年6月初,由于多艘日本军舰停泊在汕头港外,时局十分紧张,为了不让潮汕铁路落入日寇手中,汕头市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

抗战胜利后,潮汕、梅县等各地的人民都提出对潮汕铁路进行重建。但是,随着国内战乱频仍,物价腾贵,国民党政府无心也无力重建潮汕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铁路汕头站作为潮汕运输公司的办公所在地,后来改为汕头汽车总站,沿用至今,而潮汕铁路沿线则逐渐修建为普通的公路。

作为中国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在全国铁路业拥有相当的地位。它的建成对沟通潮汕一带交通及客货运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起了重大作用,大大方便了韩江中上游和闽粤赣边区华侨侨眷进出汕头。二三十年代汕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成为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汕铁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汕樟轻便铁路:中国最早的侨资轻便铁路

轻便铁路简称轻铁,又称轻轨,是铁路的一种,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边行走的电车以至多节火车。轻铁系统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当时的车厢由马匹拉动。到1880年间,才开始有电动的轻铁系统出现。

汕樟轻便铁路是民国时期潮汕地区三大铁路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侨资轻便铁路。《潮州志·交通志》称:“……至是年秋,乃有潮汕铁路之兴筑。入民国后,汕樟轻便铁路、汕潮电车铁路相继举办,颇极一时之盛,惜迭遭地方变故,今均荡然无存矣。”汕樟轻便铁路是一条连接汕头与澄海的陆上交通线。

汕樟轻便铁路创建人杨俊如(18791925年)是大埔县人。杨俊如的青年时代,列强用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国家落后挨打。耳濡目染国家积贫积弱,西方思想技术大量涌入中国,杨俊如坚信实业救国,亲赴上海从事商业活动,资本积累达十余万光洋。

民国初年,潮汕铁路已经开始运行,而汕头与澄海之间不仅是崎岖小道,而且地处韩江入海口,汕头至樟林之间短短30公里便有新津河、外砂河、莲阳河和东里河4条韩江支流,交通十分不便。杨俊如见此情形,认为建筑一条连接汕头与澄海重要港口樟林的轻便铁路,将大大方便两地的交通,带旺两地的生意,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便联络同乡萧亦秋等海内外亲友,以股份形式,集资22.5万银元,其中南洋侨资占60%至70%,着手修建铁路。

1915年,“汕樟轻便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汕头成立,杨俊如任总经理。次年正式破土动工,1918年至下埔段通车,民国九年延至外砂河边。1923年,铁路终于修至澄海县城,全线通车。

图片

汕樟轻便铁路沿路遇河设站,到站搭渡,共8站,总站设在汕头盐埕街头,即今中山路同益市场门口,故至今这一带仍被老辈人称为“轻便车头”,接着有金砂、东墩、浮陇、鸥汀、下埔、外砂、澄海等站,全长达18.5公里。杨俊如原本计划铁路自汕头始一直修到澄海樟林,再集资继续修建直到饶平县城黄冈。

1924年秋,杨俊如亲赴香港订购车厢、铁轨,试图改良技术,拟第二段路线延长至樟林。但因连年时局动荡,终不免亏本。仅仅延长了3.5公里至莲阳河边的埔尾新乡,新设车站莲河站,又因资金不足而停工。

汕樟轻便铁路路轨采用台湾购进的小铁轨,宽度19.5英寸,铁轨重量12磅,枕木用松木或杂木。初时共有轻便车140辆,其中普通车可坐4人,票价1角5分,另有特别车,只供两人乘坐,票价3角。轻便车没有车厢,座位用藤竹等制成,形状与轿子相类,安放在四轮台车上,后有两根斜木棍,上面钉着一条横木,由两个车夫手按横木,人力推动车走。轻便车开动时,由两个车夫推动车辆前进,当车走得快时,车夫便利用车走的惯性,站上车板的后边片刻,车走较慢时,车夫又下车来推动,循环往复。沿路各设候车地方,如果一来一往两车相遇又没有复线可供同行时,则就得一车让路,乘客需下车等候,车夫移车出轨道,让迎面的车通过后,再将车抬上铁轨,乘客重新上车,车夫继续推行。这种车不论是运载货物还是乘坐均比走路方便,价格也不贵,所以初期沿途乘客甚多,生意兴隆,获利甚巨,成为民国时期汕头市区热闹繁荣的产物。鼎盛时的汕樟轻便车铁路公司有轻便车箱共200辆,推车工人约180名,每月收入国币7000元,除付推车工人的工资和其他费用外,公司得纯利约国币2000元,有“卖票收入的光洋堆在地上状如小山”的说法。

但汕樟轻便铁路命运坎坷1922年“八·二”风灾时,汕樟轻便路车轨就遭到很严重的破坏。1922年后,由于路政工人罢工,工人要求收入增至三成半,加上时局变化,军事骚动,士兵乘车常不给钱,各种苛捐杂税及内部人事纠纷,结果常常入不敷出。仅仅经营了2年时间,公司已是负债累累。内外交困,重病缠身的杨俊如走投无路,于1925年被迫自杀。至1929年,因经理舞弊,将全线抵押于日本人控制的台湾银行汕头支行,押款为国币10万元。

