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整体观念的天人合一

 太极087 2022-05-04 发布于山东

你认为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像玄幻小说里讲述的修士一样,普通的人是做不到天人合一的?其实天人合一并不是那么难以达到,殊不知从出生开始,人就达到了天人合一!

文章图片1

“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

《系辞下传》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是“天人合一”最早的说法。

《庄子·达生》提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齐物论》中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他认为天地间所有生灵是相互平等、无所区别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人类与万物不仅要“合而为一”,还要共存共荣,和谐相处。

儒家对“天人合一”哲学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孔子作《春秋》,上揆天之道,下质诸人性。相传他作的《易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世界是“人与天地参”。表示天、地、人,以及三者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文章图片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天人合一又称为“天人相应”或者“天人一体”。“天”指的是宇宙天地,即是大自然。中医学认为,人是宇宙间的万物之一,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变化,如季节的更替、地域的差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及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这称之为天人相应。

如《黄帝内经》有言:“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就是天气炎热和穿衣太厚,腠理开泄而出汗。天气寒冷,汗孔闭塞不能出汗,阳气不化,水液不得蒸化宣行则向下输注到膀胱,就形成尿液和气。同样的道理,人的脉象在春夏季多表现为浮大,秋冬季多表现为沉小,也是由于机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后,在气血活动方面引起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不单四季是这样,一天之中的白天黑夜、早晨黄昏也是如此。一天的变化没有四季变化明显,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不同影响,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如《内经》所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清晨)人气生(始趋于体表),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趋向体内),气门(汗孔)乃闭。”像这样人体的阳气白天多趋于体表,夜间多潜于内里的运动趋向,反映了人体随着昼夜阴阳二气的变化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

除此之外,还有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的机能,进而形成体质的差异。比如江南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异地而处,刚开始都会感觉不适,这就是常说的“水土不服”,需要经过一段时日才能逐渐适应。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自我调节适应的能力,或者由于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因此,疾病的形成关系到自然与人两个方面。古人把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其他致病的外在因素,称为“邪”,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称为“正”。如果正气充沛,能抗御邪气,就不会生病。反之,邪气过盛,正不胜邪,就不免发生疾病。

如何利用天人合一,在中医学中体现在传统养生。养生为顺应四时,起居饮食生活习惯随季节而动,如燕子知春秋而南北。利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改变人周围的环境,给人带来正面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