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将军廖政国长得玉面书生,却是胆识过人、出奇制胜、威震敌胆的虎将

 兰州家长 2022-05-04 发布于甘肃

在新中国灿若星河的开国将领中,有10位将领备受瞩目,毛泽东曾高兴地称他们是“只有我们共产党的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他们就是中外将军谱上颇为奇特的独臂将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胆略过人,带领百十号人就敢闯入日军重兵把守的机场炸掉敌机;他骁勇善战,最拿手的就是在战局危艰的时候出奇制胜。他赤胆忠心,危难时刻最先想到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全;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成长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他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和40多年的革命征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他就是开国少将廖政国。

开国将军中的独臂将军

廖政国(1913—1972),河南息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副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任新四军营长、支队长、团参谋长、团长、旅参谋长、旅长、纵队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中担任师长、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副军长、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文章图片2

廖政国将军

1.大闹敌机场
1939年7月,“江抗”东进纵队对青浦一带的蒋顽势力发起进攻。在追歼残敌的过程中,支队长廖政国带领着2个连一百多人(另编有2个机枪排)一口气追出30多公里。直到半夜时分,才在一处空旷的大平地前停下。廖政国环顾一圈,发现大平地周围有铁丝网环绕,面前除了几座小平房外再无他物。询问向导才知道,原来自已带部队已杀到了日伪控制下的上海虹桥飞机场!廖政国精神为之一振,脑海中闪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廖政国把手一挥,率部悄悄地向机场包抄过去,廖政国和战士如入无人之境般地把守卫机场的伪军们从被窝里揪了起来,集中关进了一间房子。“怎么不见日本鬼子呢?机场不可能没有驻军呀?是不是鬼子以为这里地处上海近郊,稳如泰山?”廖政国命令部队分路搜索。不一会儿,侦察员兴奋地跑来报告:“支队长,飞机,真有飞机,4架,4架呢!”廖政国在侦察员带领下来到机场一角一看,果然,有4架飞机停在那里,大家都高兴地围着飞机哄闹起来。
  不料战士们的哄闹声暴露了目标,顷刻间就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碉堡里的日军开始疯狂的向我军射击。  

文章图片3

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

敌人火力越来越密集,队伍必须立即撤退,但既然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留下吧。廖政国大喊一声:“烧飞机!”战士们立刻把飞机旁的汽油桶揭开,一股脑地往机身上浇,不一会儿,夜空里就升起了冲天大火。日军司令部听到虹桥机场的枪声,又看到映红的天空,急忙调兵向虹桥机场扑来。可等日军赶到时,除了已烧成一堆废铁的4架飞机外,连新四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廖政国早已率部撤得没了踪影。
  第二天,也就是1939年7月24日,上海的《华美夜报》、《大美晚报》、《导报》等一些重要报纸,都用特大字体刊载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新闻,极大鼓舞了上海人民的抗日信心。
  2.舍身护战友
  黄桥战役后,新四军从顽军手中缴获了大批武器,为了给部队讲解一种新型手榴弹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廖政国带着修械所长研究了半天仍不得要领。修械所长要拆卸分解,但廖政国怕有危险,不让他去干这种危险的事情,自己却坚持带回来研究。然而,就在廖政国拆卸分解手榴弹时,手榴弹突然冒出了一缕白烟。“不好,要出事了!”直觉告诉廖政国手榴弹就要爆炸了,他原本可以把手榴弹迅速地扔出屋子,但想到天井里干部战士们正在热烈地学习讨论,廖政国毫不犹豫地右手举起手榴弹,硬是让手榴弹在手里爆炸了……
  战友们闻声赶到屋里,只见廖政国血人似的躺在地上,为了保护战友,廖政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自己;在断臂剧痛中,他念念不忘的依然还是战友的安危。在场的干部战士见状,无不落下滚滚热泪。
  虽然野战医院为抢治廖政国竭尽全力,但苦于缺医少药,最终未能保住他的右臂。战友们痛惜不已,可廖政国却像没事人一样,一出院就回到了团里。新四军条件艰苦,像他这样级别的干部往往配不了专门的警卫员,考虑到他少了一只胳膊,组织上多次要给他安排警卫员,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人要是一出生就是一条胳膊,还不是照样吃饭穿衣干活!”他下决心要用一条手臂去完成别人用两条手臂完成的事情。刚开始,廖政国使用左手吃饭总感觉很别扭,不是夹不上,就是夹上送不到嘴里去。于是,他就先试着左手用勺子,等勺子熟练了,筷子也跟着熟练了。一只手洗脸可以,但拧毛巾不行,于是他又想到用牙齿,硬是用牙咬紧毛巾的一头,单手把毛巾拧干。凭着顽强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廖政国不仅学会了单手穿衣、洗脸、吃饭,还学会了左手写字、打枪,而且字写得十分工整,枪也打得百发百中,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图片4