随着汕头发展繁华,澄海到汕头经商者日益增多,轻便铁路已不足以应对客流。1932年 ,汕樟公路正式通车,轻便铁路营业大受影响,客源日稀,仅以货运勉强维持。

汕樟轻便铁路汕头站周围的中山路同益市场北侧一带,原为荒冢,随着市政的发展,成为繁荣之地。1933年8月,汕头市政府以市区内不宜设立车站为由,着令汕头站迁至郊外。轻便铁路几被遗弃,无人看护的枕木铁轨自然朽烂。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南,汕头行将沦陷,为阻碍日军推进,南京政府下令将潮汕铁路与汕樟轻便铁路全线拆毁。汕樟轻便铁路也如它的主人一般,在风雨飘摇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汕樟轻便铁路是汕头至澄海唯一的陆上交通线,对沟通两地交通、促进两地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以中国最早的侨资轻便铁路而载入中国铁路发展史册。杨俊如也因此于1923年被聘为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名誉干事,获得由会长许沅及副会长史量才、交通部长王正廷签发的证书予以褒奖。

如今铁路已无存,随着城市改建和老一辈离去,“轻便车头”这个地名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仅仅留下“汕樟路”的地名还记载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

无轨电车:汕头是中国第二个有无轨电车的城市

1882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首辆无轨电车。1901年后,德国率先开通载客无轨电车系统。至20世纪30年代,无轨电车在世界开始有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无轨电车与有轨电车统称为电车。1914年,上海率先营运了无轨电车,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并运营无轨电车的城市。1926年,汕头开通无轨电车,成为中国第二个运营无轨电车的城市。汕头无轨电车的开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力推动了汕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1921年,汕头成立市政厅,各项市政设施开始得到系统的规划和发展。1923年,萧冠英甫任市政厅长,便对市政建设重新作了规划。他认为,“东西先进国的图富强之唯一方策,皆以改良都市为先务”,“汕头市的市政,我们可以说:现在最关紧要而须积极的去改进的,便是扩张区域。区域一经扩张,那么,我们的工商业便同时可以发达”。他在任只有几个月,但在他的规划下,市政建设特别是道路的新建和扩建得到有序的发展,市区常住人口不断增长,流动人口与日俱增。而在1926年,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只是人力车。为使“商务发达,交通便利”,当年8月,时任汕头市政厅长的范其务,决定在市区尝试开办无轨电车的运营。

1926年《汕头市政公报》载,1926年8月28日,汕头市政厅发布了《投承汕头市无轨电车简章》和《承办无轨电车应守规则》两则公告。《投承汕头市无轨电车简章》公告有八项规定,从首期投入运营的无轨电车数量到招投办法、运营规则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如第一条规定,汕头埠首期将投入无轨电车十辆,以向政府投标的形式经营。每辆每年年饷(上缴财政费)底价毫洋六百三十元,以出价超过底价最高者得;第六条规定,承办此项电车系专利性质,其年限自起饷行车之日起以十年为期。《承办无轨电车应守规则》有七项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有:第一项,无轨电车将行驶于汕头全市各马路,以运营全市的载客和载货业务。第二项,无轨电车用空心橡胶轮,车辆尺寸以本市最狭之马路为标准,每车载客十五名。行车时间从早上六点至晚上十二点。第四项,电车座位不设等级,乘车不论远近按次收费,每人次一毫。第六项,除承办商唯一有权在承办年限内,于汕头全市运营此项无轨电车,别人无权经营或无权经营相等的汽车载客载货业务。

经招投,由郭桂有成立的汕头鮀江无轨电车公司中标,得到了承包经营权并投入了运营。无轨电车不设站点不分等级按人次收费,且每人/次只收费一毫。无轨电车的投入运营,与人力车运营发生经济矛盾,于是,发生了以人力车工会与鮀江无轨电车公司之间的利益和生存之争。经过省政府农工厅等部门的协调,纠纷妥善处理。1927年9月,鮀江无轨电车公司开始无轨电车运营。据《新汕头》所载,1928年,全市有无轨电车六辆,每日来往于崎碌及火车站之间。

但是,汕头市区无轨电车公司不久又因发生售票员舞弊等管理上的种种失误受到了市政府的查处。1929年8月9日,时任市长许锡清签发市长令《指令无轨电车整理员何梓庭呈报应行兴革各办法请查核由》:呈悉,查该员所拟各节,尚属妥协。售票员陈伦善已多次舞弊,应予革退,以儆将来;陈安国身任总管,自当一秉至公,毋得瞻循情面,有所袒护。

无轨电车公司因管理不善所出现的弊端虽然受到了市政府的处理。根据曾旭波先生的研究,汕头的无轨电车大概在1930年终结歇业。

汕樟公路:开汕头至澄海公路运输先河

汕樟公路行车公司是私营运输公司。1931年,汕头商会主席陈少文向广东省民政厅申请批准开办。开始,由陈少文等13人组成筑路筹委会,每人先出1000元为基金,后向海外募股筹建,共募得5万股,股本为25万元。1938年,公司拥有汽车22辆,职员315人。后因日寇入侵,同年10月宣告停业。抗战胜利后,陈少文收回汕樟公路行车权,恢复运输业务,独资经营。1951年,汕樟公路行车权被人民政府收回。

汕樟公路是汕头与澄海的交通要道,称为“汕澄路”,后因轻便车名声大噪,因此逐渐被人称为“汕樟路”。汕樟公路的修建因汕樟轻便车公司的推动而得到了官方重视,不过,汕樟路与汕樟轻便车路并不完全重合。

1921年,汕头设立市政厅,作为市政建设重要工程的汕樟公路建设被提到理事日程。到30年代初期,汕头至澄海之间的汕樟公路基本修建完成,开启了汕头至澄海公路运输先河。

汕樟公路建成后,其运营与管理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1932年,时任汕头市长的翟俊千就发出训令,务必要保护汕樟公路行车通畅。当时汕樟公路行车委员会主席李照侬向汕头市政府提出申请,提出汕樟公路已经修建完毕多时,但汕樟公路的车辆仍然无法开进汕头市。经过汕头市政府与东区绥靖公署多方协调,并且会同澄海县一起查勘汕樟公路的站点设置问题,最终该车路才得以通车。

当时汕头市政府、澄海县政府对汕樟公路行车公司的行车安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要求。除了要求汕樟公路行车公司司机一律需要领取执照之外,还必须对泥土路面出现坑洼部分及时进行填筑,避免行车颠簸。同时,严格杜绝人货混合搭载、超载等现象。汕樟公路行车会在1934年开始实施半票规则,主要是面向救国会的工作人员收取票面半价。汕头市政府还对汕樟行车公司车辆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对发现车辆损坏立即要求进行维修,避免行车出现安全问题。

图片

1934年,汕樟公路行车公司对汕樟公路修缮工作继续开展,特别是针对澄海段的北门路支线、九溪河段桥梁尾段等,有效促进了汕樟公路建设。到30年代中期,汕樟公路全线基本贯通。汕樟路仍然见证了近代汕头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力推进汕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0年代末,汕头修筑9936公里,通车里程达7366公里,成立了15家私人汽车运输公司,拥有客货汽车506辆,初步形成了潮汕近代公路交通网络。

二、空运设施:从军用到民用的汕头机场

飞机是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它圆了千百年来人类天空飞翔的美梦。随着历史的发展,飞机既有民用也有军用。汕头是国内较早建立机场的近代城市之一。民国期间建成的汕头机场,有一个从军用到民用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1928年,驻汕头的61师师长蒋光鼐奉命在汕头筹建军用机场,他命参谋处长华振中会同汕头市府工务科科员容英杰在汕头东区勘查选择机场用地。经多次勘看,选定崎碌尾时属澄海管辖的龙眼乡及长寮乡之间长约2千尺、宽1千尺的田园坦地为机场用地。

1930年1月,机场马路动工开建1930年底,军用机场建成交军方使用。1939年6月21日,日军侵占汕头,机场被日军占领。日军深知汕头机场的军事价值,不仅没有破坏机场各项设施,还将机场毗邻的金砂乡和华坞乡两乡农田强行征用,将机场进一步扩建。1945年日本投降后,机场由民国政府空军接收使用。

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汕头市,市政、金融、经济、交通、教育、文化、商业等方方面面均得从头开始。1946年10月26日,汕头市商会召开理监事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议决。其中第11条内容为“电请交通部来汕设立航空站”,开启了战后汕头民航事业的建设。

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时任市长翁桂清出席。期间,他亲自向交通部再次请求在汕头设立航空站。1947年2月3日,汕头市政府批准中央航空公司在汕头设立“沪港汕”汕头航空站办事处,同时在利安路9号设立无线电台,用于该航空公司的通讯联系。

图片

1947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民航全面开放、迅速发展,一些军民两用的机场由于民航业务发展的需要,准备逐步移交交通部民航局管理,时汕头机场亦被列入。10月3日,时任交通部民航局局长戴安国亲自驾机自上海到汕头考察机场。

1947年11月12日,汕头机场候机室竣工。汕头机场候机室是由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合资兴建的,为机场由原来空军管理逐渐过渡到由民航局汕头站管理作准备。1948年1月起,汕头机场奉令划交民航机构管理。1月5日,民航局代表沈德熊与汕头空军站负责人完成机场移交手续的签字。汕头机场移交后,交民航局管辖的中国航空公司汕头办事处具体管理。

1948年下半年,随着民航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汕头机场的重要性备受交通部关注。11月,戴安国又亲自来汕视察汕头机场。委派胡汉龙为汕头民航站站长。同时,考虑到原来空军的指挥塔已经不适用于日益发展的民航业务,民航局又拨款给汕头机场,并配备各重要器材,建设一座全新的机场指挥塔。至1949年4月,经汕头的航空线达十多条,基本被中国、中央两家航空公司垄断