廖政国与夫人史凌及孩子们1962年在上海合影

或许,正是应了古人祸福相倚的名言,“独膀子廖政国与夫人史凌及孩子们1962年在上海合影”给廖政国带来了很多不便,却也成就了他的美满姻缘。廖政国受伤住进新四军野战医院后,与17岁的扬州姑娘、医疗队长史凌相识。姑娘听说了廖政国舍身举爆手榴弹的壮举,深受感动,便无微不至地照料起他来。廖政国在与史凌的交往中,也渐渐为姑娘的善良和美丽所倾倒,但想到自己是一个缺胳膊的残废,搞不好要拖累姑娘一辈子,便将爱慕之情深深地隐藏在了心底。幸好纵队司令员叶飞在探望廖政国时察觉了一些眉目,回去与副司令员张藩一合计,商定由张藩出面牵线搭桥。廖政国与史凌原本就心有灵犀,只是姑娘羞于表白、廖政国又难以启齿,现在有了外力撮合,结果自然是两个有情人成功地走到了一起。“我是断臂换良妻呀!”每每提及此事,廖政国总认为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3.出奇兵制胜
  1948年开封战役逐步展开,国民党当局急令邱清泉兵团向开封驰援,时任华野一纵一师师长的廖政国奉命率部阻击。站在地图前,廖政国挥动独臂反复比划,决定在兰考东北部的淤黄河两岸对敌实施阻击。淤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开阔,风大沙多,一旦起风,往往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在这里实施阻击极易被敌人钻空子。有人善意地提醒廖政国,他却呵呵一笑:“我就是要敌人来钻空子。”  

21日拂晓时分,漫天大风卷起黄沙迷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国民党军果然如廖政国预料的那样,一番炮火准备后,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蜂拥而来。由于邱清泉下了死命令,这次敌人的进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疯狂,临近中午时分,有的敌军已攻至我营连级指挥所,不时有子弹嗖嗖地在师指挥所上空掠过。“敌人太顽悍了,怎么办,师长?”人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廖政国。只见他镇定地穿梭于指挥所和前沿阵地间,有时还跑到距敌人不到1000米的地方观察情况。敌人越来越近了,廖政国的心也越来越静,终于,他用自己仅有的一只左手拿起了电话:“我命令,全师实行反冲击,与敌展开白刃战!”  

文章图片5

廖政国一声令下,我军指战员纷纷跃出战壕,端起刺刀,与敌肉搏了起来。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全靠手中的重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想过近战,更不用说用刺刀搏杀。廖政国就是要等敌人靠近再靠近。果然,这边解放军战士们手中的刺刀已弯成了弧形仍呐喊不止地冲向敌人,那边敌人则一个个畏惧地节节后退。敌人的攻击很快就被击垮了,直至次日开封解放,邱清泉的部队都没能前进半步。

在孟良崮战役中,当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山区陷入重围之后,黄百韬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替罪羊而遭受惩处,急忙率领主力部队从桃墟、牛栏一带向覆浮山、界牌、天马山一线发起猛攻。当时负责在覆浮山、界牌和天马山一线担任阻击任务的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但是为了在短时间全歼整编七十四师,第一纵队大部分兵力都去执行歼灭整编七十四师的任务了,只在此地留下了第一师四个团的兵力。
急于立功的黄百韬给部队下了死命令,务必越过覆浮山、界牌和天马山一线,与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成功汇合,所以整编二十五师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以连营规模连续发起冲锋,接连越过覆浮山、界牌,只要拿下剩下的天马山一线,就可以成功救援出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因此,双方对天马山的争夺尤为的激烈,在整编二十五师攻到天马山山腰的时刻,华东野战军第一师师长廖政国已经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了阻击当中,现在已无兵可用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的一个营恰好从天马山路过(准备到孟良崮山区参与歼灭整编七十四师的任务)。廖政国连忙将这一个营拦了下来,给营长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如果黄百韬兵团突破防线,即使你去孟良崮围歼74师也是白搭,不如挡住黄百韬的增援,加入到阻击当中。当时营长认真思索了一下,决定服从师长廖政国的命令,别看只是一个营,但在战事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这股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改变了局势,将已是强弩之末的黄百韬整编二十五师成功击退,使得黄百韬救援张灵甫的行动彻底失败。  

文章图片6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沂蒙情雕塑园中的天马山阻击战雕塑。

廖政国在战场上处变不惊、应变有方的杰出表现,多次使我军转危为安,直至取得胜利,向世人展示了自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战将风采。
  从朝鲜回国后,廖政国历任二十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等职。期间,他曾实地勘察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经常深入前沿哨所和基层连队,对基层官兵的生活保障、教育管理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关心,受到广大指战员的一致爱戴和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