三、港口设施

清同治四年(1865年),潮海关拟定的《海关章程》确定汕头港的范围是:“包括一条从塔岛经过鹿屿的南端至南岸的尖顶礁,从东北北(正北以东22°30′)至西南南(正南以西22°31′)的线内,以及另一条在距离汕头炮台西部一英里半的以北至南的线内的这一部分韩江(或称'汕头河’)”。

开埠后的汕头港,地位突出,功能显现。“自咸同间开汕头为商埠,交通事业日进千里,曾不百年,凡轮船、铁路、公路、邮电、航空靡弗具举”;国内外人口流动往来频繁,汕头港成为大多数海外移民的始发港、出口地,而来汕头经商的各地商人、打工谋生者越来越多,汕头埠人口不断增长。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汕头除了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码头、仓库、货场、客栈等相继建设建成,大大满足了河运、海运发展的需要。开埠推动汕头港口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日益完善,走在全国前列。

码头及泊位  1860年汕头开港后,轮船抵港多停泊在海上,货物通过驳船卸驳运。在开埠的推动下,汕头商贸日益繁盛,码头建设也不断加快。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指令轮船招商局开始在汕头港建浮水码头。1892年,轮船招商局在汕头港建设木栈桥趸船码头1个,供轮船靠泊作业。这是汕头港最早建造的码头。

图片

以后,外国航运公司先后在本港建设栈桥趸船码头。1938年以前,汕头港区有大小码头31个,包括港区的货运码头、石轮渡码头,以及韩堤、乌桥一带的小码头。1939年汕头沦陷前,港内有栈桥趸船码头6座。即怡和公司1座(在德安街口怡和公司前),太古公司码头4座(怡安街口太古公司1 座、中栈巷太古公司前1座、太古43号栈前1座、招商横路太古货仓1 座),招商局码头1座(在招商路招商局仓库前)。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栈桥趸船码头设施大部分被日寇飞机炸毁。

图片

1939年6月21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汕头。为了军事需要,日军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在汕头港内建筑一座钢筋混凝土高桩梁板式结构的3000吨级军用泊位码头。码头长80米,宽10米,双引桥。码头于1940年末建成使用,日本人称“东亚码头”,汕头人称“军部码头”。

1948年9月,招商局汕头分局称为招商局汕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接收日军侵占汕头时在港口建设的东亚码头。1949年解放,汕头港仅存下来的码头只有东亚码头和太古(元亨)公司一个残缺不全的货运码头。

当时汕头还有一些地方建造船坞。谢雪影的《汕头指南》就刊登了一则船坞公司的广告:

本公司置有船坞一所,于汕头厦岭港(即平民新村对面)坞址,面积300余井,内部设备计有造船工厂一所,船坞池一座,落海铁轨拖船排一具,以及抽水机等件。举凡大小轮船及机帆船均可入坞修理,或建造。为汕头仅有之大船坞。

从这则广告可以看到,当时汕头沿港建有一些船坞,用于造船、修船。

在建设木栈桥趸船码头的同时,招商局及怡和公司、太古公司等国内外航运公司先后在汕头港施放系船浮筒(俗称水鼓),供船舶抵港停泊使用。至1939年汕头沦陷前,港内固定系船浮筒共有18个,分为例:靠北的一列是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共8个;靠南的一列是2号、4号、6号、8号、10号共5个;在亚细亚油库前有系泊油轮的浮筒4个;在石炮台有一个系泊水上飞机的浮筒。这些系船浮筒的泊位,除了国内的招商局仅占有其中一个外(5号浮筒),其余都属于印商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德忌利士洋行、亚细亚洋行、美商德士古洋行。他们占有的泊位,都是港内比较优越的重要位置。

上述系泊浮筒,在抗日战争时期,第2、6、11、13、15号及亚细亚油库码头外的浮筒遭受战争破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新装了一个+1号浮筒,以供万吨船舶系泊之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亚码头由当时国民党汕头信托公局托管,并于1946年移交给潮海关管理,称为“海关码头”。解放战争时期,码头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占用。

船舶  至解放前夕,汕头港有木驳船130多艘,其中“大五肚”90多艘,每艘载重量30~40吨;驳船10多艘,每艘载重量7~8吨;电船6艘,其中航政局引水船1艘,招商局“飞”拖船1艘,太古交通船1艘,检疫所1艘,海关2艘。这些船舶一部分属官僚财产,一部分善资本家财产,一部分属私人合股经营

图片

旧中国汕头港装卸工具简单、落后,“苦力”工人干活带一支竹槌两根索,货物装卸全靠人力手抬肩扛,劳动强度非常大。

仓库  有码头必有仓库,码头与仓库密切相关。汕头开港后,帝国主义列强与我国招商局先后在港区建筑堆放货物的仓库。当时西堤片区码头是船舶靠岸的主要位置,出于交通运输便利考虑,仓库大部分设置在西堤路。

西堤片区最早的仓库,汕头人俗称的“栈房”。最早是英商德记洋行在清代末期填成的一部分海旁地,今西堤片区的“德志巷”原名德记巷就是德记洋行的栈房。后来,英商怡和洋行在至安街怡和洋行写字楼前(即后来至平路与西堤路交界)填成一片新地,同时在商平路与棉安街交界一带修成栈房,称为怡和栈栈房离码头不远,以前的汕头人俗称这个片区为“怡和角”。英商太古洋行在商平路育善街口填成新地一片,称为太古栈。当时西堤路尚未填筑为陆地,这些栈房的巨大收益为西堤路海坦地填筑和栈房修建奠定了基础。

1925年,英国籍商人刘炳佳开办的益德公司出资对西堤街口的海坦地进行填筑,1927年完工,于是,西堤片区开始从海边滩涂地逐渐成为陆地。在原太古、德记、怡和等洋行的海边仓库西北侧,形成了一片可以修建民居和仓库的土地,也就是今西堤路的前身。因为该简章允许益德公司“随填随卖”,因此也有一些业户开始在西堤路修筑栈房和民居。

1929年,时任汕头市长许锡清对西堤已经淤积形成的新海旁地,即海平路往海旁出的海坪地进行规划,当时最早形成的一段,即今西堤码头至原市第九中学一带,划分为4个片区,因为汕头当时海边土地多作为仓库,也就是收藏、收纳的作用,故以成语“秋收冬藏”命名。

“藏”字号西堤地在1934年为汕头诚心善社用地,当时只剩下“秋收冬”3个字号的土地作为当时西堤的仓库用地。这些土地与洋行土地相连,从潮海关旁的招商局栈房、太古新栈到育善街的太古栈开始,一直到至平路怡和栈,以及西堤路的棉庆后围、德记前路、秋收冬坦地,是当时汕头最大的仓库群。除了洋行外,多是类似维记等华洋合资的大公司所用,又有栈房租赁等,是栈房生意繁华之地。

图片

当年洋行仓库由俗称“头家”的洋行老板委派专人管理,称为“管栈”,“管栈”手下有若干专门整理账目数字的,俗称称“家账”,担任家账的人就在仓库内设一张写字桌,摆上算盘账本等。因栈房堆放物品较多,不可能专门摆一张床,往往买一块俗称“牛柴”的木头权当凉席,仓库入货的时候靠墙而立,不占地方。各大洋行还在棉安街口、至安街口一带修筑了栈桥,一头连接码头,另一头延伸至海边,专门用于运输货物,搬运工人通过栈桥搬运船舶货物。

汕头埠另一处栈房比较多的地方是乌桥岛。乌桥岛四面环水,又是韩江入海这一河海交汇的地方。因交通便利,乌桥岛建有不少货运码头,也就有众多仓库,主要供老市区“四永一升平”的货栈存放货物之用。

图片

在汕头乌桥岛有一个片区被老汕头人俗称“石篱尾”。这个片区有4条主要街巷,分别是享祠直巷、北海旁直街、三德永后巷以及桂源盛巷。其中,三德永和桂源盛都是当时仓库的名称,汕头人俗称“栈巷”。石篱尾的仓库极为重要,因其临近韩江支流梅溪河出海口,仓储于此,货物流转极为便利。1935年12月25日上海《申报》报道:“私运者,计有三十八家商行洋行,彼辈组成一会社,资本雄厚,且有外力为护符,在潮安揭阳各城市,设有支店及分行,油米豆等私货,从外埠大帮运入汕头后,存在乌桥大货仓中,仓前为韩江支流出处,水路船舶运输,极称利便。”当时石篱尾正处于韩江支流出口,因而像三德永和桂源盛这类仓库都成为洋行、商行的主要仓库。如今在石篱尾片区尚有陶金玉巷、元盛栈巷等昔日的仓库巷,陶金玉系原汕头陶瓷商号的名称,潮州府城内有陶似玉,汕头则有陶金玉,这些和位于乌桥岛三马路的陶昌栈巷都是陶瓷行业的仓库。

有关资料表明,整个民国时期,汕头港口共有货物仓库92座(间),总面积27480平方米,容量60.891吨。抗战期间,一部分仓库遭受战火破坏。抗战胜利后,完整可供使用只有59座(间),总面积49496平方米。仓库堆场,汕头港只有在港东招商局仓库东侧一块不足3000平方米的小堆场,货物堆放主要靠仓库,各船公司的仓库都靠近海滨,打开仓门过了马路就是海。货轮货物装卸靠驳船载运,工人装卸货物可以从驳船直接搬入仓库或从仓库直接搬往驳船。

港口引航  引航是港口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引航是在开放港口的舞台上,为船舶安全、及时地进出港口,或在港口内移泊提供专门性的一种服务。1860年汕头港开后,引航便随之诞生了,港口引航设施建设自然地成为规定动作。但是,由于当时处于中国引航权丧失殆尽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汕头港引航权也注定难逃被侵夺的厄运。

潮海关成立后,按新关制度实行港口属于海关的管理体制,潮海关设立理船厅作为港口行政管理机构,主管港口事务,包括引航事务,其责职是制定港口管理章程,划定港界、船舶停泊、装卸货地点、检验和丈量船舶,进行船舶登记,管理引航事务、码头建设、海道测量和疏通、航标、灯塔,发布航行通告等。其后,潮海关按“赫德体制”建立由外籍海关税务司掌握,通过理船厅港务长管理的海关管理港口引航的引航管理体制。同治七年(1868年),潮海关制订了《汕头口引水分章》,加强汕头港引航管理。

1874年11月1日和1878年10月13日,英籍三桅船赛里号和德籍二桅船波丽号先后在石牌山附近海域失事。潮海关为了列强自身利益,于1880年5月28日、29日,分别在港外的表角和鹿屿上建设灯塔。同年12月8日,在石牌山《赤澳》也建了灯塔。从此,汕头港开始有了导航设施。

鹿屿灯塔就是德州岛灯塔。位于北纬23°19′39”,东经116°45′23”,塔高22英尺,发光源设在圆形的红色塔上,灯光中心离海高潮水平面200英尺,灯光性质为红白二色照变光,灯之光源为煤油灯,发光自日落起至日出止,每隔30秒换光1次(即在每30秒白光中闪红光一次),视距8海里。

汕头沦陷前,潮海关在该关钟楼前建立信号旗杆,作用是悬挂各种色旗及风球,以示船舶进出港情况及台风信号。同时,在澳头山建立信号旗杆与港内信号旗杆互相对应。1938年,汕头电报局在小公园设立海岸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信联系。

1860年开港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80多年间,汕头港口引航权长期为外国人所攫取和霸占,直到1947年3月20日,汕头成立引水办事处,才开始由国人行使引航权。虽然如此,汕头因港而立,因港而生。汕头港口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汕头港繁盛,使汕头成为名副其实的“百载商埠”。

四、桥梁设施

桥梁不是城市所必有,但世界绝大多数城市都建在江边河畔海滨,因此,一般都有桥梁。可以说,城市离不开桥梁。汕头为韩江、榕江、练江三江汇集处,韩江在汕头有多条分流出海口。桥梁是城市建设一大要务,是城市发展的一大基础设施。开埠后,汕头桥梁建设也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有乌桥岛一带的乌桥、洄澜桥、榕耀桥、耀华桥

乌桥岛四面环水,又是韩江入海这一河海交汇的地方。早在1921年之前,乌桥岛上有众多仓库,主要供老市区“四永一升平”的货栈存放货物之用。当时为了方便运货,人们在廻澜新溪下流近出海口的地方建了两座木结构桥梁,连接南北岸。为了防止桥梁遭江水冲洗腐坏,人们用沥青将桥身涂成黑色,故因此得名“乌桥”。当时,两座桥梁分别称为“内乌桥”和“外乌桥”,内乌桥的南桥头连通同平路,北桥头连通同济直路。外乌桥南桥头在永平路尾和商平路尾之间,北桥头通往同济北海旁、三德永货栈一带。

图片

1921年,同济善堂出资3万元,将内乌桥进行修建改造。当时在汕头很少有水泥,同济善堂专门从国外进口了水泥修建乌桥,因此,乌桥也是汕头历史上第一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因是同济善堂出资建造,乌桥于1924年1月更名为“同济桥”,这一名称保留至今。

洄澜桥位于梅溪下游洄澜新溪上段,南岸接民族路,北岸接火车路,始建于1923年,为钢筋水泥结构,全长34.2米,宽12.2米,桥以溪名为名,因为比“乌桥”晚建,所以大家习惯称其为“新桥” 

榕耀桥位于梅溪下游厦岭港口,南岸接火车路,北岸接杏花路、潮汕路。1908年前后,潮汕铁路公司临时搭建的梭船活动浮桥,1935年改建为钢木结构桥。这条桥主桥长78.93米,宽14.2米,桥是潮汕铁路公司出资兴建,便以该公司主事人张榕轩、张耀轩兄弟之名命名为“榕耀桥”;又连接火车站,人们习惯称之为“火车桥”。 

图片

1949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一支先头部队沿着潮汕公路,跨过火车桥进入汕头市区。许多老百姓自发结队到这座桥上迎接解放军进汕头,故而称解放桥。

光华桥位于梅溪下游厦岭港出海口光华埠杉木结构,解放前夕塌毁。1916年光华埠建起耀华火柴厂,所以此桥的原名“耀华桥”

五、庵埠水厂:汕头自来水业走在全国前列

汕头埠是从一个滩涂上的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到了在20世纪初,汕头埠工商业有所发展,但城市用水和用电这两大基本要素仍未能解决。居住在此的人们日常用水都需要到月眉坞(即现中山公园)旁的韩江支流挑水。当时居民挑水常经过的路,因此被称作挑水巷。但此处水质会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而有所变化,潮落时水任人取用,潮涨时江水被咸水吞没,不能食用。居民们纷纷在家中前庭或后院打井取水,但井水大多有咸水味,不能食用只能作日常浇涤。

当时在汕头经商的泰国华侨高绳芝,了解到当地居民的渴求,因此他决心学习外埠、外洋的做法,在汕头开设自来水供给系统。

高绳芝于1878年出生在澄海的一个侨商世家,原名高秉贞,澄海上窖乡人,晚清举人。他深受父辈的影响,弃儒从商,选择了汕头为创业首选之地,并致力于兴办工业实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当时,他计划集社会资金,成立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想法得到了父亲和叔父的支持。在叔父高学修的帮助下,许多海外华侨纷纷出资入股,很快就募集到100万银元。但由于当时国内政局不稳,实际入股金额是68.49万元,其中侨资占一半。

图片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绳芝派萧永声、黄玉铿向清政府申请注册自由来公司。清光绪三十1907年9月24日,获清农工商部注册局核准注册,备案名称为“商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商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备案后,公司营业处设在汕头乌桥海旁路14号,电话为1969(现乌桥岛北海旁路)。高绳芝聘请英国工程师到汕头踏勘论证,进行水厂选址事宜。因当时汕头市附近易受海潮倒灌,水质带咸,而韩江上游的庵埠河段河床水位高于两岸地面标高,适合取水。最终,自来水厂厂址定在了庵埠。1910年9月,自来水公司在潮安县庵埠大鉴村韩江西岸征地85亩,动工兴建汕头第一座地面水厂——庵埠水厂,到1913年12月完工。经过几个月的调试,庵埠水厂于1914年2月19日正式供水。商办汕头自来水股份公司正式营业。当时的中国,开设自来水公司的只有上海、广州、成都等少数城市,汕头成为全国第六个用自来水的城市。

庵埠水厂旧式生产车间于1914年初建成投产,其功能是取水、送水、加氯和配套机修用房,由五个部分组成。北面为锅炉房,设有两台锅炉,用阳煤燃烧锅炉产生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蒸汽房;南面为蒸汽机房,由蒸汽机带动水轮机取水和送水机泵送水,并配套维修车床;南房东侧自北向南为水轮机、取水井和氯气机室,西南向为清水井。生产车间为单层建筑物,高12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采用红砖承重墙和承重柱、钢屋架、杂木檩条、橼片,双垂屋面铺三层红瓦,檐口安装镀锌集水槽;红砖外墙为中灰色钢窗和杂木门,烟囱为红砖水泥混合结构,高约38米。而庵埠水厂红砖楼位于厂区西南角,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筑,高11.4米,建筑面积508.4平方米,约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原系商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

创建初期,用户仅为1800户,日供水能力3260吨。因装表及水费昂贵,致用得起自来水者寥寥无几,所以供水范围局限在汕头埠“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商业地带,每天分4次供水,每次2小时。

1939年,沦陷,水厂被日军占领,财产损失殆尽,用户锐减一般,日均供水量仅600立方米左右。1949年10月24日,潮汕解放庵埠水厂回到人民手中。

六、电力设施:汕头是国内较早应用电的城市之一

电是19世纪末人类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一大发明,是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电的发明使用,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发展到电气时代。近代工业生产离不开电。进入20世纪初,因开埠得开放先机的汕头,成为国内较早应用电的城市之一。

1905年,方仰欧、方延珍始创昌华电灯公司,后因经营不善而停业,1908年转手给高绳芝。高绳芝将之改为开明电灯股份公司,进行整顿兴建,1909年8月竣工,11月开始放电,并且逐年增加发电量,使日益发展的汕头近代工商业有了较稳定的电力保证。

七、邮政通信设施

通信是一个城市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基础。近代通信先是由西方发明并使用。开埠推动汕头通信设施的诞生并不断发展。

汕头邮政总局: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

邮政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的之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埠推动下的汕头,邮政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快速,走在全国前列。

清同治六年(1867年),亦即汕头开埠的第六个年头,潮海关就在海关区内开办邮政业务,当时仅为在汕头的外国人服务。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批准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是为汕头邮政总局,局址设于汕头海关区内,隶属海关管辖,由洋人税务司辛盛任局长。这既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也是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宣统二年(1910年),汕头邮政总局改为汕头邮政副总局。宣统三年(1911年)5月,潮海关奉命把汕头邮政局及各地分局(所)的财产、业务移交当地管辖。汕头邮政副总局脱离海关,归属邮传部邮政总局管辖,但局址仍设在海关区内。

1914年,全国邮政改制,汕头邮政副总局改为汕头一等甲级邮政局,归广东省邮务管理局管辖。

1918年,汕头发生大地震,邮政副总局房屋被毁,官方筹银约15万元自行购地建设局屋,“汕头邮政总局”正式独立运作。1920年8月1日,汕头邮政局开办储金业务。

1922年,汕头邮政局重建,位于今金平区外马路24号,就是现在老汕头人口中的“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工程耗资约15万银元,占地面积1449平方米,建筑面积1042.8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为欧陆式建筑,钢筋混合结构建筑,层数2层。整栋大楼均采用木制百叶窗,每层楼的高度都超过4米,集华丽、高贵、典雅于一体。

图片

1929年,汕头一等甲级邮政局升格为邮务管理局。1931年1月1日,汕头邮务管理局又降为汕头一等甲级邮政局,归广东邮务管理局管辖。

1936年以后,汕头邮政延至南洋群岛、香港及沿海城市上海、厦门、广州等地,邮路长达2880公里。国际邮件互换已扩至欧、亚两洲,与10多国家直接通邮,影响很大。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是中国邮政事业走向世界历程的一个缩影、一个记忆点。

汕头电报局全国最早电报局之一

中国的电报是西方国家入侵时带来的光绪六年(1880),中国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李鸿章派盛宣怀为总办,此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总局。汕头作为中国较早开放的沿海港口,也是中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光绪九年(1883),汕头抓住清政府架设途经汕头的上海通广州陆地电报线路的机遇,在汕头衣锦坊口设立电报局。光绪十年(188411月5日,该电报线路竣工,使用人工电报机开放汕头至海丰、惠州、广州等地明线电报电路,办理民用普通电报业务,电报成为汕头较早的电信通信。此为汕头电信业务之肇始,乃为全国最早的电报局之一。原为官督商办,宣统元年(1909)收归官办。此后,电信运营商在汕头争先开放电报通信业务,电报电路也不断延伸

光绪十四年(1888),汕头电报局开通汕头至潮州电报电路。宣统三年(1911),增开汕头至广州、汕头至澄海明线电报电路。

1935年,设在打石街的汕头电报局开办无线电报业务供民用。1936年7月全国实行电政统一后,汕头有线电报电路已有通广州、福州等7条,无线电报电路有通广州、上海、香港、厦门、汉口、天津、烟台、青岛等8条。

1938年,汕头电报局新址在小公园(今升平路90号)落成,新楼面积1060平方米,造价8万元。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骑楼,立面汲取外廊式建筑的处理手法,建筑细部保留了潮汕工匠在工艺上精雕细琢的传统风格,并采用外来的西洋建筑材料,在窗框、门套等处嵌上异国风情的纹样艺术。3层至4层设置了8个小阳台,阳台采用时尚的铁栏杆。它的建成,给上世纪30年代的小公园增色不少。

图片

新楼落成后,汕头电报局搬入新址,无线电报设备也随之迁入。然而,刚开业不久,日军就侵占汕头。1939年6月在汕头沦陷之前,设在新址的无线电台奉命撤退至桂林,后在途经兴宁时被留下。

1945年8月,广东省电信管理局接收了日军在汕头设立的无线通信设备。当时设备有1000瓦、500瓦、75瓦的发讯台各1部,又从兴宁调来100瓦发讯台各1部,并将“汕头电报局”更名为“汕头电信局”。此时电路通兴宁、广州等地。1946年7月增开揭阳。1947年5月又增开潮安、留隍、高陂、黄冈、汕尾等地。尔后逐步恢复广州、上海、香港、厦门的无线电报电路,并开通福州、龙岩、台北、高雄等地的无线电报电路。

图片

1949年,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百万雄师下江南,广东解放在即。汕头电信局182名员工担负着汕头与外界通讯的重要任务。中共汕头市工委成立护局小组,全力保护电信局财产,以迎接汕头的解放。10月24日电信局胡立群、陆山海、王乃珠、江明训、程继炎、毛仁坚等人在小公园亭升起汕头第一面五星红旗

无线电台:汕头成为广东第二开通无线电台的城市

开埠后的汕头快速发展,到上世纪初,汕头已是广东第二大城市,是粤东经济文化中心、东区绥靖公署所在地,距离省城又很远,让汕头亦建立无线电广播台,显然能让省市两地在时空上一下子拉近距离,无论在军事、政治、文化宣传乃至教育等方面作用巨大。

1924年,汕头创办无线电报局,设于审判路检察厅后,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开放军用电报电路1926年,渐次开放汕头至广州、香港、厦门的民用电报电路。1939年6月,汕头沦陷撤离。

1929年,交通部无线管理处在汕头崎碌设汕头无线电台,后迁镇平路。1931年该台归陈济棠部第一集团军管辖1934年开通第一条汕港直达电报电路。1936年7月,由于实行电政统一而并入汕头电报局。

19334月,广东省政府在汕头市府左旁设广汕无线电话台,开通至广州的无线电报电路10月工程完竣通话。同时,交通部划全国无线电报为8个区域,广州、汕头无线电台划属第四区。1939年,因汕头沦陷而撤离。

自动电话:汕头是全国第九个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的城市

1912年,澄海实业家高绳之在汕头埠创办第一家民用“汕澄电话公司”,利用电话明线,开通汕头至梅溪、澄海的电报电路。民国以后的1916年,增开至饶平黄冈电路。

19181919年年,汕头电话有两大动作,一是汕樟电话公司在永泰街全成兴内建成,次年在外马路广州街口建成汕头电话公司。二是萧楚岩创立“汕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汕头市内电话,次年开始通话。

19327月中旬,位于外马路右侧,占地60余井,建筑费54千余元的汕头自动电话所竣工其安机工程师:初为比利时人道兰德,后由中国电器公司另派英国人斯蒂特来汕头负责装置,于19321010日开业,实行通话后,旧式电话奉令拆毁,并设置管理委员会,由杨伯尤、陈少文、郭卓坤等主其事,每架装备按柜金为五万元,月费2千元。这样,汕头于1932年全市用上自动电话,成为全国第九个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的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